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a卷)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6506730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a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a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2008 年全国普通高考历史单科广东卷年全国普通高考历史单科广东卷(A(A 卷卷) ) 一、选择题: 1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2符合右图所示农业生产分布状况的朝代是此资料来自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A西周 B西汉 C晋 D宋 3某思想家说: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 ”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 君主立宪制 4齐国管仲说: “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未作文之巧。未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 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

2、,兵强者战胜, 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 的结论。 该判断: 此资料来自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A 材料充分、 理解准确, 结论合理 B 材 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5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 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6某思想家在 1925 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 “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 太旧。 。 ”该思想家是此资料来自中学

3、历史教学园地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胡适 7 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象(见右图)的主要目的是 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 A提倡民主自由 B宣传排满革命 C倡导个人崇拜 D反对帝国主义 8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 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五四运动破坏了了中国传统文化 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资料来自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9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 据的是 A19 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

4、多” B20 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 必然之势也。 。 ” C1853 年的顺德县志载: “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 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此资料来自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D1850 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 “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 到限制” 10 “尽管他衣着简便,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势,而不是 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的同志。 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 (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 来实现其目标, 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 ”美国时代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 A民族主义者

5、 B专制主义者 C自由主义者 D布尔什维克主义者 11 “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 ”这一情 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2、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13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 针是 A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 “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 “以培养工业建设

6、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 “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141974 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属于第二世界, 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 这表明当时的中 国 A开始重视亚非拉国家的作用 B无意与第一、第二世界搞好关系 C已经放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强调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反对霸权主义 15农村家庭连产承包责任制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 16 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

7、特色形成有关的是 A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 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 D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 1715 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 ,这一现象 说明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1818 世纪,西方人所谓的“乌木”买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 “乌木”是 A在亚洲掠夺的檀香木 B对非洲黑人的蔑称 C在殖民地掠夺的煤炭 D对美洲棉花的反称 19从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的目的看,三级会议在当时拥有的权力是 A审判重大案件 B行政管理 C批准征收新

8、税 D制定法律 20马克思、恩格斯说: “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 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 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 社会规律, 以便创造这些条件” “发明家”是指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会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 D第一国际领导人 2119 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 22地名变更往往同当时的政治背景相关,苏联历史上曾经发生下列地名变更: 彼得格勒列宁格勒沙皇村儿童村勃列日涅夫卡马河畔切尔西斯大林格 勒伏尔加格勒 A B C D 23 1960 年, 法国总统戴

9、高乐听到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 “法国万岁! 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世界政治的多级格局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级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24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A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 B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C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D英美苏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维持 25毕加索曾注意形容自己的 艺术风格 : “让优美绝灭吧! ”这种艺术风格是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浪漫主义 二、非选择题 26、 (13 分)阅读材料

1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指出情况表 单位:钱 项目 数量 备注 收入 粮食 8500 折算为货币后的大致值 田租(上缴实 物) 283 同上 赋 算赋和口赋 (上缴货币) 406 役 兵役和徭役 2300 除部分兵役必须亲身应役外, 其余可亲身应役或上缴货币 代役, 2300 钱为代役的货币数 量 食 4918 据战国比例推算 衣 2732 同上 支出 日常开支 祭祀等仪式 300 以战国数据为参考 资料来源: 汉书食货志 ; 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 注:秦汉史料中典型的家庭是五口之家 问题 : (1)计算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的差额。 。 (2

11、分) (2)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冬天农闲时,农妇常聚集在一起夜织。结合问题(1) 的计算结果, 简要分析材料中的西汉农民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 经济形式。 。(3 分 ) (3)西汉在耕织经济体系下出现了引人注目的 商业繁荣现象。根据材料好问题(2) 中的信息,简要分析西汉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形式如何促进商业繁荣。 。 (3 分) (4)有人认为,西汉商业繁荣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据问题(3)中的 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 (5 分) 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6 分) 材料一材料一 在 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

12、。启蒙思想家普遍 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 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 据韦克吕耶斯论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实的取舍和许明龙18 世 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 材料二材料二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 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 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western 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18401876,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 材料三材料三 1958 你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

13、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 书,将美国对中国的 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尊敬阶段(18 世纪)轻视阶段 (18401905 你年)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 年)赞赏阶段(1937-1944)清醒 阶段(19441949)敌对时期(1949) 问题 : (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 国形象”作为武器的目的。 。 (4 分) (2)材料二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形成这种形象的原因是什么?(5 分) (3)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和第两个阶段形成的政治背景。 。 (4 分) (4)从 “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3 分) 28 (12 分)阅

14、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958 年 5 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 “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 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 ”转引自沈志华等战后 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问题: (1) 在向 “先生” 学习的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怎样的中国式革命道路?1958 年前,新中国取得了哪些建设成就?(5 分) (2)为了“后来者居上” ,毛泽东发动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4 分)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历史意义? (4 分) 29 (12 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1773 年,北美殖民地人民说,他们只和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富兰克林认为, 根据人民的普遍心理,只有国王才是北美的主权权威者。1776 年发表的独立宣言则历 数了英王的 25 条大罪,将其称为“专制君主” 。据雷芳英王在殖民地形象的改变与北 美独立意识的形成 材料二材料二 到 1870 年,在运到英国的棉花中,有 60%来自美国。此后,美国始终是英国 棉花的主要供应地。棉花也成为美国在 1815 年后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动力,直到 1860 年,棉 花出口占美国国内出口总值的一半还多。 据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 问题: (1)1773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