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应激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性的研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6506484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48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化应激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性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氧化应激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性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氧化应激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性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氧化应激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性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氧化应激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性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氧化应激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性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化应激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性的研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H I 大擘硕士学位论文氧化应激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摘要目的:应用氧化应激状态评价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 S 0 1 ) ) ,丙二醛( M D A ) ,总抗氧化力( T - A O C ) ,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 G S H - P X ) ,来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 S A H S ) 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探讨氧化应激与O S A H S 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来我院就诊的给予常规行睡眠检测检查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 S A H S ) 患者2 9 例,依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 J l I ) 及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 L

2、 S a ( h ) ,将患者分为轻度O S A H S 组( A H I5 - 2 0 ,L S a 0 28 5 - 8 9 )1 3 例、中度O S A H S 组( A H l 2 1 4 0 ,L S a 0 28 0 - 8 4 ) 9 例、重度O S A H S 组( A H I 4 0L S a 0 2 4 0 ,L S a 0 2 4 0 。L S a 0 2 4 0 ,L S a O 。 4 0 ,L S a O : 8 0 ) 。2设备及试剂2 1 睡眠监测系统应用美国伟康公司( R e s p i r o n i c ,I n cU S A ) 生产的P O I Y W

3、 l N 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系统,连续监测研究对象至少7 小时,检测项目包括A H I 、M S a O :、L S a O :、T 9 0 、同步监测脑电图、心电图、体位、鼾声、胸腹式呼吸及肢体运动的监测。9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2 电热恒温水浴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2 3L 8 0 一2 型离心沉淀机北京长安科学仪器厂2 47 2 2 S 一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厂2 5 试剂1 超氧化物酶( S O D ) 测试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4 保存)2 丙二醛( 姗A ) 测试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常温保存)3 总抗氧化能力( T A 0 c ) 测试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

4、程研究所( 常温保存)4 谷光甘肽一过氧化物酶( G S H - P X ) 测试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4 保存)3 有关指标的测定3 1 一般项目包括受试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体重指数( 酬I )3 2 睡眠监测指标所有O S A H S 患者均接受多导睡眠仪( P S G ,美国伟康公司生产) 监测至少7 小时,检测项目包括A H I 、M S a O , 、L S a O , 、T 9 0 ,同步检测脑电图、心电图、体位、鼾声、胸腹式呼吸。4 实验方法4 1 标本采集O S A H S 患者、C O P D 组及健康对照组均于晨起结束后,抽取静脉血4 M 。室

5、温1 0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静置后离心,提取血清,于7 0 冰箱保存。4 2 超氧化物酶( S o D ) 测定4 2 1 测定原理通过黄嘌呤及黄嘌呤氧化酶反应系统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0 2 _ ) ,后者氧化羟胺形成亚硝酸盐,在显色剂的作用下呈现紫红色,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4 2 2 试验步骤采用羟胺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 S O D ) 活力,所有标本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试验步骤如下:1 设对照管,将测定管编号,在对照管内加入蒸馏水,测定管加入0 1 m l血清,然后分别依次加入试剂盒内的试剂1 、2 、3 、4 ,充分混匀后,置3 7 。C 恒温水浴4 0 分钟。2 加入

6、显色剂,室温放置十分钟,与波长5 5 0 h m 处,l c m 光径,蒸馏水调零,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各试管吸光度。3 计算S O D 活力( 活力单位毫升,u m 1 )4 3 丙二醛( 胁A ) 测定4 3 1 测定原理过氧化脂质降解产物中的丙二醛( 岫A ) 可与硫代巴比妥酸( T B A ) 缩和,形成红色产物,在5 1 2 n m 处有最大吸峰。4 3 2 试验步骤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 T B A 法) 测定丙二醛( M D A ) 含量,所有标本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试验步骤如下: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 设标准管、标准空白管,将测定管编号,标准管内加入1 0n m o l m l

7、 标准品0 1 m l ,标准空白管内加入无水乙醇0 1 m l ,测定管内加入待测血清0 1 m l ,然后分别依次加入试剂盒内的试剂1 、2 、3 ,充分混匀后,9 5 水浴4 0 分钟后,冷却,离心十分钟。2 取上清,5 3 2 n m 处,l c m 光径,蒸馏水调零,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各试管吸光度。3 计算丙二醛( 如A ) 含量( n m 0 1 m 1 )4 4 总抗氧化能力( T A O C ) 测定4 4 1 测定原理机体中有许多抗氧化物质,能使F e 3 + 还原成F e 2 + ,后者可与菲林类物质形成稳固的络和物,通过比色法可测出其抗氧化能力的高低。4 4 2 试验

8、步骤采用比色法测定总抗氧化能力( T A O C ) ,所有标本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试验步骤如下:1 设对照管,将测定管编号,在对照管内加入0 1 m l 蒸馏水,测定管内加入0 1 m l 样品血清,分别依次加入试剂1 、2 、3 ,混匀后,置于3 7 水浴3 0 分钟。加入试剂四,混匀,放置1 0 分钟。光度。2 蒸馏水调零,5 2 0 h m 处,l c m 光径,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各试管吸3 计算血清样品的总抗氧化能力( T - A O C ,单位毫升,O m 1 )4 5 谷光甘肽一过氧化物酶( G S H P X ) 测定4 5 1 测定原理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

9、酶( G S H P X ) 是机体内可以促进过氧化氢( H 2 0 2 ) 与还原型谷光甘肽( G S H ) 反应生成H 2 0 及氧化型谷光甘肽( G S S G )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力可用其酶促反应的速度来表示,测定此酶促反应中G S H 的消耗,可求出酶的活力。G S H 和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作用生成5 一硫代二硝基苯甲酸阴离子,呈现较稳定的黄色,在4 1 2 n m 处测其吸光度即可算出G S H 的量。4 5 2 试验步骤1 酶促反应阶段:设对照管,测定管编号,先在对照管及测定管内加入l m m o l L 的G S H O 2 m l ,然后在测定管内加入0 I m l

10、 待测样品,3 7 “ C 水浴预温5分钟,再依次分别加入试剂一,3 7 “ C 水浴反应5 分钟,加入试剂二,对照管内加入最佳取样浓度血清0 1 m l ,将各管混匀,3 5 0 0 - 4 0 0 0 转分,离心1 0 分钟,取上清l m l ,作显色反应。2 显色反应阶段:设空白管及标准管,在空白管内加入l m l G S H 标准品溶剂应用液,标准管内加入l m l2 0 u m o l L 的G S H ,对照管及测定管内加入l m l 的上清液,再依次分别加入试剂三i m l ,试剂四0 2 5 m l 、试剂五0 0 5 m l ,混匀,静置1 5 分钟。光度。3 蒸馏水调零,4

11、 1 2 n m 处,l c m 光径,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各试管吸4 计算血清样品中G S H _ P x 酶活力( 酶活力单位,U )5 统计学处理用S P S S I O 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以均数“ 4 - 标准差( ;s ) 做统计描述,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 o n f e r r o n i 法) ,P e a r s o n相关分析。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果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见表1 ) ,从图表可以看出:O S A H S 组的B M I 较健康对照组和C O P D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O S A t S

12、 组B M I 较两对照组均高,即O S A B S 组的体重指数偏高;O S A H S 组的S B P 、D B P 较健康对照组和C O P D 组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健康对照组与C O P D 组相比,B M I 、S B P 、D B P 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表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T a b 1F u n d a m e n t a lc o n d i t i o no f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a ls u b j e c t s注:表示健康对照组、C O P D 组与O s A H S 组相比,P 0 0 5# 表示健康对照组与C O P

13、D 对照组相比,P O 0 52 O S A H S 患者行睡眠监测后,其各项睡眠监测指标的变化( 见表2 ) ,表2显示:中度、重度组与轻度组的A H I 、T 9 0 、L S a O :、M S a 0 2 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指标随病情加重而升高;中度与重度组相比,A H I 、T 9 0 、L S a O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M S a O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重度组的A H I 、T 9 0 、L S a 0 2 较1 4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度组高,而M s a 2 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表2O S A H S 的睡眠监测指标的变化,T a b 2C h a n g

14、e so fp o l y s o m n o g r a p h yi np a t i e n tw i t hO S A H S组别A H IT 9 0惦a 仉L S a 0 2轻度O S 咀S 组1 1 3 0 4 2 72 3 6 8 6 19 3 8 - - - - - 1 6 27 7 1 5 7 4 5中度O S A H S 组3 1 1 7 7 3 9 *5 1 1 3 2 5 * 8 8 1 - 4 - 3 2 5 *6 5 4 4 _ _ _ 1 1 1 8 重度O S A H S 组5 8 3 3 - 1 1 2 4 料6 8 1 4 - + _ _ 9 6 6 料8

15、6 0 2 3 0 *6 3 0 9 1 0 0 9 料O S A H S 组2 8 8 1 - + _ _ 2 0 3 13 8 4 - + _ 2 5 6 79 0 1 4 1 57 0 1 0 + 1 1 1 3注: 表示轻度与中度、重度相比,P 0 0 5# 表示中度与重度相比,P o 0 53 O S A H S 组与健康对照组及C O P D 组S O D 、M D A 、G S H - P X 、T - A O C 的变化( 见表3 ,图1 - - 3 )从表三显示:O S A H S 组、C O P D 组与健康对照组比,S O D 、M D A 、T - A O C 均有统计

16、学意义( p 0 0 5 ) ,而G S H - P X 无统计学意义,即O S A t t S 组、C O P D组的S O D 、T - A O C 较健康对照组降低,M D A 升高,G S H - P X 无明显差异;O S A H S 组与C O P D 组相比,M D A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S O D 、G S H - P X 、T - A O C 无统计学意义,即O S A H S 组与C O P D 组相比,O S A H S 组的M D A 较C O P D 组高,而S O D 、G S H - P X 、T - A O C 无明显差异。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3O S A H S 与健康对照组、C O P D 组S O D 、M D A 、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