学习,从倾听同伴开始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574601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从倾听同伴开始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从倾听同伴开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从倾听同伴开始(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编: 褚清源电话: 010-82296784编辑: 崔斌斌电话: 010-82296572投稿邮箱: 美编: 孙东电话: 010-82296729图片新闻投稿邮箱: 2017年10月11日5版方法如果你问一个孩子他最想做的事 是什么?问一位教师或家长最不想让 学生做的事是什么?问一位教师或家 长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我想答案基本 是一样的玩。为什么我们不约而 同选择玩?因为它能在互动过程中实 现 “我做主” , 给人们一定的成就感。 其实, 学习与玩或者说游戏并不 矛盾。游戏的目的往往非常严肃, 但 过程显然很有乐趣。面对单调的数 字、 各种运算、 不同公式, 怎么才能让 学生在数学课上觉得好玩

2、, 喜欢上 课, 喜欢作业, 甚至喜欢考试呢?玩着学将课堂学习内容转化为游戏内 容, 游戏的主体一定是学生自己, 在 这个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互动、 与学习 内容互动、 与教师交流互动, 从而解 决问题并获得成就感。 一个数学问题会有不同的求解 方式, 如多棱镜的活动中, 我引导学 生从不同立场、 不同视角去思考, 然 后将小组的研究结论进行班级分享, 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我还会把全班学生分成多个两 人小组, 每个小组成员根据事先准备 的问题清单互相提问:“你叫什么名 字 ? 你 从 哪 里 来 ? 你 有 什 么 爱 好” 然后两个两人小组组成四人 小组, 每一对成员向另一对介绍自己 的同伴

3、, 让同伴回答每一个问题。四 人小组再组成八人小组, 以此类推。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相互熟识, 而且能 培养他们沟通、 表达、 倾听的能力。玩着练怎样让作业可以 “玩着练” 呢? 这就需要设计作业, 让学生对学习拥 有一定的控制权和责任感。 比如刚刚接触百分比概念时, 我 会布置一项家庭作业让学生回 家找一张报纸, 读报时找出其中有百 分比的地方, 第二天上课选择一部分 给大家读一读。当这项学习内容结 束后, 还会布置另一项作业调查 学生所在小区20名年龄在6岁-16岁 孩子戴眼镜的比例, 以及不同度数的 比例, 或者调查学校里20名学生有蛀 牙的比例, 等等。这种方式与机械练习型作业相 比,

4、能锻炼学生解决问题、 综合分析的 能力等。同时, 他们有机会掌握与人 沟通、 小组合作、 信息搜集等关键技能。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扮演什么角 色呢?教师必须成为学习促进者而 不仅仅是指导者。一旦学生开始行 动, 教师就要跟进指导, 学生完成每 项任务后组织分享, 并给予他们积极 评价, 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玩着考以往考试都是 “一张试卷一支 笔、 两个考官盯着你、 一个分数定高 低” 的考试模式, 这种模式对促进学 生的成长作用有限。 现在来看看我们的考试。数学 考试的场地是一间模拟超市, 货架上 是一个学期时间内, 学生在教师带领 下做的手工作品, 以及从家里带来的 空洗发水瓶子、 饼

5、干盒、 牛奶盒等。 考试之前, 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述应该 注意的问题, 孩子们每人拿10元钱, 按小组顺序进入超市, 选择自己喜欢 的物品之后填写 “试卷” 。物品名称、价格、 数量、 总计花销、 应找回钱数, 所有内容填写完毕后到 “收银台” 找 教师 “结账” 。 到这里数学考试就结束了, 而语 文考试却刚刚开始。语文教师会接 过填写的购物 “试卷” 并提问:“你购 买了什么物品? ”“为什么选择它? ” “你觉得它有什么营养价值? ”“你知 道怎么看你买的物品有没有过期? ” “通过这次购物你有什么感受” 不同于以往的考试方式, 通过这次谈 话, 语文教师会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表 达能力、 基

6、本生活能力等进行观察评 价 通过这样的考试, 学生不仅巩固 了学科知识, 而且能迁移到自己的生 活中, 学会了遵守秩序, 尊重规则, 相 互谦让, 凡事做到有计划等, 这是一 张试卷、 一支笔实现不了的。 无论是玩着学、 玩着练, 还是玩 着考, 教师应遵循目标明确、 流程清 晰、 认知相符、 过程指导、 评价跟进几 个步骤, 玩得有目标、 有流程、 有规 则, 让教育教学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滕州市张汪 镇翔瑜小学)6年前, 我与学生一起学习多边形 内角和时, 课堂场景是这样的 “同学们, 六边形的内角和该如何 求解呢? ”听到这个问题, 学生面面相 觑, 教室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

7、上都 能听得见, 没有一个学生举手, 没有一 个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我没有继续引导, 直接开门见山地 说:“同学们, 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 是 180度, 直接把六边形分成 4个三角 形, 180度乘以4等于720度, 这就是六 边形的内角和了。 ” 讲完之后, 我让学生继续探索七边 形、 八边形的内角和, 结果真正明白的 学生寥寥无几。最后, 我只能又自说自 话地讲了几遍, 学生木然地点点头, 一 堂课就那样黯然地过去了。 6年后的今天, 当我再上这节课时,课堂场景是这样的 我先让学生自学, 研究四边形的内 角和。学生通过量一量、 剪拼、 分割等 方式, 研究出长方形、 正方形、 平

8、行四边 形、 梯形、 不规则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 360度。 紧接着我趁热打铁, 让学生根据 研究四边形内角和的方法探索六边形 的内角和。学生有的凝神思考, 有的 在书上分割图形不一会儿他们就 纷纷举起手来, 我真的没有想到, 学生 竟然能想出那么多种方法: 有的把六 边形分成两个梯形, 用 360度乘以 2得 出720度; 有的把六边形分成一个长方 形和两个三角形, 用 180度乘以 2再加 上 360度得出 720度; 有的把六边形分 成四个三角形, 用 180 度乘以 4 等于 720度。在分三角形时, 学生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有的直接从一个角的顶点 出发分成4个三角形, 有的是周围3个

9、三角形中间夹一个三角形。更令人惊 喜的是, 有一个学生分出六个三角形, 中间交叉, 用 6乘以 180度再减去中间 的周角360度 紧接着, 我让学生探索七边形、 八 边形的内角和, 学生不仅快速找出了 方法, 还总结出两个公式: 多边形内角 和=180 度 (边数-2) 或 180 度边 数-360度。 学生灵动发散的思维让我赞叹, 同 时也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 为什么同样 的一节课却上出了不一样的结果, 为什 么6年前的学生沉默不言、 方法单一, 如 今的学生却思维活跃、 方法多样?归根 结底, 过去的我根本没有给学生探究的 机会, 直接把知识 “倒” 给学生, 没有引导, 没有探究, 没

10、有思考。那样的课堂, 学生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想法, 怎么会有 这么多灵动的思维? 回首数年来的教学, 所用的数学教 材变了又变, 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 从一言堂的课堂到自主、 合作、 探究的课堂, 教育真是迎来了一 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这也让我重新思考, 我们的教育到 底应该给予学生什么, 我们的课堂到底 应该给予学生什么?我们的课堂不再 是让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而应该是 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不学不教、 以 学定教、 以教促学、 以学论教是我们应 该时刻践行的教学模式, 以生为本是我 们应该永远坚持的理念。 (作者单位系黑龙江省宁安市兰岗 镇学校)6年后, 我重上了一节课课

11、事李金霞数学课堂玩起来张文虹课堂策从 “圆” 出发的哲学课石 巍前段时间, 台湾嘉义大学教授王清思、 美 国夏威夷大学马阿诺分校教授托马斯杰克 逊来到我校, 一起带来了一节儿童哲学课, 与 师生共同走进 “哲学” 。 课堂上, 一切从 “圆” 开始。会场内, 五彩 的圆形座位不仅冲击着每个人的视觉, 更带 给每个人无限的惊讶与期待。这样的 “圆” 形 坐法打破了以往的座位样式, 力求把孩子们 的身体和思维带到一个 “安全圈” 里。 学生围坐成一个圆, 每个人离中心的距 离都是一样的, 他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彼此的 表情、 眼神、 动作, 没有人被排除在外。短短 的时间, 我们切身感受到这个 “圆”

12、 的魔力, 它 充满了尊重、 倾听与关怀, 实现了师生的面面 交融, 更实现了生生的面面交互。 课堂上, 学生轻松自在地沉浸在这种 “心 理安全” 的氛围中, 每个人都能自发地说出内 心真实的想法, 也能以尊重的态度倾听别人 的发言, 不任意否定、 批评或排斥。 这节课上, 教师没有提深奥的问题, 而是 让学生 “谈谈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事物, 也可 以谈谈自己小时候发生的故事” 。 学生面对这种质朴、“接地气” 的问题, 更 加放松地融入课堂, 不断地听到心底真实的 声音, 每个人都重拾着当年单纯的真善美。 “讨厌的水果”“永久的疤痕”“名字的由 来” 这些带有孩子们独一无二印记的记 忆, 像

13、涟漪般在课堂上缓缓激荡开来。 看!学生一边回答问题, 一边还缠着手 中的毛线, 直到分享完自己的内容后再传给 下一个同学。就这样, 一个用毛线编织成的 彩色发言球在最后一名学生发言结束后 “凝 结” 而成。 这个球不仅象征着大家合作思考、 同心协 力的开始, 也凝结着每个人的回忆, 同时它就 像发言的权杖, 手中握球的人才有发言权。发 言结束后,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将球传递给下一 位想要发言的同学, 无须通过教师的指定。 当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如此主动参与学 习过程时, 他们会变得更加有信心, 更加享受 学习。课堂也不再是完全静悄悄的, 学生率 性而为, 率性而谈, 率性而感。他们会更专注 地倾听

14、别人的发言, 沉浸在每个人的童年趣 事中。不同水平的孩子, 在 “圆” 中学会听与 说, 乐于谈与议, 台下听课教师看到的是孩子 们更多的倾听、 尊重与赞美。每个人都可以 做最真实的自己, 无须刻意包装、 掩饰、 回避, 这样的课堂开启了教育的无限可能。 “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等待, 不要着急, 不要急着想看到立即的成效或特定的结果。 ” 王清思教授是这样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课 堂上, 他全程仅有两次 “叫停” , 一次是对学生 同伴交往方法进行引导, 一次是对所提问题 进行重复强调。 这节课后, 许多教师随着发言球的传递也 畅谈了自己的收获与心得, 有课堂学生之声触 碰心弦的感伤, 有课堂内

15、容之新滋养心灵的感 动, 有课堂格局之变反思教学的感慨更让 我们感到幸运的是, 哲学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 发芽、 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系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观课笔记为了实践 “学习共同体” 课堂, 在学生 入学的第一天, 我就给学生说明了倾听的 重要性, 并讲解了倾听的技巧。毕竟是六 年级学生, 做了几次专项倾听练习后我发 现, 学生的 “听力” 似乎有了提高。 然而, 在执教课文 郑成功 一课时我 发现, 学生的 “听力” 并不如我想象中的那 般好。课上, 我先不急着讲解课文, 而是 让学生合上书本, 说说自己预习的收获。 静静地等待了1分钟后, 约有三分之一的 学生举起了手。 学生小潘说

16、:“通过预习, 我了解到郑 成功是福建省南安县人, 同时我还知道 负隅顽抗 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依仗某种 条件作拼死抵抗。 ” 小潘坐在教室的后排, 我站在讲台上听得清清楚楚, 但此时却发 现许多学生表情木然, 一副事不关己高高 挂起的样子。 于是, 我随即问学生:“刚刚小潘的发 言, 你们听清楚了吗?谁来重复一下她的 发言? ” 许多学生一下子紧张起来, 皱着眉 头, 似乎在努力回想刚刚小潘说了什么。 等了一会儿后, 全班59名学生中仅有5人 举起了手。显然, 大多数学生对小潘的发言是听而不闻的。 学生究竟是倾听能力不行, 还是压根 儿就没有倾听同伴的发言?无论是什么 情况导致的不倾听, 都不禁让我感到一阵 担忧, 因为传统语文教学不正是靠着少数 “优秀” 学生的精彩发言, 一步步推动教学 流程吗?如果那些 “沉默的大多数” 在课 堂上既不能自主探索, 也不能倾听同伴的 发言, 那如何才能保障他们的学习效果 呢?难怪许多语文教师 “话” 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