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亲情陷阱蒙蔽心灵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545094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95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要被亲情陷阱蒙蔽心灵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要被亲情陷阱蒙蔽心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要被亲情陷阱蒙蔽心灵(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 5年 1 1月 26日星期四责任编辑:贾亮电话: (01 0 ) 59598 1 1 7邮箱:f a n f u g u a n c h a 1 63. c o m 反腐观察4 4本报社址: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甲号邮政编码: 100053零售价: 0.68元 年价: 240.00元 各地邮局均可订阅电话: 办公室 (010) 59598021总编室 (010) 59598031通联发行 (010) 59598090(010) 59598092北京华正广告中心(广告总代理)(010)59598105北京光耀天润广告有限公司(商业广告独家代理)(010)84463611 (总机)河南省

2、纪委近日通报 3起干扰和不 配合巡视巡察工作的典型案件。其中修 武县城关镇党委委员许昭在县信访局帮 忙期间,听到有村民举报村党支部书记 马某的问题,便擅自电话通知被举报 人。因在巡视巡察工作中跑风漏气,许 昭受到纪律处分。反腐微力量今日亮点粮补之 “乱” 凸显监管漏洞新视角不要被 “亲情陷阱” 蒙蔽心灵 博 论亲 人 之 间 互 相 帮 助,天经地义,领导干 部也不应该例外。问题 是帮什么、怎么帮。工 作 上 , 当 然 要 公 私 分 明 ; 但 要 做 到 这 一 点 , 恰恰应该对家事保持清 醒,不要被亲情蒙住了 眼睛,蒙蔽了心灵。古 来 因 贪 墨 而 福 及 子 孙 的 , 几 希

3、; 家 败 人 亡 的,倒比比皆是。“”一家之言观点 1+1新闻事件:河北省廊坊市环保局副局长李春元近日出版了他的第 二部雾霾小说 霾之殇 ,小说试图用血淋淋的事实提醒政府、企业和 公众用科学、法律、道德的力量同心治霾。李春元表示,防霾治污, 政府和企业是主角,但公众也要依法行动起来,从少开车、少燃煤、 少燃放鞭炮、不燃烧垃圾秸秆等小事做起,与政府、企业形成合力, 创建防霾治污新常态之下的生活方式。画里有话众志成城方能 “改天换日”赖志雄 (公职人员)改善环境须破除 “心霾”杨新华 (纪检干部)擦亮党员干部身份日前,天津市纪委通 报了天津市文广系统 6名 领导干部严重违纪案例。 其中,天津市文

4、物公司原 经理和原副总经理利用职 权操纵文物交易,帮助他 人低价购买文物,并索取 巨额好处费。天津市文化 广播影视局原党委委员、 副局长利用职权和职务上 的影响买卖文物,非法占 有文物及巨额变卖款。现 当事人均受到严厉处分。 漫画/ 王铎 诗文/ 王雅婧当今,贪腐案子,十之八九有亲 属的影子。如,贪腐父子,贪腐夫 妻,贪腐兄弟,贪腐翁婿亲属多 人涉案、家人先后坐牢,并非鲜见。 这应引起高度注意。 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写过一篇 训 俭示康 , 告诫儿孙崇尚节俭, 老实做 人。有云,“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 枉 道速祸; 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 败家丧 身; 是以居官必贿, 居乡必盗。 ” 司马光 心如明

5、镜, 深知官员致命的软肋在哪 里, 严防死守, 不越雷池一步。 像司马光这样有见识且极其重视 家教的高官是很多的。在中国历史 上,诫子、诫兄、诫侄等等家书,俯 拾皆是,大都是要求家人,不要仰仗 权门背景,目无纲纪,为所欲为,而 要注重修为,谨言慎行。 但可惜,事有另外一端:一人为 官,举家皆贪。一方面,在官员看 来,混个一官半职,帮兄助弟、扶儿 携侄,乃是人之常情。如果不给自己的家里人捞些好处,实不甘心。另一 方面,在官员亲属看来,难得有个有 职有权的家里人,签章盖戳,举手之 劳,何乐不为?不充分利用,岂不枉 费了大好资源。 这种想法好像合乎逻辑,屡试不 爽,因此在浑然不觉中就一起跳进陷 阱“

6、亲情的陷阱” 。 相信因贪腐而败家的各色人等, 该是后悔不迭。故事至此,似乎平淡 无奇,结论也不出所料。但亲情面 前,有的人就是利令智昏,犹如飞蛾 扑火,拦都拦不住。真正让人感慨不 已的是,自己和家人搬到大牢里才明 白,不是国家法律和谁过不去,而是 你的“亲情”害了你。 亲属之间本无意彼此加害,相互 帮衬反倒害人害己,这是为什么?麻 烦正出在这个不无道理的理由上。因 为,社会公理是,拥有权力的同时, 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正如获得成功 必须付出努力甚至代价。越是高官就越应该有所约束,越是有权就越要受 到监督。 亲人之间互相帮助,天经地义, 领导干部也不应该例外。问题是帮什 么、怎么帮。 很喜欢劝

7、谕兄弟的文字,如 诗 经 的 棠棣 ,唐玄宗的 鹡鸰 颂 、杜甫的 忆弟二首 ,但最感动 的,还是曾国藩对弟弟们的教诲。虽 然他政务繁忙,但还是用相当多的时 间关心弟弟们的学业,以至不惮辛 苦,亲加批阅。这才是真爱,真帮; 爱到了心里,帮到了点上。所以,曾 氏一门,人才不少,惹祸的不多,这 和家教家风不无关系。 有一种情形,不知是否注意了, 与“一家子贪墨”相反的是,更有几 代人奉公守法的大家族。中央纪委网 站介绍的郑氏家族,其家规要求,为 官必清。从宋元到明清,173人为 官,有的官至礼部尚书,没有一人因 贪墨而罢官。即使在今天,干部家庭也有很多 好样的,比如,焦裕禄、孔繁森、谷 文昌等,不

8、仅个人品德情操好,家属 子女也行得正、走得直。 以往认为,应该把家事和公事截 然分开,这不错。工作上,当然要公 私分明;但要做到这一点,恰恰应该 对家事保持清醒,不要被亲情蒙住了 眼睛,蒙蔽了心灵。治国和齐家,有 时就是联系密切:配偶打旗号,儿女 耍蛮横,兄弟搞特殊,连襟走门子, 这些都缘于岗位和职位,缘于对权力 的态度。领导干部自己是非不分,对 家人一味纵容,任由徇私枉法,那 么,祸患一定会不请自来。 有个“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 杨震是个清官,对给子孙留遗产的 事,有这样一段话: “使后世称为清 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 反过来想,也是如此:古来因贪墨而 福及子孙的,几希;家败人

9、亡的,倒 比比皆是。郑端端“粮补” 是国家为了促进粮食生产、 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调动农民种粮 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惠民、 利 民的民心工程。然而, 湖北的一些干部 却打起了粮补的 “歪主意” : 虚列户头、 套 取补贴, 变小为大、 以次充好。 2 0 0 4 年, 我国开始执行粮食补偿政 策, 这对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倒逼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稳定民心等有着重 大意义。但从湖北冒领粮补案件中不难 看出, 8 0 0 0多万元的粮补资金被非法领 取, 不仅影响到一个地区农民和粮食种 植业的热情, 寒了百姓的心, 更严重影响 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其实, 种粮补贴发放有着严格的流

10、 程, 必须经过审核、 拨款、 发放等多个环 节, 可以说, 层层把关, 密不透风。人们 不禁纳闷, 私吞粮补的 “硕鼠” 是如何 “过 五关, 斩六将” , 闯过重重 “关卡” 的?粮 食直补资金的核发、 监管部门哪里去 了?“村务公开” 、“财务公开” 难道仅是一 纸空文? 作为明眼人, 只要到渔场、 西瓜地、 蛮荒之所实地看一看, 走一走, 必然瞧出 “猫腻” 。但是, 监督者们往往只是依葫 芦画瓢, 走过场, 在机关办公室看看报 表、 对对数字, 审核签签字。核实、 调查 和监管流于形式, 下级忽悠上级屡试不 爽, 违规申报由此 “一路绿灯” , 加之基层 政务不公开不透明, 都给冒领

11、补贴创造 了可乘之机。由此可见, 粮补乱象背后 不仅暴露了相关部门责任意识的缺失, 也凸显了监督和管理存在的漏洞。 粮补乱象,问责惩处就要雷厉风 行。相关部门要深刻反思, 深查细究, 顺 藤摸瓜, 深挖背后的 “猫腻” , 揪出背后的 权力操盘手, 将其一网打尽, 将真相公布 于众。对审核把关不严、 失职渎职、 为官 乱为的干部, 要严肃问责, 绝不让幕后 “黑手”和懒政官员逍遥法外。 “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向利益倾 斜,最终走向腐败。 ”粮补款被冒领击 中了监管的“漏洞” 。杜绝此类事情再 发生,要强化权力的监督和约束,把任 性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在粮补执行 中,要剪除权力、人为因素的干扰,

12、农 业和财政部门要把责任扛在肩上,加强 对粮补申报核实、资金拨付、补贴发放 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完善“全链条” 式的监管机制。同时,建立起县、镇、 村粮补政策的责任清单,真正让惠民政 策落地。 此外,要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实行 村务公开和民主决策,让更多的农民拥 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避免监督 的盲区、死角,防止私吞粮补的“硕 鼠”出现。对发现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 件,要发现一起、曝光一起、严惩一 起,决不姑息迁就。对重大典型案件要 及时通报,形成震慑,使村干部不敢 贪、不敢腐。到过福建省长汀县的人都会对那 里处处山清水秀、莺歌燕舞、草木馥 郁、树影婆娑、绿意盎然,流连忘 返。可谁曾想到,在上

13、个世纪末,这 里还是“柳村不见柳,河比田更高” , 夏天地表温度高达 76摄氏度, “可以 烤熟鸡蛋,灼枯植物” 。 为什么几年间会发生如此天翻地 覆的变化呢?19 9 8 年元旦,时任福建 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为长汀水土 流失治理题词“治理水土流失,建设 生态农业” 。党政齐努力,干群一条 心,从那时起,长汀县通过封山育林、改良植被、补贴烧煤、发展绿色 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施生 态移民搬迁等措施,展开了水土流失 治理攻坚战。就这样,长汀干群以 “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开展 生态保护,换来了绿水青山,实现人 与自然和谐共处。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 好。 ”思想决定行动

14、,行动贵在统一。 无论是党委政府还是企业个人,都要 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 起,通过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久久 为功, “敢教日月换新天” 。每个人都喜欢天蓝蓝、水清清的 环 境 , 都 希 望 出 门 不 再 需 要 戴 口 罩 , 都 希 望 好 的 环 境 带 来 身 心 健 康,可现实是每个人又往往都认为 自己只 是环境问题的受害者,每个 人都觉得环保问题的解决在政府、在 企业、在那些开车多的人 这是创建美丽中国的路上,必须 破除的一种心霾,这个拦路虎不除, 环境的改善遥遥无期。比如对于有车 一族,除非限行或是修理中,否则一出家门就踏进车门,无论远近;比如 广大农民群众,大量秸

15、秆本可转化为 肥料,但一不愿花钱、二怕麻烦,打 火机一点,剩下的啥也不管。可仔细 想想,这不都是污染源吗?日积月 累,危害不也很大? 环境的恶化与我无关?非也!环 境的改善我无能为力?更非如此!环 境是每个人的环境,每个人都要为、 都能为环境改善做出贡献,不能让政 府、企业唱“独角戏” 。文广系统现腐败, 非法占有加变卖。 靠山吃山山必倒, 目无法纪终受害。陈军为官避事平生耻。 “我不是局 长” ,是一种活脱脱的鸵鸟心态,把 “不敢担当、不愿负责”的本质暴露 无遗。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党员干 部 很 多 时 候 也 不 敢 亮 出 自 己 的 身 份,有些时候却涂脂抹粉地争相亮 出身份。 不 敢

16、 亮 的 时 候 多 是 在 奢 靡 享 受、吃喝玩乐时,在棘手问题和困 难面前,在面对媒体监督时。一些 主 动 亮 身 份 的 多 是 向 组 织 讨 价 还价,表明自己做了多大贡献,要职 位、要级别、要待遇。 不敢亮的其实是心虚,不愿担 责推诿避事、不愿信息公开、不愿 接受监督。个别主动亮的则大都满 脑子都是自己的利益,不把党组织 放在眼里。这样的党员干部既损害 了 党 员 的 形 象 , 更 耽 误 了 党 的 事 业 , 犹 如 害 群 之 马 , 必 须 加 强 教 育,进行提醒,必要时,也可直接 清除出去。 腾 出 位 置 来 , 让 能 者 上,让那些知道党员是自己第一身 份的党员干部大显身手。该亮的时候不亮,不该亮的时 候 乱 亮 。 把 党 员 的 身 份 当 成 什 么 了员干部身份既是荣誉,也是 责任;既是称号,也是旗帜。敢于 亮出党员干部的身份,既是积极的 姿态,更是一种党性的自觉。作为 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 牢固树立党章意识,严格遵守党规 党 纪 , 坚 决 践 行 “ 三 严 三 实 ” 要 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