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济公传_看由民间文学成为文人作品的变化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6522081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_济公传_看由民间文学成为文人作品的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_济公传_看由民间文学成为文人作品的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_济公传_看由民间文学成为文人作品的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从_济公传_看由民间文学成为文人作品的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从_济公传_看由民间文学成为文人作品的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_济公传_看由民间文学成为文人作品的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_济公传_看由民间文学成为文人作品的变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济公传看由民间文学成为文人作品的变化江德羞一、关于济公 形象济公的故事,在江、浙一带早已广为 流传,几乎是家喻户晓,:而且人人喜爱济公其人。还在我孩提时代,就很熟悉济公的故事。济公的形象,在我心目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破衣-破帽,拖拉着破鞋,手拿着破芭蕉扇的济公和尚,颇有能耐,他能 飞檐走壁,能身贴墙壁双脚离地。他专管人 间不平事,扶1危济困,抑富拯贫,玩世不恭,尤其是调侃奸臣,捉弄宦竖,常常大快人心。如今虽然过去四十多年了,但这一形象,依然十分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之中。可是读了由浙江古籍出版社 出版的绣像济公传一书,、给我的印象却大不 然。如果说小说在头二十多回中所描写的济公形象是个扶危济困

2、、救死拯溺 的活佛和 尚的话,那么,从第二 十四回济公做了南宋大奸臣卖国贼秦桧的儿子宰相秦喜的替身僧后,从 思想到行为都成了一个与前截然不 同的和尚了,甚至颇具恶僧形象卜完全改变了民间口头文学中的原形。你看,秦相问济公:“我打算要认你和尚作为我的替身,不知你意下如何?”没想到济公他竟然回答:“大人既是愿意,我和尚求之不得”。他求之不得的,原来就是 要做个好相的替身僧戈济一45一公给秦相的儿子秦但治好了所有名医治不了的病,秦相送他荣归,他颇为留恋忘返,对秦相说:“大人,可恨我与 大人 缘浅,相见已晚,离别甚速。今日一分手,不知何 年才能相见?”原来济公不是一个专管人间不平事的活佛和尚,也是一个一

3、心想攀龙 附凤的趋炎附势的小人,所以瞥很得秦相赏识,而秦相能有这样一个在百姓中很有点名望,被误认是平民的大恩人的高僧,经常出入相府,自然是很高兴 的。因为这件事有相当的欺骗性,它能掩人耳目,蒙蔽百姓,因而能抬高秦相声望,也且有了保镖。所以秦相马上说:“和尚,你那 时 愿 意来,只管来,这也不是离着千山万水,我正要无事合你盘桓盘植。”从 此济公经常出入秦相府,招摇过市,大耍威风,相 府门者不敢阻拦。不但如此,而且他还为秦相捉贼捕盗,追 回失物,为此他到处奔波,几度遭恶道暗算而不辞,真 是百折不挠,务要捉拿到盗窃相府的大盗归案而后已。西川江洋大盗华云龙,他本是夜入相府要取当朝宰相秦喜头的,不 想误

4、入秦夫人卧室,便顺手盗 了秦夫人的一对白玉翎和十三挂宝贝,一顶垂珠凤冠,并在墙上留下 两首诗。一个好相,本来万民痛恨,天人共戮,华云龙欲取其头,正合民意,如其成功,岂不是为民除了一害!相府的金银财宝,都是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华云龙取其秋毫,损其万一,有何不可!华云龙题在墙上的诗说得很明白,他是“盗取大位奸邪债”,属 于“偷盗奸臣、 气不平”,一 百姓是拍手称快的。官府奈何不得他,悬赏重金,多派能办案的快乌,经过两个多月,也无由捉拿。最后还是由秦相请出他的替身僧济公来,才了结此案。济公接受这一差使,毫 充勉强乏处。他听罢临安府班头 柴元禄、杜振英叙述案情后,毫术抚赚池说扩“这件事,我和尚得管,。把

5、替官府办案视为已任,甫冤其立场了。结果经济公四方奔波,历尽艰辛,华云一46一龙终于被逮捕归案,就地正法。他这不是成了一个 由嘲笑娜愉达官贵人的穷和尚一变而为趋炎附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僧侣了吗?济公本是个 出家之人,不管人间闲事,可 是他却偏偏管。管 也可以,破清规戒律,干预 世事,本是好事。可是他不管好相 秦喜欺 君周_匕坑 国残民,不 管大小官吏盘剥百妙,敲骨吸髓;而偏偏要管黎民百姓的造反叛逆。邵华风聚众谋反,要夺取大宋江 山。常州府本不知道此事,是济公将主动侦察到的详情 向知府顾国章报案:“在你该管地 面,有无数的邪教叛逆啸聚,不 久就要取事。你还不赶紧责拿。将来要 一起首,你的地面担 得

6、了?”你看这济公,简直成了官府的“包打听”了,为官府效力,何等主 动!嗣后他为顾国章出谋划策,不遗余力,不但亲 自出马,还为他推荐捉拿邵华风的能人。本来,在封建-社会里,人民群众利用宗教迷信聚众谋反 的事是屡见 不鲜的。起义起义,为义而 起,天经地义,正如书中慈云观水师小头目王连所说:“天下乃人人之天下,非一 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胜者王侯,败者寇贼。”可是 济 公不 辞劳苦,不避艰险,帮助官府务要镇压之而后已,这不成了封建衙门 的爪牙,封建统治阶级的卫士了吗?济公传中的济公固然也“专管人间不平事”,然而他管得更多的是那些在人民群众看来是大快人心的得罪官府的事。如 当朝 右班承相罗

7、 本,本是一个贪官,他的儿子罗声远在云南昭 通府做知府,是个酒 色之徒,做了六年知府,刮尽地皮,任满饱载而归,路经镇任府金沙岭犷被大盗抢去金银首饰、珍珠细软,掳走两个爱妾。不义之财,取之何妨?本是象 那水浒哗中书送给他文人蔡太师的一份蟀纲在黄泥风被晃盖等七雄劫去一样,大快人心,大称人意,官府对此案也一4 7是束手无策。济公没有象公孙胜助黄泥冈英雄那样助这伙绿林好汉一臂之力,起码也应袖手旁观。然而他去帮助官府也将大盗追捕归案。那么济公与水浒中的观察何涛、团练使黄安有何异生济公传中的济公也 固然治病救人,然而他也为抢男霸女的花花公子好相之子治病。这等于救了中山狼,好让 它去再害人。京营殿帅廷刑陆炳

8、文得了绝症,无 人可以治得。本来这种人死有余辜,可 也是由济公治好的。综观公. 济公传全书,济公罪大于功,恶行多于善为,是个不应该肯定的近 乎恶僧的形象,与我孩提时所听到的民间口头传说中的济公活佛判若二 人。这是济公故事由民间口头文学逐渐演变成文人作品过程中产生的人物形象的变化。这 一变化,是由成书者世界观决定的,书中济公的形象,是成书者根据 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再创造的结果。二、关于语,问厄济公传故事的背景是杭州,书中人物主要活动在以杭州为中心的长江以南的江、浙一带。这 一点与民间口头传说是一致的,可见此书题材来源于民间口头传说。原先在书场听到的济公故事,用语自然是南方方言,生动、活泼、清新、形

9、象,富有生活气息,很能吸引听众。作为当地人,听 起来更感亲切自然。但书中用语却变成 了以北方普通话为基本用语。关非蒙先生在谈谈(济公传)一文中说:“大体上是用江浙一带的普通话,更接近今天的日常生活用语”。恐怕是不符合济公传一书语言的实际情况的。书中不论是成书者叙述语,还 是书中人物对 话用语,或作者采 用的地方口头语,甚至有关名物的称呼,都说明书中语言是北方普通话,非江、浙一带的吴语。如书中写 的“褥套”,江、浙一带床上铺的叫“垫一48一被”;“胡刚,即江、浙一带城 市 中的“弄”、“巷”。“回头 我雇我庙里的”,“回头”,江、浙一带是“回过头”的意思,此处却为“过一会儿”的意思,显然系北语;

10、“脑袋”,江、浙叫“头”。这类例子,举 不胜举。更 可怪的是书中多处写到炕,写人物或躺在炕上,或在炕上打滚,或在炕上放桌吃饭事,炕 上放着箱子事,江、浙 人睡床,家 里没有炕,当然也没有在炕上放桌吃饭等事。这种现象,在当地人说本地 人物本地事件的民间文学中是不 可能存在的。这是济公故事由民间口头文学成为文 人作品而产生的语言现象的变化。这一变化,是由成书者惯用的语言所造成的;亦可知此书恐 非南方人说书底本,很 可能是北方文人根据南方人说出内容整理 写就的。奋”J州七J 飞J目”目尸与.尸.尸,护几脚,护,矛,尸.护J阅7嘴曰.尹尸与.尸.尹 奋曰, ,曰,州, 屯.夕、.尸” J阅J 阅.户,

11、 日本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动态(创刊号)大量摘引明清小说研究之论文日本 中国古典小说研 究动态创刊号出版于198 7年. 10月,该期上第一篇铃木阳一的中国古 典小说研究新 潮认为“近几年来,中国 的小说研究似乎出现了过去从未见到过的新方法和新潮流”,以拣辽的 从“新”处着眼,向“深”处振进文为中心,分现状、新对 象、新角度、新方法四部分,对中国 明清小说研究的近况、成果作了评介,大量摘引了明清小说研究1一4辑上 的陈辽、欧阳健、箫相 恺、方正摧、徐君慧、萧兵、伊永文、王开富、王永健、鲁德才、张丙钊、刘怀玉、张远芬、张啸虎、姚政何 满子、袁健等作者的十几篇文章,对其论点都作了肯定的介绍,膝辽、萧兵的尤为详细,多处提及。(吉摘)一49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