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电力监控系统在龙岩青年大厦的应用小结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6524712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7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电力监控系统在龙岩青年大厦的应用小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有关电力监控系统在龙岩青年大厦的应用小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有关电力监控系统在龙岩青年大厦的应用小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有关电力监控系统在龙岩青年大厦的应用小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有关电力监控系统在龙岩青年大厦的应用小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关电力监控系统在龙岩青年大厦的应用小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电力监控系统在龙岩青年大厦的应用小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力监控系统在龙岩青年大厦的应用电力监控系统在龙岩青年大厦的应用刘丹玲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江阴 214405摘要:基于目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对电力资源的依赖越来越广泛,而现阶 段国内电力系统的运营成本还相对较高, 因此完善电力系统各方面的工作已经势 在必行。电力监控系统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力的促进电 网管理工作效率,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营成本,本文通过福建龙岩大厦电力监控系 统的应用介绍电力监控系统在办公大楼中的应用。关键字:电力系统;数据采集;办公大楼;监控系统关键字:电力系统;数据采集;办公大楼;监控系统0 0引言引言配电自动化,是一项集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技术

2、、控制技术、现代化设备及管 理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其目的是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向用 户提供优质服务,降低运行费用,减轻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随着电力网络的不断发展,用电负荷的持续增长,各种新型负载不断涌现,用户 更加关注电能质量问题,同时也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用户需要更 加有效的电力监控管理解决方案来应对上述变化带来的挑战, 以实现配电系统持 续可靠、高效低耗的运行。本文通过对福建龙岩青年大厦电力监控的建设,介绍 电力监控系统在办公建筑中的应用1 1项目概述及建设目标项目概述及建设目标福建龙岩青年大厦位于龙岩市商务营运中心 J 地块,总投资1.8亿元,总建筑面 积39

3、500平米,总高为92米,共22层(地下1层,地上21层) ,其中地下1层为车库 及人防,1至3层为商务金融及配套服务用房,4至21层为高端写字楼。整个大楼 用电分为10kV 和0.4kV ,其中10kV 部分包括两路进线以及两路变压器出线。 0.4kV 部分包括两路变压器进线以及74路低压出线回路,负责整栋大楼照明插 座、动力、空调等设备供电。本电力监控系统中,监控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远程观测。要求系统能够准确的对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有功电 能、无功电能、视在功率、功率因数、频率、开关状态、剩余电流等信息进行检 测。2.远程通信。要求系统能够及时的传递设备运作状态以及故障

4、信息。3.报警。要求系统能够通过设定,对各种信息进行报警。4.显示。要求系统能够 就地显示出各部分运作信息。2 2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在监控系统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客户的实际需求,以及电力系统的实际结构、 电力系统的实际载荷能力等因素,进而合理的选择监控设备,这既有利于减少系 统运作的成本,同时也有利于系统功能的实现。 本项目的电力监控系统,可以 实现对楼内高低压配电回路的实时监控,有利于电能管理。另一方面,电力监控 系统不仅能够准确的表示出回路的用电状况,它还具备网络通讯等功能,能够与 计算机、 串口服务器等设备进行组合, 及时的显示楼内各个配电回路的运作状态, 当楼内电力系

5、统的负载越标时,电力监控系统能够迅速报警,发出语音提示。 另 外,电力监控系统还能够生成报表、曲线图等统计信息,便于有关人员分析楼内 各部分的用电状况, 使楼内的用电活动更加安全, 从而保证楼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提高办公人员的工作效率。2.1 系统结构 依据新建办公楼的配电情况和办公室 分布情况, 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 系统包括: 站控管理层、 网络通讯层、现场设备层。系统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站控管理层管理人员与计算机进行人机交互的直接窗口, 对采集的现场各类数据 信息计算、分析与处理,并以图形、数显、声音等方式反映现场的运行状况, 是 系统的最上层部分。主要由系统软件和必

6、要的硬件设备,如工业级计算机、打印 机、UPS 电源等组成。通讯层使用的设备为 NPORT5630串口服务器。该层是数据信息交换的桥梁,负责 对现场设备回送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分类和传送等工作的同时,转达上位机对 现场设备的各种控制命令。现场设备层主要是连接于网络中用于电参量采集测量的各类型的仪表等, 也是构 建该配电系统必要的基本组成元素。根据本项目的实际特点,在本项目方案设计 时为低压配电回路每个回路安装 ARCM200L-Z 智能仪表, 实现每个回路剩余电流、 温度、三相电流、三相电压、频率、功率、四象限电能等电参量监测;并对每个 回路断路器分合闸状态进行监测。2.2 网络设计电力监控系

7、统中的网络系统能够及时的对数据进行传输,并迅速传递操作指令, 是实现电力监控系统各项功能的基础。对于福建龙岩青年大厦电力监控系统来 说,系统中监控设备相对较少,而且大多集中分布于一个配电时内,此时,可以 先把每个设备就地与总线连接,之后在把各条总线全部接入通讯网关,来实现与 主机的传递。 2.3监控系统软件功能设计系统依据客户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并实现了一次主接线图界面显示;电参量遥测 及电参量越限报警;事件记录;系统运行异常监测;故障报警及操作记录;报表 查询与打印;系统负荷实时、历史曲线,用户权限管理等主要功能。2.3.1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数据采集主要包括模拟量以及开关量的采集。模拟量的采集主

8、要是对线路电压、电流、 功率、 功率因数、 频率等信息进行采集, 开关量的采集则主要是对断路器、 隔离开关、接地刀闸等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断电保护、运行故障等报警信息进 行采集,实现远程数据的本地实时显示。数据处理主要是把按要求采集到的电参 量实时准确的显示给用户,达到配电监控的自动化化和智能化要求,同时把采集 到的数据存入数据库供用户查询。2.3.2数据记录电力监控系统的数据记录功能主要就是对断路器分合状态以及保护动作的前后 顺序进行记录,它要求系统中必须有足够的内存空间,进而长时间的、大量的对 数据信息进行记录和存储。其次,电力监控系统的数据记录功能也包括对故障信 息的记录,即对故障发生时

9、的实时电流、实时电压等数据进行记录存储。由此可 见, 数据记录功能可以通过对保护装置工作状态的记录, 以及对故障信息的记录, 准确的反映出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解决。2.3.3远程操作电力监控系统的远程操作包括远程监视、远程通信、远程调控等环节,实现了电 力系统的远程控制,使工作人员可以远程对电流、电压等信息进行观测,对系统 故障进行分析,对保护装置的状态进行评估,更便于工作人员在远程对隔离开关 等设备进行操作,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不过,在供配电设计中不仅要 有电力监控系统,还要设计人工操作系统,当电力监控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人 工进行处理。2.3.4电能管理为了实现对本大

10、楼内各回路用电量的监管,系统设计了电能管理报表,系统通过 对有功电度的采集,按照回路名称的不同,自动生成日报表、月报表和年报表并 有报表打印功能,并可对某一回路的某一时间段内的用电量进行查询,可以帮助 物业建立有效的用能管理考核制度。通过系统的建设和制度的建立,使各入驻企 业管理办公人员节能意识大大提高,有效的节约了企业管理办公能源消耗。3 3、供配电设计中应用电力监控系统的意义、供配电设计中应用电力监控系统的意义综上所述,电力监控系统帮助用电单位提高效率、减少损失、降低运营成本, 电 力监控系统能够有效确保电网管理效率、缩小电力运营成本,也成为供配电设计中不 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监控系

11、统的通信、故障报警、数据存储记录等功能 使得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方便, 可以通过人机操作界面, 直接了解到电力 系统的运行状态,并能迅速传递出操作指令,由于监控设备对数据的传递都是通 过网络传输来实现,因此,不同的电力监控系统可以设计不同的组网方式,确保 数据信息能够迅速、精准的进行传输。另一方面,在供配电设计中运用电力监控 系统,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监控设备。一般的电力监控系统通常都采用具有远 程通信、远程观测以及远程控制等功能的设备,而一些高端电力监控系统则需要选择功能更加齐全的智能设备。 在商务楼、写字楼等场所设置电力监控系统, 可以实现对楼内高低压配电回路的实时监控,有利于电能管

12、理。另一方面,电力 监控系统不仅能够准确的表示出回路的用电状况,它还具备网络通讯等功能, 能 够与计算机、串口服务器等设备进行组合,及时的显示楼内各个配电回路的运作 状态,当楼内电力系统的负载越标时,电力监控系统能够迅速报警,发出语音提 示。另外,电力监控系统还能够生成报表、曲线图等统计信息,便于有关人员分 析楼内各部分的用电状况,使楼内的用电活动更加安全,从而保证楼内人员的生 命安全,提高办公人员的工作效率。参考文献1电力电测数字仪表原理与应用指南 , 任致程、周中,中国电力出版社2电力监控系统在供配电设计中的应用 ,高士宏,科技风3电力监控运 用于10kv 供配电设计 ,姚强,科技天地联系方式:刘丹玲,女,本科,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电网供配电,QQ:28801578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