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分析答案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6463794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质分析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煤质分析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煤质分析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煤质分析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煤质分析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质分析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质分析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煤质分析答案 1煤主要由哪些组份构成?各组份的作用如何? 答:煤的组成 煤是一种自然矿物,是由古代的植物演化而来的。煤包含有很多种元素,由可燃物和不 可燃物两部分组成。 可燃物主要包括有机质和少量的矿物质, 不可燃物包括水和大部分矿物 质,象碱金属、碱土金属、铁、铝等的盐类。另外还含有一些稀有的元素,称为伴生元素, 有些含量还比较高,具有工业提取的经济价值。 煤在燃烧时,产生热量,其中以有机质中的碳、氢放出热量最多,硫燃烧时虽然放热, 但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环境,腐蚀燃烧炉。硫、磷是煤中的有害杂质,其含量高的煤不能用 于冶金业炼焦。水不但不能燃烧放热,在其转化为水蒸气时还要消耗大量的热。

2、矿物质不能 燃烧,煤燃烧后其转化为灰分。因此,水和矿物质含量越高煤的可燃物含量越低,越影响煤 的发热量。 煤的元素组分,是指组成煤的有机质的一些主要元素,即碳、氢、氧、氮、硫五个元素, 碳是组成煤大分子的骨架,其含量在各元素中最高,一般大于 70%。随着煤化程度的不断 增高,煤中碳元素的含量也越高,如某些超无烟煤,碳含量可超过 97%。 氢是煤中第二个重要的组成元素,它占煤的百分含量一般为 16%,越是年轻的煤, 其百分含量也越高。 氧元素是组成煤有机质的十分重要的元素,越是年轻的煤,氧元素的比例也越大,发热 量常随氧元素含量的增高而降低,其含量从 130%均有。 氮元素在煤中的比例较少,一般

3、为 0.53%。 硫元素也是组成煤的有机质的一种常见元素, 它在煤中含量的多少, 与煤化程度的高低 无明显关系,其含量从最低的 0.1 到最高的 10%均有。 煤的元素组分的不同,不仅能反映出煤化程度,而且也直接表征出煤性质的不同,如碳含量 低、氧含量高的煤,多是粘结性很差或是没有粘结性的年轻煤;碳含量高、氧含量低的煤则 常是一些无粘结性的年老煤,只有碳含量在 8488%,氢含量在 5%以上的中等变质程度的 煤,才是结焦性较好的炼焦用煤。此外,煤的元素组分还是煤炭分类的参考指标。 2煤的分析有哪几类分析方法?煤的工业分析一般测定那些项目? 答:煤的分析检验,根据目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工业分析和元

4、素分析。 1工业分析 煤的工业分析又叫技术分析或实用分析, 是评价煤的基本依据。 它包括煤的水分、 灰分、 挥发分产率和固定碳四个项目的测定。通常,水分、灰分、挥发分产率都直接测定,固定碳 不作直接测定,而是用差减法进行计算。有时也将上述四个测定项目叫做半工业分析,再加 上煤的发热量和煤中全硫的测定, 则称为全工业分析。 煤的工业分析是了解煤的性质和用途 的重要指标。 2元素分析 主要测定煤中碳、氢、氧、氮、硫等元素,了解煤的元素组成。元素分析的结果是对煤 进行科学分类的主要依据。在工业上,是计算发热量、计算热量平衡的依据。元素分析结果 表明了煤的固有成分,更符合煤的客观实际。但是,分析手段比

5、较复杂,多用于科学研究工 作。 3其它分析 如伴生元素分析。煤中的伴生元素很多,但一般是指有提取价值的锗、镓、铀、钒、铝、钽等常见的稀有元素。 再如有害元素分析。煤中的有害元素种类很多,如硫,磷、氯、砷、氟、铬、镉、汞等。 硫、磷、氯主要是指工业利用中对生产有害,后几种则是对人体和环境有害,根据特殊的需 要进行检测。 其它还有煤灰成分分析,物理性质测定等,需根据要求来确定检测项目。 煤质的工业分析项目: (分析项目的名称及表示符号) 常用分析项目及其表示符号列于下表。 3怎样从火车、汽车及煤堆中采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采取的煤试样要经过哪 些过程才能得到送交化验室的样品?化验室收到试样后, 如何

6、制成分析用试样? 在制样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煤的运输工具通常为火车车皮或汽车。发货单位在煤装车后,应立即采样。而用 煤单位则除了采用发货单位提供的样品外, 也常按照需要布点后采集样品。 根据运输工具的 容积不同, 可采用如图 1 所示的布点方法进行采集。 当车皮容量为 30t 以下时, 沿斜线方向, 采用三点采样;当车皮容量为 40t 或 50t 时,采用四点采样;当车皮容量为 50t 以上时,采 用五点采样。 应该注意: (1)商品煤装车后,应立即从煤的表面采样。但是如果用户需要核对时,可 以挖坑至0.4米以下采样。 (2)每个子样的最小质量,应根据煤的最大粒度,按表2- 2 规定

7、确定。如果一次采出的样品质量不足规定的最小质量时,可以在原处再采取一次,与第一次 采取的合并为一个子样。 (3)如果布点处粒度大于150mm的块 (包括矸石、硫铁矿)超过5% 时。除在该点按规定采取子样外,还应该将该点内大于150mm的块采出,并破碎后用四分 法缩分,取其中约5kg并入该子样中。 (4)若采用汽车、马车等工具运输,采样的原则及方 法和上述从火车中采样相同。但是,因为汽车等容积较小,一般是将所应采取的子样数目平 均分配于一个分析化验单位的商品煤所装的车中,每隔若干车采取一个子样。 例如,有商品原煤1200t,计划灰分为14%。如果汽车的载运量为4t,应装300车,按规 定应采子样

8、数目为25个,所以应该是每30025=12车,即每隔11车采取子样- 个。 一般,所采集的实验室样品不能直接用于分析,必须按照科学的方法再制成均匀的、具 有代表性的分析试样。从实验室样品到分析试样,这一处理过程称为试样的制备。对于气态 和液态物料,因易于混合均匀,而且采集量少,经过充分混合后,即可分取一定量的试样进 行分析测试;而固体物料的实验室样品,除粉末状和细颗粒的原料或产品外,其数量大且均 匀程度差, 还必须经过制备处理。 从实验室样品到分析试样的这一处理过程称为试样的制备。 试样的制备一般需要经过破碎、过筛、混合、缩分等步骤。 1、破碎 分析试验项目及符号分析试验项目及符号 项目 水分

9、 灰分 挥发分 固定碳 发热量 矿物质 符号 M A V FC Q MM . . .图图 1 商品煤采样点图商品煤采样点图 可分为粗碎、 中碎、 细碎和粉碎 4 个阶段。 根据实验室样品的颗粒大小、 破碎的难易程度, 可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逐步破碎, 直至达到规定的粒度。 因煤样中难碎的粗粒与易碎的细 粒的成分不同,为了保证试样的代表性,所有粒块均应磨碎,不应弃去难磨的部分。破碎时 还应避免引入杂质。 2、过筛 物料在破碎过程中,每次磨碎后均需过筛,未通过筛孔的粗粒再磨碎,直至样品全部通过 指定的筛子为止 3、混匀 混匀法通常有铁铲法或环锥法、掀角法。 4、缩分 缩分是在不改变物料的平均组成的

10、情况下, 逐步缩小试样量的过程。 因为不可能把全部实 验室样品都加工成分析试样,随着样品的磨碎,粒度变小,样品的最低可靠质量减少,所以 要不断地进行缩分。缩分的方法,常用的有锥形四分法、正方形挖取法和分样器缩分法。 制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在制样过程中须保留一份副样,由专人保管。保留副样的粒度 及质量,依各厂矿制样规程执行。 试样的保存主要是为了在试验有误差时再行试验、 抽查或发生质量纠纷时进行仲裁, 或者 用来配制组合试样。因此,留样要妥善保管,标签要详细清楚,留存样品时间的长短,各厂 视具体情况而定。煤样样品一般保存三周左右。 4煤中的水分以什么形态存在?应如何测定? 答:煤的水分是评价煤

11、炭经济价值的最基本的指标。因为煤中水分含量越多,煤的无 用成分也越多,同时有大量水分存在,不仅煤的有用成分减少,而且它在煤燃烧时要吸收大 量的热成为水蒸汽蒸发掉。所以煤的水分越低越好。 (一)煤中水分的存在形态 从水的不同结合状态来看,煤中的水分分为两类: 1化合水:以化合方式和煤中矿物质结合的水,即通常所说的结晶水,例如硫酸钙 (CaSO42H2O) 、高岭土(Al2O32SiO42H2O)中的结晶水。结晶水要在 200以上才能分 解析出。 在煤的工业分析中,一般不测定化合水。 2游离水:以物理状态(如附着、吸附等形式)和煤结合的水。根据存在的不同结构 状态,又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2.1

12、外在水分(Mf) 是指煤在开采、运输、储存和洗选过程中润湿在煤的外表及大毛细孔(直径105cm)中的水分。 2.2 内在水分(Minh) 内在水分是指吸附或凝聚在煤粒内部的毛细孔(直径105cm)中的水分。这部分水分较难蒸发。 在煤的工业分析中所测定的水分,分为原煤样的全水分(在水泥用煤中,取刚进厂的原 煤测定其全水分,用 Mar表示)和分析煤的水分(用 Mad表示) 。 (二)煤中全水分(Mt)的测定 国家标准(GB211- 84)规定,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有三种方法,其中方法 A 仅适用于烟 煤和无烟煤,并作为测定烟煤和无烟煤水分的仲裁测定方法;方法 B 和方法 C 适用于褐煤、 烟煤和无烟煤

13、,但以方法 B 作为测定褐煤全水分的仲裁方法。按测定的速度来说,方法 A为常规测定法,方法 B、C 为快速测定法。 按煤样的粒度而言,采用方法 A 和 B 时最大粒度不超过 13mm,煤样量约 2kg;采用方 法 C 时最大粒度不超过 6mm,煤样量不应少于 300g。 在测定煤样的全水分以前, 应仔细检查贮存煤样的容器密封情况, 擦净容器表面, 称量, 并与容器标签上所注明的质量进行核对, 如果称出煤样与容器的总质量小于标签上所注的毛 重, 并能确定煤样在运送过程中没有损失时, 应将减轻的质量作为煤样在运送过程中的水分 损失量,并计算出该损失量对煤净重(标签上煤样毛重减去容器质量)的百分数(

14、M1) ,以 便在计算煤样全水分时,加入这项损失,然后将容器中的煤样充分混合。 1方法 A 常规测定法(只适用于无烟煤和烟煤) 。取镀锌薄铁板或铝板制成的浅盘或医疗用的搪瓷盘 (其面积约 400500cm2) 洗净、 烘干, 然后称出其质量, 称取煤样 500g (称准到 0.1g) ,将煤样在浅盘中均匀摊开。 将装有煤样的浅盘放入预先鼓风并加热到 105110的干燥箱内,在不断鼓风的条件 下烟煤干燥 22.5h,无烟煤干燥 33.5h,取出装煤样的浅盘,趁热立即称量。然后进行检 查性试验,每次试验 30min,直到煤样减重不超过 1g 或者有质量增加为止。如发生增重现 象,应采取增重前的一次

15、质量作为计算依据。 本方法为烟煤、无烟煤全水分测定的仲裁法。 2方法 B 将已经洗净并干燥的浅盘称量,称取煤样 500g(称准到 0.1%) ,然后将煤样在浅盘中 均匀地摊平。 将装好煤样的浅盘放入预先已经加热到 150160的鼓风干燥箱中,在 1455不断 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 30min,无烟煤干燥 1h,褐煤干燥 1.5h,取出浅盘,趁热立即称 量。然后进行检查性试验,每次烘干 15min,直到煤样的减量不超过 1g 或者质量有所增加 为止。如果发生增量,应采取增量前的一次质量作为计算依据。 本方法为褐煤全水分测定的仲裁法。 3方法 C 将直径为 70mm的称量瓶洗净,烘干备用,把密闭

16、在煤样瓶内的 6mm以下煤样充分混 合均匀,用上述已经烘干的称量瓶称量。打开瓶盖,迅速称取 1012g(称准到 0.01g)的 煤样,并轻轻晃动使之铺平。 将称量瓶盖打开,放入预先鼓风并加热到 150160的电热干燥箱(或预先加热到 150160的远红外干燥箱)内,在不断鼓风的条件下,便干燥箱温度保持在 1455。烟 煤烘干 30min,无烟煤烘干 60min,褐煤烘干 45min。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在空气中 冷却 5min 后,移入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称量。然后进行检查性试验,将称量瓶放入干燥 箱中再烘干 15min, 直到煤样的减量不超 0.01g 或者质量有所增加时为止。 在后一种情况下, 应采用增量前的一次质量作为计算依据。 4结果计算 测定结果按下列公式计算: mmM1t=式中 Mt煤样的全水分; m煤样的质量,g; m1煤样干燥后减轻的质量,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