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514623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历史: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历史: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历史: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历史: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04 与天地君 亲并位的万世 师表 孔子 024 立人定胜 天学说的唯物 思想家 荀况022 光大儒家 仁政学说的亚 圣 孟子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伟人 061 061 创立三纲五常的创立三纲五常的 伦理家伦理家 董仲舒董仲舒一.从“无为”到“有为”自春秋孔子创立儒学以来,战国时期的孟 子、荀子等人丰富和发展了儒家思想,与当时 墨家思想形成“非儒即墨”的局面,俨然成为当 时思想界的蔚然大宗。孔子倡“仁”、重“礼”、 讲“德”;孟子提倡“仁政”,并为封建制度辩护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他们的思想主 张,都适合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他们 共同的缺陷是没有强调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秦

2、朝建立以后,韩非子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的政治主张适应了秦帝国维护统一的需要 ,所以秦始皇专用法家思想而焚书坑儒,结果 导致儒学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西汉初期,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破坏 ,社会经济凋敝,“马上打天下”的局面已经结束,当务 之急是非常需要安定的环境来恢复封建经济和稳定封建 统治秩序。因而汉初奉行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实行 与民休息的宽松政策。政治上的宽松使得儒家思想在西 汉初期得以有机会逐渐复苏。因此,在汉武帝之前,儒 家思想经历了:“春秋时期 应运而生, 战 国后期 蔚然大宗 , 秦朝时候 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 逐渐复苏”的四步历程。随着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

3、到了汉武帝时 期,国力强盛,出现我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时期。但 是,这一时期,仍然存在许多矛盾。(1)南北边境不 宁:主要是北方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其次是南方少数民 族尚未完全归顺。(2)王国威胁中央。(3)土地兼并 剧烈。国力的上升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条件。于是,采取积极进取的政策,加强专制中央集 权成为历史的必然。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无为而治” 积极:经济得到恢复和 发展,人民生活 安定,社会繁荣 ,国力日盛消极:对匈奴妥协“和亲”,对诸侯 国、豪强地主姑息,土地兼 并剧烈等严重威胁国家安全 和中央集权2、“积极有为”成为时代的需要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1、董仲舒简介

4、:河北枣强人,是汉代 儒家代表人物,也是儒家思想成为我 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汉 武帝举贤良对策,他上天人三策 ,受到重用,先后担任江都王相、胶 西王相。晚年辞官“终不问家产业,以 休学著书为事”,著有春秋繁露八 十二篇,此外春秋决狱、玉杯 、清明、竹林等著作,“凡 百二十三篇”。在退隐期间,董仲舒依 然受到汉武帝的重视,“朝廷如有大议 ,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 董仲舒的贡献在于他把道家道家 、法家、法家、 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 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 新儒学体系新儒学体系。2 2、汉武帝的

5、用人政策、汉武帝的用人政策西汉前期,比较重视人才。汉初官吏,一是按西汉前期,比较重视人才。汉初官吏,一是按 军功选任如萧何、曹参等,二是从郎官中选任,郎军功选任如萧何、曹参等,二是从郎官中选任,郎 是皇帝的侍从,又在郎署娴习典章制度,预备补受是皇帝的侍从,又在郎署娴习典章制度,预备补受 官职,如司马相如等,此外,汉高祖曾下诏由诸侯官职,如司马相如等,此外,汉高祖曾下诏由诸侯 王、郡守向中央输送王、郡守向中央输送“ “贤士大夫贤士大夫” ”,汉文帝也下诏,汉文帝也下诏“ “举举 贤良能极言直谏者贤良能极言直谏者” ”,但是没有形成制度。汉武帝时,但是没有形成制度。汉武帝时 ,开始采取,开始采取“

6、 “举贤良对策举贤良对策” ”的方式选拔人才,这就是的方式选拔人才,这就是 西汉前期的西汉前期的察举制察举制。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 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 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 从矣。” 3、董仲舒的思想主张(1)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2)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 治 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在过去,所有的君王都是从祖先承受君位,甚至 秦始皇帝也不例外。只是到了汉朝,

7、情况不同了。汉 高祖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需要某种理论 的支撑,董仲舒正是提供了这种理论的支撑。王者受命于天,并不是一个新理论。在书经里,已 经有这个思想。孟子把它说得更清楚。董仲舒则更具体 地把它纳入了自己的天人一体论。他说:“天之所大奉使 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 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观 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 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 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 乱也。” 董仲舒认为,一个国君的统治是由于天命,这 就为君王行使皇帝的权威有了合法的根据;但同时

8、又对 君王的权威施加了某种限制:皇帝必须时刻注意上天的 喜怒表现,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汉朝的皇帝和此后历 朝的皇帝,每逢天灾时,都程度不等地要省察自己执政 的表现,刻责自身,谋求改进。“天立王,以为民也。故 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 (3)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 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董仲舒生活的时代,官僚、贵族、侯王凭借封建特 权,对土地进行大规模的掠夺,种种违法逾制行为十 分严重。土地兼并造成“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 立锥之地”,阶级矛盾日益剧烈。他进一步发挥了儒家 的仁政思想,提出“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塞 兼并之路”,国家对百

9、姓“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和废除盐铁官营主张。这对减轻国家对农民的剥削和 压迫,节约民力,保证农时,使土地和劳动力有比较 稳定的结合,以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巩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有进步意义。(4)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 提倡孝道。在此之前,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在此之前,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 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 夫妇三项,称为夫妇三项,称为“ “三纲三纲” ”。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 论概

10、括和神学改造,形成了一套以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形成了一套以“ “三纲三纲”“”“五常五常” ”为核心,以天为核心,以天 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伦理思想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伦理思想 体系。他认为道德是体系。他认为道德是“ “天意天意” ”、“ “天志天志” ”的表现,的表现,“ “君臣父子夫妇之君臣父子夫妇之 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 为阳,妻为阴为阳,妻为阴” ”。为此,他提出了。为此,他提出了“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 妻纲妻纲” ”

11、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三纲五常。三。三 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 规范。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化和规范。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化和 文明的主要内涵。(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已经不是春秋战国时文明的主要内涵。(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已经不是春秋战国时 期的儒家思想原貌,而是参杂了道家,阴阳五行家,甚至部分期的儒家思想原貌,而是参杂了道家,阴阳五行家,甚至部分 法家思想的一种与时俱进的新的思想体系,法家思想的一种与时俱

12、进的新的思想体系,“ “外儒内法,而剂之外儒内法,而剂之 以道以道” ”)三、儒学成为正统三、儒学成为正统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1)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 思想。(2)政治方面:用文学儒者数百人 参与国家大政。(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 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 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 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 。) (3)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天下 文士都学儒家经典。汉武帝的这些措施,为儒家思想上升到独尊的地位起到了决 定性的作用。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延续了两千年之久。006 006 雄才大略的雄才大略的

13、 盛世君主盛世君主 汉武帝汉武帝刘彻刘彻 2、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必 读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 五经”。其中诗就是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 诗歌总集;书就是尚书,是我国古代商贾文 献资料汇编;礼就是周礼,周代的典章制度 ,道德规范;易就是易经,是我国古代一部 具有一定的哲学思想的著作;春秋,是孔子以鲁 国历史为主线所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汉武帝还立 专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博士”。挑选“明于古今, 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的人为博士,负责传授学问,设 置经学博士7人。这是西汉大力弘扬儒学最切实际的举 措。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前。前124124年

14、,汉武帝为了培养官年,汉武帝为了培养官 吏,统一人们的思想,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吏,统一人们的思想,根据董仲舒的建议“ “定太学以教救国定太学以教救国” ”, 在长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太学的学习科目在长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太学的学习科目 设五经,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设五经,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 相当于今天大学的专科),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每年相当于今天大学的专科),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每年 考试一次。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以做官。太学,是中国历史考试一次。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以做官。太学,是中国历史 上董

15、仲舒第一个创办的第一所大学,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上董仲舒第一个创办的第一所大学,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 的正规大学。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起初,太学有经学博士的正规大学。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起初,太学有经学博士7 7 人和博士子弟人和博士子弟5050人,后来太学生发展到人,后来太学生发展到3 0003 000人。东汉时期更达人。东汉时期更达 到三万余人。可以说,太学不但是中国第一个官办最高学府,到三万余人。可以说,太学不但是中国第一个官办最高学府, 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官方创办的以传授知识、研究学问为宗旨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官方创办的以传授知识、研究学问为宗旨 的高等学府。的高等学府。太学的兴

16、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时代为官的规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时代为官的规 矩,使得非贵族家庭子弟也可以凭太学资格入仕。至矩,使得非贵族家庭子弟也可以凭太学资格入仕。至 此,儒学的地位大大提高,与之对应的是,春秋战国此,儒学的地位大大提高,与之对应的是,春秋战国 以来的风云一时的诸子百家学说渐渐沉寂无闻。以来的风云一时的诸子百家学说渐渐沉寂无闻。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汉武帝下令全国郡 县设置学校,这一措施真正使得儒学在民间光大,处 于独尊地位。汉武帝还鼓励学者从事私家的儒学教育 ,为弘扬儒学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中国古代封建教育,最初是私人教育。战国时期的 诸子百家就是师徒相传,而真正由国家开办教育始于 汉武帝。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