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教案16.鲁滨孙漂流记(教案)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401979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16.鲁滨孙漂流记(教案)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16.鲁滨孙漂流记(教案)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16.鲁滨孙漂流记(教案)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16.鲁滨孙漂流记(教案)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16.鲁滨孙漂流记(教案)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16.鲁滨孙漂流记(教案)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语文教案16.鲁滨孙漂流记(教案)人教新课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16.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漂流记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学习鲁滨孙面对困难毫不屈服,积极地与命运抗争,向命运挑战的顽强精神与毅力。2.整体把握故事内容,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3.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并能从中感悟人生的真理。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喜欢读书的好习惯。二、教学重点:二、教学重点: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三、教学难点:三、教学难点: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四、课时安排:四、课时安排:1 课时。五、课前准备:五、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

2、读书名言。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1.1.设疑谈话,引入新课设疑谈话,引入新课(1)生存是人生第一需要。谋生存,应该是每个人最基本的本领。同学们,我们将面临人类生存竞争激烈的时代,怎样学会生存呢?今天,我们将学习课文鲁滨孙漂流记 (板书课题)让我们去看看文中的主人公是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中,谋得生存的!(2)介绍作者和小说的时代背景。笛福(约 16601731) ,是 18 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 。他早年经商,破产后,开始从事写作,以写政论和讽剌诗著称。当时,有一则新闻:有位苏格兰水手与船长发生冲突,被拋弃在荒岛上,孤独地生活了四年多。后来

3、,一位航海家发现了他,把他带回英国。笛福感到这是个很好的题材,便很快创作了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 。同年又写了续篇,借以歌颂处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勇于冒险的个人奋斗精神,肯定了劳动的伟大价值。 鲁滨孙漂流记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它以第一人称和日记、回忆等形式,真实地描写了人物的行动、环境和细节,突破了当时文学规范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开始了 18 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先河。笛福在晚年开始发表海上冒险小说、流浪汉小说和历史小说。其中有辛格尔顿船长 摩尔丨弗兰德斯 杰克上校等。2.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梗概,了解大意。(让学生认真地自读梗概内容,边读

4、边想,整体把握故事内容) (2)再快速默读更改部分,了解文章中鲁滨孙的经历。说说鲁滨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及人物整体把握,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 (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概括。 )小结:主要写遇难荒岛的鲁滨孙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星期五” ,把他训练成了忠实的奴仆。28 年后,他救了一名船长,终于回到英国。3.3.细读课文,品读感悟细读课文,品读感悟(1)再次默读梗概,概括一下鲁滨孙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分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汇报结果:A、住用木头和船帆搭帐篷。B、吃打猎、

5、捕鱼,养羊、种粮。C、安全防御。D、孤独救助“星期五” 。(2)鲁滨孙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想一想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交流:勇敢坚毅、积极乐观、聪明能干等)(3)阅读精彩片段,思考片段中具体写了什么内容?(自己阅读课文的精彩片段,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想想“好处与坏处”的表格给鲁滨孙带来了什么。并能把自己的不同见解和全班同学交流。 )说话练习:结合整个片段内容,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孙是的人”说一句话。4.4.拓展思维,深化主题拓展思维,深化主题面对人生困境,鲁滨孙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在西方, “鲁滨孙”已经成为冒险的代

6、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读了这部小说,老师想到了海明威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请谈谈你阅读本文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七、板书设计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八、教学反思鲁滨孙漂流记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记叙了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他独自一人战胜种种困难,历尽磨难,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之久,最后,他终于获救回到英国的一个故事。课文按鲁滨孙“遇险上岛” 、 “建房定居” 、 “养牧种植” 、 “救星期五 ” 、 “回到英国”的顺序叙述,情节生动曲折。故事

7、塑造了鲁滨孙不畏艰险、机智顽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形象,富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和社会意义。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即学生的主体性。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提倡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能紧紧围绕重点段落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因此,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接触,突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在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之后,从“悟”字发,体会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学生懂得在厄运面前,要勇敢地面对困难,要有生存的勇气,要积极地想办法改善生存环境,并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战胜困难,去主宰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