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法分析葡萄酒中黄酮类化合物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410892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0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相色谱法分析葡萄酒中黄酮类化合物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液相色谱法分析葡萄酒中黄酮类化合物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液相色谱法分析葡萄酒中黄酮类化合物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液相色谱法分析葡萄酒中黄酮类化合物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液相色谱法分析葡萄酒中黄酮类化合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相色谱法分析葡萄酒中黄酮类化合物(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液相色谱法分析葡萄酒中黄酮类化合物Application Notes_C_LC-67袁斌 刘绿叶 金燕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引言 葡萄酒历史悠久、品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对葡萄酒的保健功能研究却肇始于 1987 年雷诺(Renaud)提出的“法国悖论”现象:在 20 世纪法国人和其他欧洲人都一样吸烟和摄入大量肉类食品,但法国人罹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却明显比其他国家低。通过大量科学研究,发现法国人喜欢饮用葡萄酒,而葡萄酒中含有大量多酚类化合物,如白藜芦醇,而该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延缓机体衰老。再后发现葡萄酒中另一种多酚类-黄酮类化合物, 如槲皮素, 具有软化血管、抗凝

2、血作用,可以预防脑血栓、脑出血、急性心脏病1。随着人们对葡萄酒的保健功能不断加深,对其中的功能物质分析也有着更大的需求。由于葡萄酒为葡萄果实在避光和隔氧条件下的发酵产物,其中成分除了含有多酚类化合物,还有其他组分,如糖、氨基酸、有机酸、微生物菌群,组分较复杂,对其中某一特定物质进行分析带来巨大挑战。通常需要将葡萄酒进行不同程度的分离后再进行分析。本文在参考文献2,3的基础上,采用固相萃取(SPE)纯化葡萄酒样品,然后用反相色谱联合紫外检测分析葡萄酒中白藜芦醇、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关键词固相萃取(SPE);白藜芦醇;槲皮素;山柰酚目标建立液相色谱法分析葡萄酒中白藜芦醇、槲皮素和山柰酚的方法。图

3、 1. 三种多酚类化合物The world leader in serving science AN-LC_C 液相色谱法分析葡萄酒中黄酮类化合物 袁斌 刘绿叶 金燕 关键词:固相萃取(SPE) ;白藜芦醇;槲皮素;山柰酚 一、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法分析葡萄酒中白藜芦醇、槲皮素和山柰酚的方法。 二、 引言 葡萄酒历史悠久、品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对葡萄酒的保健功能研究 却肇始于 1987 年雷诺(Renaud)提出的“法国悖论”现象:在 20 世纪法国人和其他 欧洲人都一样吸烟和摄入大量肉类食品, 但法国人罹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却明显比其他 国家低。通过大量科学研究,发现法国人喜欢

4、饮用葡萄酒,而葡萄酒中含有大量多酚类 化合物,如白藜芦醇,而该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延缓机体衰老。再后发现葡 萄酒中另一种多酚类-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具有软化血管、抗凝血作用,可以预 防脑血栓、脑出血、急性心脏病1。随着人们对葡萄酒的保健功能不断加深,对其中的 功能物质分析也有着更大的需求。 由于葡萄酒为葡萄果实在避光和隔氧条件下的发酵产 物,其中成分除了含有多酚类化合物,还有其他组分,如糖、氨基酸、有机酸、微生物 菌群,组分较复杂,对其中某一特定物质进行分析带来巨大挑战。通常需要将葡萄酒进 行不同程度的分离后再进行分析。本文在参考文献2,3的基础上,采用固相萃取(SPE) 纯化葡萄

5、酒样品, 然后用反相色谱联合紫外检测分析葡萄酒中白藜芦醇、 槲皮素和山柰 酚的含量。 OHOHOHOOHOHOHOHOOHOOHOHOHOOH槲皮素(Quercetin) 白藜芦醇(Resveratrol) 山柰酚(Kampferol) 2实验部分 仪器与试剂U3000 液相色谱仪,配置高压二元泵,自动进样器,柱温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水,乙腈,甲醇、甲酸均为色谱纯;白藜芦醇(CAS RN:501-36-0)、槲皮素(CAS RN:117-39-5)、山柰酚(CAS RN:520-18-3)对照品(含量: 98.0%)色谱条件色谱柱:Acclaim 120 C18, 4.6150 mm, 5 m

6、, PN: 059148柱温: 30流动相:A:0.1% 甲酸水溶液,B:0.1% 甲酸 - 乙腈,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 L检测波长:UV360nm梯度程序:012min,30% 40%B;1212.1min,40% 90%B;12.115min,90%B;1515.1min,90% 40%B;15.120min,30%B标准品制备分别称取白藜芦醇、槲皮素和山柰酚对照品 10 mg 并转移至100 ml量瓶中, 用80%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制成浓度各为 100 g/ml 混合标准品储备液。密封并于 4条件下避光保存。取混合标准品储备液,用 50% 甲醇制成浓度分别为

7、 0.5,1.0,5.0,10,50 g/ml 的标准溶液,摇匀,作为线性范围测试溶液。密封并于 4条件下避光保存。样品制备取 PEP 固相萃取小柱(60 mg/3 ml),分别用甲醇 6 ml,水 6 ml 进行活化。量取 2 ml 葡萄酒样品转移至活化的小柱上,依次用 0.1% 甲酸 3 ml,20% 甲醇(含 0.1% 甲酸)3 ml 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 80% 甲醇(含 0.1% 甲酸)2 ml洗脱, 收集洗脱液, 用微孔 (0.22 m) 滤膜过滤, 备用。结果与说明吸附容量考察在酒样品溶液中加入混合对照品储备液制成最终浓度为10 g/ml 的加标样品溶液。将该溶液以 0.5 m

8、l 为单位体积加入至已活化的萃取小柱上,并分别接收流出液,测定其中三种组分的含量,测试结果见图 2图 2 中吸附容量变化曲线显示,在上样量小于 2ml 时,三种组分均保留在小柱上,当上样量超过 2ml 时,则有组分开始流出,表明此时已达到最大吸附容量,为保证组分不损失,上样量不得超过 2 ml。洗脱溶剂选择吸取 2 ml 加标样品溶液加入至已活化的小柱上。依次用如下溶剂(3 ml,含 0.1% 甲酸)进行洗脱:水,10%、20%、30%、40%、50%、60%、80%、100% 的甲醇水溶液。以 1 ml 为单位体积收集洗脱液并测定三种组分含量,结果见图 3从洗脱曲线中可以看出,低于 20%

9、甲醇溶液无法将目标组分从萃取小柱上进行洗脱,当甲醇浓度升至 30% 时,目标组分开始洗脱,至浓度增至 100% 时,所有组分均完全洗脱。实际测试结果显示 100% 甲醇洗脱液含有较多杂质,会干扰组分测定,而 80% 甲醇采用 2ml 即可将三种组分完全洗脱,因此样品前处理程序采用 20% 甲醇 3ml进行洗脱并弃去洗脱液,随后采用 80% 甲醇 2ml 进行洗脱并收集洗脱液用于分析。The world leader in serving science 图 2 吸附容量考察 图 2 中吸附容量变化曲线显示,在上样量小于 2ml 时,三种组分均保留在小柱上,当上样量超过 2ml 时,则有组分开始

10、流出,表明此时已达到最大吸附容量,为保证组分不损失,上样量不得超过 2ml。 4.2 洗脱溶剂选择 吸取 2ml 加标样品溶液加入至已活化的小柱上。依次用如下溶剂(3ml,含 0.1%甲酸)进行洗脱:水,10%、20%、30%、40%、50%、60%、80%、100%的甲醇水溶液。以 1ml为单位体积收集洗脱液并测定三种组分含量,结果见图 3 图 3 洗脱曲线 从洗脱曲线中可以看出,低于 20%甲醇溶液无法将目标组分从萃取小柱上进行洗脱,当甲醇浓度升至 30%时,目标组分开始洗脱,至浓度增至 100%时,所有组分均完全洗脱。实际测试结果显示 100%甲醇洗脱液含有较多杂质,会干扰组分测定,而

11、80%甲醇采用 2ml即可将三种组分完全洗脱, 因此样品前处理程序采用 20%甲醇 3ml 进行洗脱并弃去洗脱液,0123450123456AreaV(ml)resveratrolquercetinkampferol00.511.522.530102030405060708090100Areac(MeOH)resveratrolquercetinkampferolThe world leader in serving science 图 2 吸附容量考察 图 2 中吸附容量变化曲线显示,在上样量小于 2ml 时,三种组分均保留在小柱上,当上样量超过 2ml 时,则有组分开始流出,表明此时已达到

12、最大吸附容量,为保证组分不损失,上样量不得超过 2ml。 4.2 洗脱溶剂选择 吸取 2ml 加标样品溶液加入至已活化的小柱上。依次用如下溶剂(3ml,含 0.1%甲酸)进行洗脱:水,10%、20%、30%、40%、50%、60%、80%、100%的甲醇水溶液。以 1ml为单位体积收集洗脱液并测定三种组分含量,结果见图 3 图 3 洗脱曲线 从洗脱曲线中可以看出,低于 20%甲醇溶液无法将目标组分从萃取小柱上进行洗脱,当甲醇浓度升至 30%时,目标组分开始洗脱,至浓度增至 100%时,所有组分均完全洗脱。实际测试结果显示 100%甲醇洗脱液含有较多杂质,会干扰组分测定,而 80%甲醇采用 2m

13、l即可将三种组分完全洗脱, 因此样品前处理程序采用 20%甲醇 3ml 进行洗脱并弃去洗脱液,0123450123456AreaV(ml)resveratrolquercetinkampferol00.511.522.530102030405060708090100Areac(MeOH)resveratrolquercetinkampferol图 2. 吸附容量考察图 3. 洗脱曲线专属性分析分别进样溶剂(20% 甲醇)、对照品和 80% 甲醇洗脱液测试其响应信号,结果见图 4从图中可以看出,空白溶剂对三种组分的分析无干扰,且样品中三种组分均与相邻组分达到基线分离,分析结果无重大偏差。3图 4

14、. 专属性考察图 5. 加标回收测试(加标样品 - 黑色,样品 - 橙色)线性范围考察取线性范围标准溶液,按照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进样,测定其峰面积,并进行线性回归处理,结果见表 1表 1. 校准结果表 2. 重复性试验名称斜率截距相关系数白藜芦醇5.9610.51570.9986槲皮素2.3790.14000.9981山柰酚1.2960.19320.9967序号保留时间(min)峰面积15.66710.862925.67210.882235.66210.893245.67310.862555.66610.882665.66810.8256RSD%0.070.22结果表明,三种组分的响应值与

15、相对应的浓度系列呈现良好线性关系。重复性试验取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 6 针,计算保留时间和峰面积RSD%。结果见表 2测试结果表明,连续进样 6 针,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偏差均符合要求,表明该方法重现性良好。样品测定与加样回收试验按照实验部分中样品制备方法同时平行制备样品溶液和加标供试液并测定其响应信号。结果见图 5 和表 3、4表 3. 加标回收分析结果 (n=2)名称含量(g/ml)加标量(g/ml)总含量(g/ml)回收率(%)白藜芦醇0.601255.321894.4槲皮素0.215155.125298.2山柰酚0.124555.114899.8表 5. 实际样品分析结果(含量:g/ml

16、)样品 1样品 2样品 3样品 4样品 5白藜芦醇0.2520.6020.5220.2250.385槲皮素0.1220.2150.1880.1260.152山柰酚0.0820.1250.1120.1160.091由于葡萄酒中有着多种多酚类化合物,且白藜芦醇出峰较早,因此相邻峰对白藜芦醇的定量分析干扰较大,导致加标回收测试结果偏差较大。从不同产地的葡萄酒中三种目标组分的含量来看,不同产地的葡萄酒,可能由于葡萄来源、发酵工艺及储藏条件的差异,导致其中的目标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别。结果与说明通过对方法学的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线性范围,重现性及准确度,可用于葡萄酒中白藜芦醇、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分析。免费服务热线: 800 810 5118400 650 5118 ( 支持手机用户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Application Notes_C_LC-67AN_C_LC-67参考文献1 高尧来,温其标,张福艳 . 食品与发酵工业 . 第 28 卷第 8 期(2002):68-7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