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描写句,是指对场景或人物进行描写的单句、分句、复...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6522134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场景描写句,是指对场景或人物进行描写的单句、分句、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场景描写句,是指对场景或人物进行描写的单句、分句、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场景描写句,是指对场景或人物进行描写的单句、分句、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场景描写句,是指对场景或人物进行描写的单句、分句、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场景描写句,是指对场景或人物进行描写的单句、分句、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场景描写句,是指对场景或人物进行描写的单句、分句、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场景描写句,是指对场景或人物进行描写的单句、分句、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宇明语法研究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421-434 原载徐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7(1) NP 场景描写句 李 宇 明 场景描写句,是指对场景或人物进行描写的单句、分句、复句及句群。根据场景描写句 的构成材料,可以分为三个类型:纯 NP 型;纯非 NP 型;混合型。 纯 NP 型,是指完全由名词或名词性结构构成的场景描写句。例如: (1)新华书店建筑工地,脚手架,混凝土搅拌机和塔式起重机。 (王蒙深的湖 , 人 民文学1981 年第 5 期第 43 页) 例(1)的三个分句都是 NP,第一个分句是定名偏正结构,第二个分句是名词,第三个 分句是名词性的联合结构。 纯非 NP 型,是指完

2、全由动词、形容词及其短语、主谓结构、述宾结构等非名词性的语 言成分构成的场景描写。例如: (2)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 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老舍骆驼祥子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年,第 164 页) 例(2)是夏天暴雨前夕场景描写的整个场面中的一个镜头。在这个复句中,三个分句 都是非 NP 结构。 混合型,是指由 NP 结构和非 NP 结构构成的场景描写句。例如: (3)一篷火光,一团烟雾,纸灰像大大小小的黑色蝶蛾飞飘四散。 (锦云、王毅茫茫 口 , 十月1983 年第 1 期第 70 页) 例(3)的前两个分句是 NP 性结构,后一个分

3、句是非 NP 性结构。 依通常理解,NP 场景描写句只指纯 NP 型的。但是,为了把讨论的范围扩大,本文也 把混合型的包括进来。因此,NP 场景描写句应该定义为:起码包含有一个具有句子(或分 句)性质的 NP 性结构的场景描写句。 一、内部结构关系及描写能力 (一)纯(一)纯 NP 型的内部结构关系型的内部结构关系 纯 NP 型的场景描写句,可以只有一个 NP,也可以几个 NP 连用。只有一个 NP 的,是 单句。例如: (4)远处的雷声。 ( 曹禺选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年,第 97 页) (5)啪!银灰色的飞机。 (谌容彩色宽银幕故事片 , 小说月报1982 年第 10 期第 7

4、9 页) 这种场景描写, 是运用一个 NP 来描写一个场面。 这种 NP, 一般是 “修饰性定语+名词” ; 这种场面,一般只具有一种事物,或只需描写一种事物。这种描写句的描写能力较低,主要 运用于剧本或小说中的场景提示,如例(4) ,或者是一个特写镜头,如例(5) ;而且,一般 不用于描写人物。 几个 NP 连用的描写句,可以是复句,也可以是句群。例如: (6)啪!镜头一转。孩子们的笑脸,大人们的笑脸,嘈杂的人声,乱哄哄的笑声。 (同 上,第 78 页) 惧闲聊斋供稿 1李宇明 NP 场景描写句 (7)一张张黑人的面孔,一双双凸出的嘴唇(同上,第 74 页) (8)啊,原始森林。伐木工人。篝

5、火。帐篷。 (同上,第 76 页) (9) (这不就是法兰克福的孩子们吗?)男孩子和女孩子,黄眼睛和蓝眼睛,追逐的, 奔跑着的,跳跃着的,欢呼着的。喂食小鸟的,捧鲜花的,吹响铜号的,扬起旗 帜的。那友爱的动人的呐喊。那红的、粉的和白的玫瑰。那紫罗兰和蓝蓝的勿忘 我。 (王蒙春之声 , 人民文学1980 年第 5 期第 14 页) 例(6)例(7)是复句,例(8)是由四个单句构成的句群,例(9)是由两个复句和三 个单句构成的句群。 这些 NP, 可以是一个名词 (如例 (8) 中的 “篝火、 帐篷” ) , 可以是 “的” 字结构(如例(9)中的“追逐着的、奔跑着的”等) ,也可以是修饰语+名词

6、。在“修饰语 +名词”的“修饰语”中,还可以包含数量词,如例(7) ,或指示代词,如例(9)中的后三 个句子。 当NP连用时,几个NP之间就会发生一定的联系。这种关系一般都是并列关系。这种并 列关系可以只有一个层次,如例(7)和例(8) ,也可以有几个层次,如例(6)和例(9) 。 在这些并列的子项之间,往往包括着点面关系和交叉关系。例(7)中“黑人的面孔”和“凸 出的嘴唇”并列, “面孔”已包括“嘴唇” ,这是一种点面并列,目的是要进一步描写“点” 。例(9)中, “男孩子和女孩子” 、 “黄眼睛和蓝眼睛”以及后面从事各种活动的孩子之间,存 在着交叉关系。 这种交叉并列, 是为了从不同的角度

7、来进行描写。 如果依照僵死的教条来框, 这两种并列也许会被认为是不合适的, 然而这种种用法在语言实际中却司空见惯, 俯拾皆是。 此外,在并列的各子项或各层次之间,往往还隐含着时间先后或因果承接关系。例如: (10) (特写)酋长严峻的脸,姑娘悲哀的眼神;酋长微笑的眼睛,姑娘变得温柔的脸。 (同(5)第 74 页) 这四个分句构成了两个层次。第一分句与第二分句之间,既具有时间先后的关系,也具有因 果承接关系。酋长严峻的表情在先,姑娘悲哀的表情在后;姑娘悲哀的表情是由酋长严峻的 表情引起的。第三分句与第四分句之间的关系同此,也存在着时间先后的关系。 (二)混合型中的内部结构关系(二)混合型中的内部

8、结构关系 混合型场景描写句中所使用的 NP,同纯 NP 型中 NP 差不多,不再赘述。混合型所构 成的描写句,只有复句和句群两种情况,因此这里只需这种讨论复句和句群内部的关系。 混合型内部的关系比纯 NP 型复杂,有并列关系。例如: (11)自由市场。百货公司。香港电子石英表。豫剧片卷席筒 。羊肉泡馍。醪酒蛋 花。三接头皮鞋。三片瓦帽子。包产到组。收购大葱。中医治癌。差额选举。结 婚宴席(同(9) ,第 13 页) 这种并列关系也可能是点面并列或是交叉并列, 如 “自由市场。 百货公司” 同下面的 “香 港电子石英表。羊肉泡馍。醪糟蛋花。三接头皮鞋。三片瓦帽子”之间就试点面并列。 有承接关系。

9、例如: (12)刺眼的闪电,震耳的雷声,接着就是雨! (朱春雨大地坐标点上的赋格 , 十 月1983 年第 1 期第 5 页) (13)蓝的天,白的雪,天上有光,雪上有光(同(2) ,第 113 页) 例(12)分句间有时间先后的承接关系,例(13)分句间存在着分承述说关系, “天上 有光”承“蓝的天” , “雪上有光”承“白的雪” 。 有递进关系。例如: (14)汩汩流动的渠水,窸窸作响的芦苇,还有我。 (同(12) ,第 24 页) (15)吊灯,壁灯,落地灯,台灯,床头灯,还有节日灯(戈悟觉她和她的女友 , 关于点面并列的问题,可参见邢福义(1980) 。 惧闲聊斋供稿 2李宇明语法研究

10、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421-434 原载徐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7(1) 十月1983 年第 1 期第 116 页) 这种格式显然是“有有还有”格式的一种变体,而且还可以变换为“而且 还有”格式,可见是一种递进关系。 有些关系,甚至难以名之。例如: (16)一张张惊慌的脸,吱哇乱叫,用各国语言喊救命的声音。 (同(5) ,第 74 页) “吱哇乱叫”描写人物的动作, “用各国语言喊救命的声音”描写“乱叫”的声音,这 两个分句是什么关系? 混合型内部关系复杂,包容量大,而且句式灵活,语气多变,所以表现力较强。 (三)描写场景的能力(三)描写场景的能力 NP 场景描写句,可以进行各种各

11、样的场景描写。例如: (17)无数黑人在狂欢。原始的迪斯科。架在火上烧烤的整只的牛。 (同上) (18)荒山。废弃了的梯田。合格的与不合格的鱼鳞坑。成活了的与半死不活的桧柏树 苗。红的、黄的、绿的草。仍然不肯从枝头抖落的枯叶。缓缓地升腾着水汽的茶 杯里的新茶。 (王蒙活动变人形 , 收获1985 年第 5 期第 227 页) 例(17)描写的是黑人狂欢的统一场面,而例(18)则不是一个统一的场面。它开始描 写的是山的情景,最后一句则描写杯子里的新茶。这种不统一的场面,在意识流手法写成的 作品中常常见到,例(9)和例(11)也是同类情况。 (19)放两个鸡蛋就行了,金黄的鸡蛋,油绿的韭菜。 (王

12、蒙蝴蝶 , 小说月报1981 年第 7 期第 15 页) 例(17)和例(18)都是对已然的场景描写(正在进行的,已经出现的等等) ,而例(19) 则是对未然的悬想场景的描写是设想“放了两个鸡蛋”之后的情景。 NP 场景描写句可以进行静态的描写,也可以进行动态描写。例(17)就是动态描写, 例(18)既有静态又有动态。再如: (20)啪!镜头一转。飞驰的火车。 (同(5) ,第 78 页) “飞驰的火车”虽是一个 NP,但却含有一种动态,其修饰语“飞驰的”使其显示出运 动性。 那些不具有动态修饰语的 NP, 在一定的语境中也可以用来进行动态描写。 如例 (10) , “酋长严峻的脸, 姑娘悲哀

13、的眼神; 酋长微笑的眼睛, 姑娘变得温柔的脸” 是四个定格镜头, 把四个定格镜头依序写出,便显示出动态,这是电影原理在语言中的运用。再如例(17)中 的“原始的迪斯科。架在火上烧烤的整只的牛” ,本身看不出动态,但放在“无数的黑人在 狂欢”这样的语境里,使人如闻激越的迪斯科旋律,如见狂舞的黑人和熊熊的篝火,甚至还 可以闻到烤牛的香味,因此也能给人以动态感,这种动态感是人的联想造成的。 二、提示语句和后续语句 (一)提示语句(一)提示语句 在实际语言运用中,NP 场景描写句的前面,还常常出现提示场景的语句,这种提示性 语句(简称“提示语句” )可以是独立于 NP 场景描写句的另一个句子,也可以是

14、同 NP 场景 描写句构成更为复杂的复句。例如: (21)现在正是下班时间。车流,人流,在街上进行“竞赛” 。一张张陌生的脸,一双 双陌生的眼睛。 (郑万隆红叶,在山那边 , 小说月1983 年第 2 期第 44 页) (22)前面是街心公园,绿色的铁栅栏,绿色的女贞墙,绿色的草坪。 (同上,45 页) 例(21)的提示语句“现在正是下班时间。 ”独立成句,例(22)的提示语句“前面是 街心公园, ” 是一个分句。 上两例的提示语句都是非 NP 性结构, 其实 NP 也可以作提示语句。惧闲聊斋供稿 3李宇明 NP 场景描写句 例如: (23)一辆极破的车,车板上的漆已经裂了口,车把上已经磨得露

15、出木纹,一只哗哩哗 啷响的破灯,车棚子的支棍儿用麻绳儿捆着。 (同(2) ,第 92 页) (24)多好的天气,蓝天,温煦的傍晚的阳光,有几朵白云。 (同(15) ,第 129 页) “一辆极破的车”和“多好的天气”都是 NP 性的。提示语句可以分为直接提示和间接 提示。以上四例都是直接提示,它直接指明后面描写的是什么样的场景。再看间接提示的例 子: (25)我醒了。满天星星。三个人影。 (张一弓流泪的红蜡烛 , 小说月报1982 年 第 10 期第 8 页) (26)他住进只供外宾和高级干部住的宾馆。新安装的空调设备,开动起来就象野蜂在 花的原野上飞舞。洁白的浴盆,小巧而方便的电加热淋浴喷头

16、。 (同(19) ,第 4 页) (27)我把一块透明的玻璃碴儿往瓶底里放,透明的玻璃碴,透明的酒滴,我的透明的 血(同(12) ,第 25 页) 例(25) “我醒了”提示后面描写的是“我醒了”之后看到的情景;例(26) “他住进只 供外宾和高级干部住的宾馆”提示后面描写的是“宾馆”的设施;例(27) “我把一块透明 的玻璃碴儿往瓶底里放” 提示后面描写的是玻璃碴儿放入瓶底之后所呈现的情景。 但这些提 示都是间接的,是靠读者体会出来的。 (二)提示语句与(二)提示语句与 NP 场景描写句的关系场景描写句的关系 提示语句既然可以与 NP 场景描写句构成一个句群或更为复杂的复句, 那末它们之间就 要发生一定的语法关系,最常见的是总分和承接两种关系。例如: (28)特写:他挥臂。高高举起斧子,青筋暴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