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与你我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6540791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8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众传播与你我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众传播与你我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众传播与你我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众传播与你我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众传播与你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众传播与你我(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眾傳播與你我 1 大眾傳播與你我大眾傳播與你我 。楊琇雯。楊琇雯。 新竹市私立曙光女中新竹市私立曙光女中 應用外語系日文組應用外語系日文組 高三勇班高三勇班 大眾傳播與你我 2 大眾傳播與你我大眾傳播與你我 壹、緒論壹、緒論 科技進步飛快,從民國四年代,眷村內僅一台黑白電視便造成人人爭看的 情況,度過眾製作單位聞編審色變的禁片時期,到如今家家有電視,節目內 容從極富深度性的教學節目到消遣政治人物的談話性節目都有。互相比較不難發 現,時代真的開放了不少。正所謂身邊的小事可能明日就變成為新聞上的大事, 人人都與傳播媒體密不可分,少了誰,都不行。 貳、我們所看見的媒體貳、我們所看見的媒體 一、被

2、操作的幕後 媒體的力量,可以叫人 生 ,也可以叫人 死 ,很多急難個案經媒體一呼, 頓時吸引大筆捐款,讓危機變轉機。阮玲玉卻說人言可畏 ,自殺了,這人言 指的就是媒體報導。還有常見的媒體審判 ,明明只是嫌疑犯,卻在記者言之 鑿鑿下,未審先判了,記得涂醒哲被繪聲繪影地說是同性戀,性騷擾他人,結果 卻是烏龍一場!記者追求精采的故事是天經地義,但今天的媒體似乎不只是一個 客觀中立的旁觀者 ,相反地,他更像是積極參與的運作者 。 【註一】 社會新聞猶如天天上映的最新的八點檔,但卻又和你我息息相關。打開報紙 每當看到那聳動的頭版標題,不禁捫心自問,這個社會是不是真的病了。 比起桃園建全台首座英語村 ,相

3、信十五歲少年刺殺親父絕對是頭版 的首選。許多父母都說現在社會很亂,孰不知,那僅是媒體譁眾取寵的手段之一 罷了。跟普通上班族一樣,記者也是有業績壓力的,倘若社會太和諧,那記者們 就只能拿著放大鏡,嘗試把所有的小事化大事,以爭業績。就算記者們不願一再 報導八卦,嚴苛的環境下,還是只能隨著潮流走。 二、故事化媒體 所有的媒介節目,甚至是無腳本的體育事件,終究都是由故事所組成的。對 於文化而言, 敘事是一種基礎,能夠協助人民理解周遭的環境,故事提供了 文化連貫性。但是,故事不只是工具性的文化機制而已,它們也是極端具有樂趣 的。故事能激發想像、連結情感,並且刺激出美夢的幻想。讀者、聽眾和觀眾享大眾傳播與

4、你我 3 受對推測故事的結果,尤其是肥皂劇和醜聞新聞報導。 【註二】 但如果不是大眾愛看這種充滿著血腥暴力色情的新聞的話,台灣記者們也不 需誇大其詞,將內容改的的天花亂墜好吸引眾人目光,衝高銷售量或收視率吧? 參、傳播人所看見的媒體參、傳播人所看見的媒體 一、最心痛的禁片史 不管在幕前、幕後,只要冠上媒體人這字眼,似乎就代表了知名度、 財富的這種感覺,但實際上,媒體圈內的競爭激烈與其複雜的地方是少數人才 能體會的。媒體難為,除了同業的競爭壓力,還要忍受民眾們眾多意見與批評, 稍有閃失,可能連工作也丟了,尤其在民國戒嚴時期最為嚴重。 案例一:某歌星專輯歌詞有我想做隻飛鳥,在空中飛來飛去 ,編審不

5、准 撥出,原因是:飛來飛去,你想飛過去嗎?(暗指大陸,因為當時尚未開放) 案例二:某節目玩大風吹遊戲,有段情節是風把樹吹倒了。不准播出, 原因是: 風吹樹倒不就意味著咱們國家。 案例三到案例八百六十一,可是各製作單位詢問,必有所獲。走筆至此,各 位讀者可能會啼笑皆非於某些編審聯想力之豐富,而有新者也可能感嘆於編審們 的政治恐懼症候群 。其實,不可否認,在目前電視環境下,編審有他們的痛 苦立場,也有他們的無奈感受。 【註三】 二、失敗學 不能不提電視節目帶給現在年輕人影響之鉅,在歡樂之餘,不妨也思考看 看,節目企劃究竟想在這個節目帶給什麼隱含的意思。 如中天電視由全民亂講延伸的全民大悶鍋 ,除了

6、表面的搞笑外,也 藉機反諷現金的社會亂象,使得政治不再苦悶。 做過電視製作的人都知道,失敗的節目永遠都比成功的節目多,一=次失敗 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失敗嚇壞了,此後再也不敢嘗試新的點子。 民國九十五年,公司推出新的選秀節目超級星光大道 。在企劃階段就已 經所定節目不只要選優秀新人,更重要的是,要讓草莓族之稱的這一代懂得 接受失敗 ,進而學會如何在失敗中學習、成長。所以節目的重點不只在發現 冠軍,更要告訴沒得到冠軍的人弱點在哪哩,讓他們了解失敗不算什麼,只 要準備好,永遠都有機會成功。 【註四】 大眾傳播與你我 4 肆、總結肆、總結 優質社會應該為全民內心最深沉的期待,媒體如何恰如其分的扮演角

7、色,恐怕是媒體工作者進日步可逃避的問題。 傳播理論與媒體其實都會因社會情境的變遷而改變的,特別是現在各學派爭 鳴、數位媒體科技精進與全球化的脈動,更時時警惕我們,該從哪些方向去研究 思索,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傳播理論、什麼樣的媒體。 整體來說,媒體的表現,有的令人拍案叫絕,令人惋嘆者亦有。讓我們一同 期帶未來台灣媒體工作者能用專業的自重獲得社會大眾的尊重。 伍、引述資料伍、引述資料 註一、陳藹玲著。 Be Media-Smart ,2006 年 2 月 16 日,臺北市:富邦文教 基金會,第 37 頁 註二、James Lull 著, 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 ,2001 年 9 月 15 日 臺北市:韋伯文化,第 210 頁 註三、王偉忠 口述;王蓉 採訪整理, 歡迎大家收看:王偉忠的# , 2007 年 6 月 14 日,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社,第 150 頁 註四、同註三,第 219 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