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财经法规复习课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6475493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9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财经法规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2016财经法规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2016财经法规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2016财经法规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2016财经法规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财经法规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财经法规复习课件(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n本章以会计法为主线,同时涵盖了企业会 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会计从业 资格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相关法 律、法规的内容。本章重点:n 第四节:会计监督n 第五节: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n 第六节:法律责任2-1第一节 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与构成n一、概念()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用以调整会计关系的各种法律 、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会计关系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过程中以及国家在管理会计工作过 程中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n二、构成()n【注意1】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 的依

2、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注意2】注册会计师法是我国“中介行业”的第一部法律。【注意3】除会计法外,会计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会计法规均为调整“某 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注意4】会计部门规章包括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监督制度”、“会 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及“会计工作管理制度”等。【注意5】地方性会计法规是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 在同“宪法、会计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不相抵触的前提下,根据 本地区情况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第二节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n一、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一)总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1.

3、统一领导:“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2.分级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 工作。n (二)具体会计行政管理职能1.制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和组织实施是财政部门管理会计工作一项“最基 本”的职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制定权限: (1)国务院“财政部门” “制定并公布” (2)“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审 核批准” (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制定具体办法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n 2.会计市场管理包括:会计市场准入管理、运行管理、退出管理一、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n

4、(1)准入管理:财政部门对“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代理记账机构的设立”、“注 册会计师资格的取得”及“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等所进行的条件设定。(2)运行管理:财政部门对获准进入会计市场的机构和人员,是否遵守各项法律法 规,依据相关准则、制度和规范执行业务的过程及结果所进行的监督和检查。【注意】对于获准进入会计市场的机构和人员是否“持续符合”相关的资格和条件, 也属于会计市场运行管理的范畴。(3)退出管理:是指财政部门对在执业过程中有违反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 行为的机构和个人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资格,强制其退出会计市场。【注意】对会计出版市场、培训市场、境外“洋资格”的管理等也

5、属于会计市场管理 。 3.会计专业人才评价(1)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阶梯式的会计专业人才评价机制,包括“初级、 中级、高级”会计人才评价机制,和“会计行业领军人才”的培养、评价等。【注意】无从业资格、无注册会计师、无总会计师。(2)财政部和地方财政部门对先进会计工作者的表彰奖励也属于会计人才 评价的范畴。SVA010709SH(2000GB) _Contract一、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2-54.会计监督检查 (1)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对自我监督的再监督; (2)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检查对社会监督的再监督; (3)对会计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督、指导。 【注意1】“财政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6、府财政部门” 组织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 【注意2】财政部门在会计监督检查中对违反会计法、 注册会计师法等会计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依法实施 “行政处罚”。二、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依据注册会计师法和社会团体登记条例的有关 规定,在财政部和理事会领导下开展行业管理和服务的法定 组织。 (二)中国会计学会学会的三大特征学术性、专业性、非营利性 (三)总会计师协会经财政部审核同意、民政部正式批准,依法注册登记成 立的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非营利性国家一 级社团组织,是总会计师行业的全国自律组织。【补充】国有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 、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

7、计师。n(一)单位负责人要组织、管理好本单位的会计工作1.谁是单位负责人? (1)单位法定代表人(针对法人企业):公司制企业的董事长(执行董事或经理) ,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国家机关最高行政长官; (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针对非法人企业):“ 代表”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注意】会计从业资格不考公司法,所以考试中遇到公司制企业的总经理 不能选。n 2.单位负责人负责什么?n(1)“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2)“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3)“单位负责人”不得授意、指

8、使、强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n【注意】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但不要求单位负责人事必躬亲 办理具体会计事项。三、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n(二)会计机构的设置各单位应依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持有代理记账许可证书的其他代理记账机构。具体影响因素:1.单位规模的大小2.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繁简3.经营管理的需要三、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三)会计人员的选拔任用法内自愿1.法定(1)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取

9、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2)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 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的经历。【提示】从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或3年工作经历【补充】担任总会计师的应当在取得“会计师”任职资格“后”主 管一个单位或者单位内部一个重要方面的财务工作不少于“3年”。 【提示】会计证+会计师证+3年以上从业经验2.意定财政部只对从事会计工作人员的相关资格条件进行统一规定,会计 人员取得相关资格或符合有关条件后,能否具体从事相关工作,由所在 单位自行决定。三、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n(四)会计人员回避制度回避制

10、度是指为了保证执法或者执业的公正性,对可能影响其公正 性的执法或者执业人员实行“职务回避”和“业务回避”的一种制度。1.范围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 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n 2.内容(1)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 会计主管人员;(2)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 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提示】直系亲属包括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父母,子女)、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兄弟姐妹)以及近姻亲关系。三、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n一、总体要求()(一)会计核算依据1.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

11、2.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注意1】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 ”。【注意2】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包括“引起或未引起资金增减变化”的经济活动。【注意3】“并非所有”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都需要进行会计记录和会计核算。(签订 合同或协议)n (二)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1.何谓会计资料会计资料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资料,包括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第三节 会计核算第三节 会计核算2.基本要求会计资料的生成和提供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

12、的规定,要 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3.区别“伪造”与“变造”(1)“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是指以“虚假”的 经济业务事项为前提编造不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的行为 。无中生有(2)“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是指用涂改、挖补 等手段来“改变”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的真实内容,“歪曲”事实真相的行 为。篡改事实(3)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是指通过编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 簿及其他会计资料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依据虚假)或直接篡改财务会计报告上 的真实数据,使财务会计报告不真实、不完整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借 以误导、欺骗财务会计报告

13、使用者的行为。以假乱真二、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财务报表)()【说明】凭证、账簿、报告已在会计基础中有详细讲解的部分内容,财经法规不再赘述。【注意1】关于依据:在会计信息处理流程中,前一环节是后一环节的依据,但必须有“审核”二字才能判断为正确。如:会计账簿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编制,此说法正确。会计账簿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编制,此说法错误。【注意2】关于账目核对:包括账账核对、账证核对、账实核对、“账表核对”。会计基础中不含账表核对。此外务必注意所有的核对均需用“账簿记录”去核对,而非“账簿”。第三节 会计核算第三节 会计核算【注意3】关于财务报表的组成: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包括

14、“四表一注 ”,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股东)权益变动 表、“附注”。此说法来源于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 报,考试中注意附注也要选择。此外“凭证、账簿、计划、审计报 告”都不属于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 【注意4】关于财务报表的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由“单位负责人”和“ 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 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还须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其中“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报表真实、完整。 【注意5】关于审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 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应当随同财务会 计报告“一并

15、提供”第三节 会计核算三、会计档案管理()(一)内容1.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 。2.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辅助账 簿、其他会计账簿。3.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年度会计报表及相关文字分析材料 等4.其他类:“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应当保 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注意】各单位的“财务预算、计划、制度等文件材料”属于 文书档案,不属于会计档案。1.归档各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应当由“会计机构”按照归档要求,负责整理立卷,装 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采用电子

16、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 2.移交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1年”,期满之后, 应当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未设立档案机构的, 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3.整理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保管的会计档案,原则上应当保持原卷册的封装。个别需要拆封 重新整理的,“档案机构+会计机构+经办人员”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责任。4.外借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 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并办理登记手续。【链接】原始凭证的保管:“原始凭证”不得外借,其他单位如因特殊原因需要使用 原始凭证时,经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批准,可以复制。5.保管(1)“永久+定期”缺一不可(2)定期:3年、5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