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6530161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90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小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小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小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小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提 要 目的:观察小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针刺腧穴治疗相比较。从而为治疗该病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探索出小针刀治疗该病高效的临床路径,以求能推广实施。 方法: 本研究选择 2010 年 1 月至 2012 年 1 月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60 例。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小针刀疗法治者)80 例,对照组(传统针刺腧穴治疗者)80 例。两组经过治疗后,从腰椎功能改善疗效(腰椎功能 JOA 评定表) 、疼痛改善程度(疼痛 VAS 评分) 、临床综合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改善程度(疼痛 VAS 评分)比较, 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p0.01)两组腰椎功能改善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 41.25%,显效率为28.75%,有效率为 17.50%,总有效率为 87.50%;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 36.25%,显效率为 27.50%,有效率为 21.25%,总有效率为 8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综合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28.75%,显效率为 57.50%,有效率为 10.00%,总有效率为 97.50%;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 23.75%,显效率为 67.50%,有效率为 5.00%,总有效率为 96.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针刀

3、疗法和传统针刺腧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腰椎功能改善疗效、治疗前后疼痛改善程度、临床综合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小针刀疗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值得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 小针刀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传统针刺腧穴 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needle-Shaped Knife therapy on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Specialty:Acupuneture and Moxibustion Author:Wang Xiao hui Tutor:Liu Fang ming Abstract

4、Purpose: to observe the needle-Shaped Knife therapy for clinical effec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nd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therapy. Looking for a new therapeutic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Explore a needle-Shaped Knife therapy for treating the disease and efficient clinica

5、l pathways in order to promot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From Jan.2010 to Jan.2012,a total of 160 cases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patients who got treated at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in Qianfo Mountain hospital of Shandong Province were included . 160 cases randomly divided in

6、to a treatment group 80 cases (treated with needle-Shaped Knife therapy)and a control group 80 case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points). After receiving a course of treatment.the clinical effect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rapeutic effect of improving of Lumbar function(lumbar function

7、JOA assessment form)and pain improvement (Visual analog score VAS), and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as evaluated too. Results: the data was obtained analysis and examination,the improvement of pain (pain VAS scores ) is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re were sig

8、nificant statistically (p0.05)。小针刀疗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值得探索、研究和推广。 临床研究 本课题主要通过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客观的疗效评价。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要求,设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例数为 160 例,均来源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康复医学科病房。 2 诊断标准 2.1 中医诊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1-94) 】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常发于青壮

9、年。 (2)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3)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4)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减弱。 (5)X 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CT 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2 中医证候分类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1-94) 】 (1)血瘀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

10、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3(2)寒湿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3)湿热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2.3 西医诊断标准【胡有谷主编,腰椎间盘突出症,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11、9 月第 3 版】 (1)腰痛、下肢痛呈典型的腰骶神经根分布区域的疼痛,常表现下肢痛重于腰痛。 (2)按神经分布区域表现肌肉萎缩、肌力减弱、感觉异常和反射改变四种神经障碍体征中的两种征象。 (3)神经根张力试验 无论直腿抬高试验或股神经牵拉试验均为阳性。 (4)影像学检查发现 包括 X 线、CT、MRI 或特殊造影等异常征象与临床表现一致。 3 纳入标准 (1)诊断符合中医、西医诊断标准。 (2)年龄 12-80 岁,性别不限。 (3)愿意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 4排除标准 (1)病情严重,具有明显的手术指征者。 (2)伴有腰椎峡部裂者、腰椎手术史者、恶性肿瘤者。 (3)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肝、

12、肾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 (4)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5)目前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5 中止、剔除标准 (1)纳入后未能严格按照研究方案之设计完成 1/2 治疗时间的病患; 4 (2)患者依从性差,于实验过程中更改或接受其它相关治疗者; (3)研究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或罹患其它重症之病例; (4)试验过程中要求中止试验或自行退出者。 6 脱落标准 (1)因各种原因未能按照规定完成治疗及观察者,如未能完成整个疗程的患者、未按规定治疗、资料不全者或疗效观察记录不完整者。 (2)观察中失访者、自然脱落者。 (3)受试者依从性差、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临床研究过程中出现严

13、重的其他并发疾病或病情恶化者,以及其他不宜继续接受治疗者。 (4)自行退出者。 研究过程中需对以上各种情况详细记录,并仔细分析其原因,进行评价。 二、研究方法 1 分组方法 使用 Dolls 临床病例随机表将 160 例患者按 11 的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80 例病人。其中小针刀治疗为治疗组,传统针刺腧穴为对照组。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1) 腰椎椎间孔内口针刀松解点(此处松解, 适用于 L4L5,L5S1 腰椎间盘突出症,所有入选病例均取此点治疗,单侧患病取单侧,双侧患病去双侧)。 定点:针对侧隐窝狭窄而定,腰椎侧隐窝(lateral recess)是神经根管内口,又称

14、侧椎管。 腰椎侧隐窝取法:腰椎棘突下缘,脊后正中线旁开 0.5 寸,约 1cm,这与华佗夹脊位置相合。 骨度分寸定位取法:以肩胛冈内缘至 T3 棘突中点为 3 寸。 操作:术前准备: (包括术前安慰病人,嘱正常饮食,术前排空大小便) 。 体位:俯卧位,腹部垫枕。 定点标记、碘伏溶液行常规消毒、铺巾,医者戴一次性帽子、口罩及无菌手套。 注射麻药,麻药用 2%利多卡因,先打皮丘,再刺入皮下行逐层浸润5麻醉。 严格按针刀疗法的四部进针法,刀口线与神经、大血管、肌肉纤维走向相平行,进行针刀松解。临床采用汉章牌 3 号针刀,垂直皮肤穿刺,快速透皮,刀刃缓慢沿小关节内缘进针刀,在进针刀过程中,刺入骶脊肌,

15、可以缓解骶脊肌紧张度,调节腰椎受力平衡。增强腰部血液供应;松解后纵韧带,可以减少脊柱后关节韧带的张力,纠正后关节紊乱;针刀刺入侧隐窝的“安全三角”,实施神经根触激术和根袖松解术, 利用神经受激时的躲避作用和针刀的剥离松解作用减轻神经根粘连和卡压。起到镇痛的目的。 关键技术环节: 穿透黄韧带到达侧隐窝安全三角。 进针过程中起到了针刺夹脊穴的作用。 实现神经根触激和根袖的针刀松解。 在此位置针刀进针深度可深可浅,深可直接刺入椎间盘,浅可在骶脊肌、后纵韧带、黄韧带、侧隐窝等不同位置留针,留续针感。 腰部侧隐窝针刀松解的解剖学依据: 腰椎椎体从腰1到腰5往下逐渐增大,相应椎管也逐渐增大。 后纵韧带自上

16、而下逐渐变窄,这也是下腰段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较常见的病因之一。 腰椎关节突呈矢状位,关节突距离自上而下渐增大呈菱形状,L4-5、L5-S1处距离最大, 这给针刀在小关节内侧缘最大距离处进椎管松解侧隐窝和进椎间盘提供了可能。 脊髓硬膜囊自上而下逐渐变细,在腰4、腰5、骶1处和椎管内外侧壁形成间隙,同时从腰1到腰5,椎管逐渐增大。这给针刀在不形成对硬膜囊损伤的情况下刺入侧隐窝提供治疗可能。 神经根在穿出椎间孔时位于上二分之一部位,下二分之一主要由脂肪结缔组织即根袖填充。 腰动脉、腰神经根位于椎间孔的上半部,椎间盘在椎间孔的任何位置突出,都不能直接压迫穿行于椎间孔的神经根。腰椎间盘向后外侧间隙突出,在椎间孔内神经根虽然没有受到直接的压迫,但受到了间接的压迫。椎间孔有血管(腰动6 脉、脊支)及纤维脂肪组织充填。腰动脉自腹主动脉发出,沿椎体下缘腰动脉切迹在椎间孔上二分之一部进入椎管,滋养椎间盘等组织。 (2)L3 横突点 定点:L2L3 棘突间旁三寸,相当于志室。 (3)臀中肌体表投影点 定点: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