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些思考徐钊铭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6534592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些思考徐钊铭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些思考徐钊铭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些思考徐钊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些思考徐钊铭(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No40摘 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只要教师能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教学模式 合作探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同时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结构类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

2、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政府、学校的投入。许多学校也配制了多媒体教室,这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很多学校的公开课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过程中教师不但出现了整合认识

3、上的误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课改的步伐。1 主要问题 1.1 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存在偏差 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凸现了新课程标准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些思考徐钊铭 陈 梅(重庆市垫江县第一职业中学)获取材料来实现。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理解上的失误,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定位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无限夸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出现绝对化倾向。大家知道,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活动所形成的过程。教

4、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即教学这对矛盾中的两个侧面,彼此对立而又统一。只有教师没有学生,或者只有学生而没有老师都不能形成教学过程,即不可能构成教学这对矛盾。教学总是师生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双边活动过程。传统的灌溉式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主,在现代教学模式中强调的是以学生的“学”为主。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有些教师却把学生的主体作用理解为放任自流,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在网络教学时,个别教师出现让学生在网络放任自学的现象。在这个五花八门的网络上难以避免会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如果缺乏教师的监控和管理,由此带来负面影响将会给学生的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2)合作探究流于形式。新课程标准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

5、:自主、探究与合作。合作探究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团队协作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然而在目前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协作的组织者和观察者缺乏对学生合作探究的有效指导,学生缺少对既定目标任务的分析、分配与交流,使合作探究变成小组中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之间的合作,甚至于变成小组长的一人行为,成果展示并不是全体组员合作的结果,仅仅是个别学生的意见而已。1.2 教师对自身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存在误解 现代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主,并不是就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瞎碰瞎撞,不是每一个概念都要学生自己去建构。教师的演讲、解释、传授知识还是必不可

6、少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行文化对比时更准确、更深刻地认识两种文化异同,因而也能 够提高对本国文化的敏感性。4.3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创设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多维空间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普及为外语学习 提供巨大的资源宝库。它不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式和渠 道,同时还有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资源。例如在学习外研社版 拓展模块Unit 2 Famous People 这一单元时,可以充分结合时 事,利用多媒体播放Warren Buffett和Bill Gates有关慈善事 业的演说,以及我国慈善家的相关演讲,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 国内外一

7、些著名人物的典范事迹有直观的视觉和听力的接触和 了解,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无声的德育、价值观等方面的渗透。 总之,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各方面起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脱离了文化意识的英语学习将是不准确不 地道的单方语言运用,且语言的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 融洽交际的能力)。可见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是相 辅相成的,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提供外国文化信息,更重 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下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借助 所学文化因素去增强理解能力,汲取有效信息。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读【M】北

8、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长沙:湖南教育 出版社,1997 3陈秀菊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INJ中小学教 材教学,2005(a):43 4刘卫东论在英语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7)2012.No40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1)教学情境的创建偏离教学目的。教师要精心营造教学情境,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吸引住所有的学生,仿佛他们就是情境中的人物,让他们在一个温馨的、舒适的情境中学习,在玩中学、在学中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创造的舞台。(2)重活动形式,轻活动效果。现在的一些课,特别是一些公开课,非常注重学生的活动,

9、教师往往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有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活动量比较大,但课后一查,学生并没能从这节课中真正地学到些什么,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差。1.3 对于学习资源的误解 (1)对单一资源过分依赖,忽视其他教学资源目前的教学对于资源的利用日益重视,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应用,教学资源似乎可以唾手可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份依赖网络。要上课了,就上网找课件,找素材,找不到就觉得课没法上了。教师忽略了网络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是,如实物、幻灯、挂图等,甚至各种生活话题只要符合我们的教学目标要求,它同样是一个好的资源。(2)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优

10、秀资源不能共享谈到这个问题应该说大家的感想都比较深刻,以课件为例:目前主要存在三大不足:、课件没有共享。、缺乏优秀课件、积件。很大一部分课件缺乏通用性、操作的合理性,水平比较低。缺乏共享平台,目前各地已经相当重视这个问题。2 对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了解学科教学的需求。首先就要提高教师全面素质。对在职教师,当然最适当的方法是接受培训,或者说是继续教育。对于师范教育,要加强各学科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培养。对于师范院校的计算机或教育技术专业学生来说,他们本身也有课程整合的问题。同时,他

11、们迫切需要在其他学科方面拓宽知识面,以适应将来在中小学的课程整合。否则,在未来信息技术与各课程进一步整合并且信息技术日益变得易用的环境中,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可能在信息技术教育的领域中竞争不过主修其他学科的学生。除此外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运用教育理论指导课程整合的实践 现代学习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教与学的层面上,每一种理论都具有其正确性的一面。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没有一种理论具有普适性,无论哪一个理论都不能替代其它理论而成为惟一的指导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对需要机械地记忆知识或具有操练和训练教学目标的学习中突显出来。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作用,则主要体现

12、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控制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给学生提供建构理解所需要的环境和广阔的建构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式地学习。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适当的内容重复,帮助学生记忆知识。通过信息技术设置情景,让学生便于意义建构。 (2)根据学科特点构建整合的教学模式 每个学科都有其固有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它们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语言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主要训练学生在不同的场合,正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较好地与别人交流的能力。 数学属于逻辑经验学科,主要由概念、公式、定理、法则以及应用问题组成,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上。 物理和化学,则是与人们的生

13、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做实验的能力的培养。 如果需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那么用计算机的模拟实验全部代替学生的亲手实验,将会违背学科的特点,背离教学目标中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3)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整合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实施多样性、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整合策略。对于学习类型和思维类型不同的人来说,他们所处的学习环境和所选择的学习方法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如有的学生不能主动地对外来信息进行加工,喜欢有人际交流的学习环境,需要明确的指导和讲授。而有的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则更愿意独立学习、进行个人钻研,更能适应结构松散的

14、教学方法或个别化的学习环境。 (4)“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两大类。理想的方法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而且,这种理论也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重难点,要体现出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的理解、表达能力的培养、活动参与后达到意义建构的程度即活动效果。这样的课才是一堂成功的课。(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

15、谐统一 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对于同一任务,不同的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选择不同的工具来完成。这种个别化的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既要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学习机会,又要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我们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应该倡导一种观念。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只要教师能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其实最简单常见的Word和Powerpoint,就可以做出很有效的教材,达到所需的学习效果。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教育可称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迷人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