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工业交通学校总结报告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6525647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2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郴州工业交通学校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郴州工业交通学校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郴州工业交通学校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郴州工业交通学校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郴州工业交通学校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郴州工业交通学校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郴州工业交通学校总结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 总 结 报 告 所属省份:所属省份: 湖湖 南南 省省 主管部门:主管部门: 郴州市教育局郴州市教育局 负负 责责 人:人: 李李 显显 仁仁 联联 系系 人:人: 陈陈 海海 波波 办公电话:办公电话: 22267102226710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 手机号码:手机号码: 13017351652 13017351652 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郴州工业交通学校郴州工业交通学校 20142014 年年 6 6 月月 目目 录录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 1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 1 (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 4 二、二

2、、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情况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情况 . 4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 4 (二)师资队伍建设 . 5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 6 三、特色项目的建设进度和完成情况三、特色项目的建设进度和完成情况 . 6 四、项目资金投入、使用与管理情况四、项目资金投入、使用与管理情况 . 7 五、贡献与示范五、贡献与示范 . 7 (一)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 7 (二)对其他地区和学校进行示范、带动和辐射的成效. 8 六、六、 建设成果建设成果 . 9 (一)总体建设成果 . 9 (二)典型案例 . 10 七、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七、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 11国家中

3、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1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 总总 结结 报报 告告 郴州工业交通学校 (2014 年 6 月) 郴州工业交通学校于 2008 年由郴州工业学校和郴州交通学校合并组建, 归口郴州市教育局管理, 占地面积 25.14 万平方米 (377 亩) ,建筑面积 10.75 万平方米,现开设有交通运输、加工制造、信息技术、财经商贸、旅游服务五大类 12 个专业,教职工 339 人,学历教育在校生 4822 人。 学校努力打造湘南地区中职学校办学品牌, 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湖

4、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郴州市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综合评价优秀学校、郴州市校本研训示范学校、郴州市财政票据管理示范岗等荣誉。 2011 年 10 月,我校经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准,成为国家第二批示范校建设单位。2012 年 6 月正式启动项目建设。两年来,学校依据三部委批复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认真开展建设,已圆满完成建设任务。现将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1 1、项目建设总体进展项目建设总体进展 我校示范校项目重点建设汽车运用与维修、模具制造技术、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四个专业和数字化校园特色项目

5、。实际完成建设任务 228 个(其中,重点建设专业和特色项目共计 200 个,学校基本情况 28 个) ,任务完成率 100%。 一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校内工学交替校外顶岗实习” 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成熟, “校企双元、人才共育”的培养特色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2 更加鲜明。 二是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推行项目教学、岗位教学,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日趋完善,实现了教学环境实践化、教学方式情境化、教学手段信息化。 三是推动办学模式改革。牵头组建郴州市职业教育集团,以校企联盟为基础,形成了“专业+公司(工厂) ”或“专业+基地(车间) ”的“校企一体”

6、办学模式。 四是推进教学内容创新。健全了教学内容能动适应岗位需求的更新机制和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 建成了 14 门市级精品课程, 开发了 18 本校本教材和教辅资料。 五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培养培训和评聘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建成了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六是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建立了“全员聘用、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和“目标管理、责权对等”的激励机制,全面推行绩效工资改革,员工执行力、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大幅提高。 七是推动评价模式改革。构建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教考分离、突出作品的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学业评价模式。 八

7、是推动信息化建设。完成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各项任务,建成了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硬件支撑环境和以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数字校园平台, 开发了一批数字化教学资源, 30 门课程实现了网络教学。 2 2、预期目标预期目标完成情况完成情况 通过建设,示范校各项预期目标全面实现。学校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全面增强,学校整体办学实力明显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大幅提高(见表 1) 。四个重点专业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全校各专业中得到应用推广,专业建设形成了重点专业辐射带动、重点与非重点专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3 表 1

8、 学校整体提升情况 序号序号 项目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内容 单位单位 原有基础原有基础 目前水平目前水平 增长率 (增长率 (% %) 1 基本办 学条件 总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 10.56 10.75 1.8 2 图书馆藏书 万册 11.2 11.9 6.3 3 地方生均预算内拨款 万元/生.年 0.26 0.28 7.7 4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万元 4654 6242 34.1 5 专业与 课程 建设 省部级以上示范 (精品、 特 色)专业数 个 3 4 33.3 6 企业参与开发的 专业课程数 门 10 22 120.0 7 理实一体化课程数 门 19 29 52.6 8 本校教师主编并公开

9、出版 教材数 本 6 15 150.0 9 师资 队伍 建设 专任教师数 人 232 242 4.3 10 双师型教师数 人 135 154 14.1 11 校级以上专业带头人 人 27 33 22.2 12 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 数 人 214 222 3.7 13 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数 人 30 40 33.3 14 实习 实训 校内实训室数 间 42 55 31.0 15 省部级以上重点支持建设 的实训基地数 个 1 2 100.0 16 鉴定工种数 个 10 16 60.0 17 信息化 建设 每百学生计算机台数 台 29.2 32.2 10.3 18 多媒体数字教学资源总量 TB 2

10、.2 4.12 87.3 19 网络课程门数 门 6 30 400.0 20 校企 合作 本校牵头组织的职业教育 集团数 个 1 2 100.0 21 校外实训基地数 个 35 50 42.9 22 合作企业投入设备总值 万元/学期 5 40.2 704.0 23 合作企业接收的顶岗实习 学生数 人月/学期 8630 11326 31.2 24 办学 效益 学历教育在校生总数 人 4511 4822 6.9 25 毕业生“双证”获取率 % 96 97.4 1.5 26 省部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 获奖数 个 15 36 140.0 27 职业培训总规模 人天/学期 52856 84666 60.2

11、 28 学校专利数 个 1 3 200.0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4 (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健全机构,完善健全机构,完善机制机制。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辖项目建设办公室和五个重点专业(特色)项目建设组,配备了专职人员。 制定和完善了 国家示范校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和 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等 6 项管理制度;建立了项目建设的周报制和周例会制,定期报告项目进度和展示项目成果,形成了项目动态管理和监测机制,确保建设工作高效运行。 促进交流,资源共享。促进交流,资源共享。广泛开展知识培训和广播、板报宣传,实现建设工作“人人知晓

12、,全员参与” ;建立示范校建设专题网站、 工作简报 、QQ 群,及时发布建设过程中的动态信息;通过组织交流互访,多次派员参加广东、上海、长沙等省市的示范校建设专题培训,开展建设工作交流和成果宣传,实现资源共享。 注重设计,保障有力。注重设计,保障有力。一是加强经费保障。严格执行经费预算和管理办法,配套资金足额到位,资金使用规范合理。二是注重技术保障。通过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校紧密依托行业、企业专家和教育专家,建立专家会诊机制。三是落实责任保障。通过制定制度和考核细则,签订责任书,层层分解下达目标任务,按期考核,实施奖惩。 二、二、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情况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情况 两年来,学校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工作,不断优化建设环境,强化内涵提升。 四个重点建设专业全部完成了建设任务, 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改革 完善完善工学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期内学校两次共组织 242 名教师开展行业企业调研和专业实践,把专业设置与建设同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 4 个专业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