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番鸭脂联素基因外显子1与肉质、TC和TG的关联分析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511102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7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羽番鸭脂联素基因外显子1与肉质、TC和TG的关联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白羽番鸭脂联素基因外显子1与肉质、TC和TG的关联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白羽番鸭脂联素基因外显子1与肉质、TC和TG的关联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白羽番鸭脂联素基因外显子1与肉质、TC和TG的关联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白羽番鸭脂联素基因外显子1与肉质、TC和TG的关联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羽番鸭脂联素基因外显子1与肉质、TC和TG的关联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羽番鸭脂联素基因外显子1与肉质、TC和TG的关联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 32( 1) : 0115 0118http: / /xuebao. jxau. edu. cn Acta Agriculturae Universitatis JiangxiensisE mail: ndxb7775 sina. com白羽番鸭脂联素基因外显子 1 与肉质、 TC 和 TG 的关联分析张依裕1, 2, 徐琪1, 段修军3, 张海波1, 赵文明1, 孙国波3, 陈国宏1*( 1. 扬州大学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2. 贵州大学 动物科学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3. 江苏省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泰州 2253

2、00)摘要: 采用 PCR SSCP 法对白羽番鸭脂联素基因外显子 1 进行 SNP 检测, 并分析 SNP 对肉质、 血清总胆固醇( TC) 和甘油三酯( TG) 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检测到 3 种基因型( AA、 AB 和 BB) 和 2 个等位基因( A 和 B) ,AA 和 A 分别为优势基因型和优势等位基因, 序列比对发现在外显子 1 存在 1 个 SNP 位点: A167G, 为沉默突变, 该位点在白羽番鸭群体中表现为中度多态, 处于 Hardy Weinberg 平衡状态( P 0. 05) ; 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 AA 基因型个体的肌内脂肪( IMF) 和血清总胆固醇(

3、TC) 显著高于 BB 基因型个体( P 0. 05) . The birds of genotype AA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IMF and TC than those ofgenotype BB( P AB BB, 其频率分别为 0. 431 0、0. 413 8 和 0. 155 2, 等位基因 A 为优势等位基因, 其频率为0. 637 9, 该座位的基因杂合度( h) 为0. 486 8, 多态信息含量( PIC) 为0. 400 3, 表现为中度多态( 0. 25 0. 05) 。表 1白羽番鸭脂联素基因外显子 A167G 位点的遗传特性Tab. 1

4、Characteristics of A167G loci of adiponectin gene in White Muscocy位点/bpLoci基因型频率Genotype frequenciesAAABBB等位基因频率Allele frequenciesABhNePIC2A167G0. 431 0( 25)0. 413 8( 24) 0. 155 2( 9)0. 637 90. 362 10. 486 8 1. 948 6 0. 400 30. 4520. 01( 2)=9. 21, 20. 05( 2)=5. 99。2. 3白羽番鸭脂联素基因多态座位与肉质和脂肪性状的最小二乘分析在白羽

5、番鸭脂联素基因中发现的 A167G 位点对脂肪性状间的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见表 2。结果显示, AA 基因型个体的肌内脂肪( IMF) 和血清总胆固醇( TC) 显著高于 BB 基因型个体( P 0. 05) , 表明 167 位的 SNP 对脂肪沉积、 失水率和胆固醇浓度可能有显著性的影响。3讨论3. 1番鸭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研究目前, 对人和哺乳动物脂联素基因功能的研究较为深入 6 7。而对禽类脂联素基因的研究较晚, 主要见于该基因组织表达研究上的报道 2, 8 9, 而关于该基因多态性研究的报道较少。刘大林等 10在京海黄鸡脂联素基因内含子发现 C1251T 突变( AY786316) , 该

6、位点对腹脂重有显著的遗传效应; 董飚等 11发现鸭脂联素基因存在 7 个单碱基突变, 其中 G430A、 A457G、 T525C 突变导致 144、 153 和 175 位氨基酸发生改变, 而 C507T、 T540C、 C576T 和 C597T 突变为沉默突变( DQ452618) 。本研究对白羽番鸭711江 西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 32 卷脂联素基因外显子 1 进行扩增和 SSCP 分析, 产生 3 种基因型和 2 个等位基因, AA 为优势基因型, A 为优势等位基因, 基因型分布处于 Hardy Weinberg 平衡状态( P 0. 05) , 在外显子 1 存在 1 个

7、SNP: A167G, 该突变为沉默突变, 该位点在白羽番鸭群体中表现为中度多态( 0. 25 PIC 0. 5) , 说明该群体没有对脂联素基因外显子 1 中的突变位点进行直接或间接选择或虽经过选择, 又重新达到平衡状态。本研究首次发现在白羽番鸭群体中脂联素基因外显子 1 存在多态, 丰富了前人的研究成果, 但它的突变对脂联素基因的表达及其遗传效应和其它番鸭品种中是否也存在多态现象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表 2A167G 位点与肉质、 TC 和 TG 间的最小二乘法分析( M Se) Tab. 2Least square analysis between A167G loci and meat q

8、uality and TC and TG in White Muscovy population ( MSe)性状TraitsA167G 位点A167G lociAA( 25)AB( 24)BB( 9)肌内脂肪/% Intramuscular fat( IMF)6. 18 0. 32a5. 87 0. 33ab4. 89 0. 52b不饱和脂肪酸/%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UFA)55. 20 0. 7456. 19 0. 7256. 35 1. 22pH 值 pH value5. 80 0. 025. 79 0. 025. 81 0. 04肉色/OD540Meat

9、 color0. 79 0. 050. 83 0. 050. 82 0. 08嫩度/kg Shear value2. 42 0. 132. 25 0. 122. 39 0. 23失水率/% Percentage of chest muscle loss water16. 55 1. 76a18. 58 0. 99ab20. 91 1. 04b血清甘油三酯/( mmolL1)Serum triglyceride( TG)1. 12 0. 041. 13 0. 061. 15 0. 04血清总胆固醇/( mmolL1)Serum total cholesterol ( TC)3. 77 0. 15

10、a3. 52 0. 09ab3. 40 0. 09b同行肩标小写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 P 0. 05) 。Small letters ( a,b)deno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P 0. 05) .3. 2番鸭脂联素基因多态及其对生产性状的影响在人、 小鼠、 鸡、 鸭、 鹅脂联素基因的研究表明, 该基因在脂肪组织中高度表达, 揭示该基因在脂肪沉积中扮演着重要作用。目前, 大多研究报道都集中在脂联素基因 SNP 与人类肥胖和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12, 而关于禽类脂联素基因 SNP 对生产性能及疾病的相关性尚无报道。本研究首次对白羽番鸭脂联素基因第 1 外显子

11、A167G 位点与肉质和血清总胆固醇( TC) 和甘油三酯( TG) 的关联性进行分析, 表明该位点与 IMF、 失水率和 TC 浓度有显著相关( P 0. 05) 。Chambers 等 13研究发现, IMF 对肉的风味、多汁性和嫩度有显著的影响, 它们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贾金秋等 14报道, TC 和 TG 含量与脂肪沉积特别是与脂肪肝发生率成正相关; IMF 含量与肌肉水份和烹调损失存在负相关, 提高 IMF 含量, 降低皮下脂肪和腹脂是当今乃至今后禽类育种的主攻目标之一, 这是商业育种者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根本之路。本研究结果揭示 A167G 位点可能对白羽番鸭肉质和脂肪代谢有显著性影响

12、, AA 基因型是肉质和脂代谢的有利基因型, 且该位点表现中度多态, 适合作为分子育种标记。但有待于扩大样本数、 正反交试验和其它番鸭品种中进一步验证。同时, 还应筛查番鸭脂联素基因编码区及其两翼序列特别是启动子区的多态性是否对肉质和其他生产性状也存在显著效应, 最终获得真实可靠的分子遗传标记, 以期用于番鸭性状标记辅助选择的育种实践。参考文献: 1 Kubota N,Tetauchi Y,Yamauchi T,et al. Disruption of adiponectin cause insulin resistance and neointimal formation J .J Biol

13、 Chem, 2002, 277( 29) : 25863 25866. 2 Sreenivasa Maddineni,Shana Metzger, Olga Ocon,et al. Adiponectin gene is expressed in multiple tissues in the chicken:Food deprivation influences adiponectin 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 expression J . Endocrinology, 2005, 146( 10) : 4250 4256. 3 Saito K,Tobe T,Y

14、oda M,et al. Regulation of gelatin binding protein 28 (GBP28)gene expression by C/EBP J . BiolPharm Bull, 1999, 22( 11) : 1158 1162. 4 Iwaki M,Matsuda M, Maeda N, et al. Induction of adiponectin, a fat derived antidiabetic and antiatherogenic factor by nu-clear receptors J . Diabetes, 2003, 52( 7) :

15、 1655 1663. 5 包文斌, 周群兰, 吴信生, 等. 藏鸡和萧山鸡体尺及屠宰性能的比较分析 J . 中国家禽, 2005, 27( 7) : 17 19.( 下转第 134 页)811江 西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 32 卷 8 Malmlof K. Amino acid in farm animal nutrition metabolism, partition and consequences of imbalance J . Swedish Joumal ofAgriculture Research, 1988, 18( 4) : 191 193. 9 Coma J, Car

16、rion D, Zimmerman D R. Use of plasma urea nitrogen as a rapid response criterion to determine the lysine require-ment of pigs J . Animal Science, 1995, 73: 472 481. 10 Rosebrough R W. Effect of protein level and supplemental lysine on growth and urea cycle enzyme activity in the pig J .Growth, 1983, 47( 4) : 348 360. 11 Maccecchini, Maria, Luisia. Promoting animal growth us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