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快递服务发展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540895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44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津冀地区快递服务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京津冀地区快递服务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京津冀地区快递服务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京津冀地区快递服务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京津冀地区快递服务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京津冀地区快递服务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津冀地区快递服务发展(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京津冀地区快递服务发展京津冀地区快递服务发展 “十三五”规划“十三五”规划 2017 年 3 月1 目目 录录 前言前言 . 2 2 一、现状与形势一、现状与形势 . 3 3 (一)发展现状 . 3 (二)主要问题 . 4 (三)形势判断 . 6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 7 7 (一)指导思想 . 7 (二)基本原则 . 8 (三)发展目标 . 8 三、定位布局三、定位布局 . 1010 四、主要任务四、主要任务 . 1111 (一)加强快递基础设施建设 . 11 (二)提升快递普惠服务水平 . 12 (三)推动快递服务转型升级 . 14 (四)

2、加强快递渠道安全监管 . 15 (五)促进交通快递融合发展 . 16 (六)加快科技绿色创新步伐 . 16 (七)推进快递诚信体系建设 . 17 (八)支持快递企业“走出去” . 17 五、保障措施五、保障措施 . 1919 (一)抓好规划实施衔接. 19 (二)建立协同监管机制. 19 (三)完善发展政策环境. 19 (四)加强行业人才培养. 20 (五)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202 前前 言言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京津冀地区同属京畿重地,濒临渤海,背靠太岳,携揽“三北”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

3、纳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快递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京津冀地区在全国快递服务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比,京津冀地区快递服务协同发展需求更为迫切,绿色环保任务更重,安全保障压力更大。京津冀快递服务协同发展,既是区域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必然要求,更是京津冀快递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将在降低流通成本、支撑电子商务、服务生产生活、扩大就业渠道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邮政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快递业

4、发展“十三五”规划 ,结合京津冀快递服务发展实际,制定京津冀地区快递服务发展“十三五”规划 。规划期为 2016 年到 2020年。 3 一、现状与形势一、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现状(一)发展现状 快递服务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快递服务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十二五”期间,京津冀快递服务快速发展,快递业务收入、业务量五年间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33.4%和 53.3%。2015 年,京津冀快递业务收入完成 281.3 亿元,业务量完成 22.2 亿件。其中北京市快递业务收入、业务量占京津冀地区比重分别为 64.5%、63.7%;天津市快递业务收入、业务量占京津冀地区比重分别为 15.5%、11.6%;河

5、北省快递业务收入、业务量占京津冀地区比重分别为 20.0%、 24.7%。 特别是随着国内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新兴电子商务业态的发展,电商类快递业务发展迅速,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快递服务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快递服务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 “十二五”期间,快递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区域内快递业基本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多元主体竞争、多层次服务共生的格局。从所有制看,国有、民营和外资快递企业共同发展。从需求看,既有民生的需求,也有来自农工商等产业的需求。从提供主体看,既有专业化快递企业,也有来自零担货运、航空、铁路、电子商务、仓储、第三方配送等不同类型的企业。社会资本积极进入快递业,服务产品和服

6、务模式日趋多样化。快递服务在寄递范围上有同城、国内、国际三类,服务时限上有限时达、当日递、次晨达、次日递、隔日递等多种类型。快递业与电子商务交叉渗透融合发展。 快递服务竞争方式日趋多样化、 差异化,4 竞争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 快递服务的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快递服务的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快递企业加快信息化、集成化和自动化发展步伐,新技术应用迅猛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手持终端、卫星定位、电子条码、高速扫描录单等系统装备得以广泛使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快应用,信息网络技术与快递业进一步融合,“互联网+” 快递的科技支撑初步形成。 快递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快递服务能力和服务

7、水平显著提升。 快递服务基础设施规模和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 2015 年底,快递服务营业网点超过 1万个,乡镇快递服务网点覆盖率提升至 90%以上。快递时限准时率保持稳定, 快递服务满意度稳步提升。 快递企业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开展代收货款、报关报检、保价保险、广告营销、仓配一体化和云仓等增值服务。 快递产品体系不断完善, 生鲜冷链快递、 医药快递、特殊物品快递等新兴和专业化业务不断涌现。 京津冀快递国际化发展迈出新步伐。京津冀快递国际化发展迈出新步伐。 国内包裹快递市场全面开放,快递“走出去”战略加快推进。部分快递企业开通了从京津冀至日、韩、俄、美等国的快递服务。部分快递企业涉足服务跨境电

8、商,加快开展国际快递业务,提供特定国家的“海外专线” 、 “海外仓”等服务,开始布局“一带一路”等重点国家和地区。 (二)主要问题(二)主要问题 快递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快递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京津冀地区尚未形成完善高效的快递服务体系,特别是部分农村地区的快递服务能力较为薄弱,企业的科技和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快递业与农业、制造业联动发5 展比较滞后。冷链快递、跨境快递、特殊物品快递等专业快递服务能力不足。快递服务集约化程度较低,产业大而不强,企业众多但核心竞争优势有待进一步提升。城区“最后一公里”服务问题亟待解决,区域内快递资源尚未得到最优配置。 快递业尚待形成发展合力。快递业尚待形

9、成发展合力。 京津冀三省市快递业存在明显发展落差,中心城市与地市城市间、城乡间快递服务水平差距较大。京津冀快递业统筹规划不足,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尚未实现有效衔接,协同服务能力亟待加强,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仍不完善,互利共赢和沟通协调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快递业面临的制约要素明显。快递业面临的制约要素明显。快递服务的用工、用地、资金等需求缺口加大。基层从业人员素质和职业技能有待提升,高端管理人才、 技术研发人才比较缺乏,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还在探索。快递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资源稀缺,与机场、铁路等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衔接不够,快递服务场地受限制的问题比较突出。针对快递业的金融服务创新不足,中小快递

10、企业融资较为困难,发展后劲不足。 快递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快递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京津冀作为未来的世界级城市群,快递业在国际通达能力、品牌规模效应、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服务产品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提升国际竞争力任重道远。 寄递渠道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寄递渠道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北京作为首都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决定了京津冀快递业安全的政治重要性和战略重要性。快递从业主体众多,企业安全防范能力参差不齐,安全制度建设等工作6 亟待进一步完善,寄递渠道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安全保障能力与任务要求不相适应。 京津冀三地尚未完全形成统一高效的安全监管体系。 (三)形势判断(三)形势判断 一是经济增长和结

11、构升级将为快递持续快速增长提供新动一是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将为快递持续快速增长提供新动能。能。 “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将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的增长极,快递业不仅自身将成为新增长点,还能够发挥出促进商品流通、保障民生、拉动居民消费、支持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京津冀地区工业化将持续推进,北京进入工业化后期,天津迈向工业化中后期,河北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京津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将使得快递需求保持旺盛势头。 “互联网+”等新业态在经济社会各领域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相应的快递需求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二是对外开放战略深入实施为快递业国际

12、化开辟了新空间。二是对外开放战略深入实施为快递业国际化开辟了新空间。京津冀地区是参与全球分工的世界级城市群,是中国北方面向东北亚、 中亚、 俄罗斯和欧洲全方位开放的门户。 国家加快推进 “一带一路”战略。北京加快建设世界性城市并成为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对外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天津建设自由贸易区,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成为跨境电商试点城市。这些将为快递业国际化带来难得历史机遇,快递业高水平引进来和大规模走出去将成为新的常态。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将会极7 大推动京津冀快递国际化步伐,也将吸引国际快递企业进一步向中国市场拓展业务。 三是京津冀协同为区域快递转型升级创造了新机遇。三是京津冀协同为区域快递转型升级创造了新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速推进,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有利于促进产业区域协同和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快递服务转型升级。区域交通一体化深入推进, “四纵四横一环” 交通网络加快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