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鸿雁)生物结业专题讲座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6401726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48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鸿雁)生物结业专题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徐鸿雁)生物结业专题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徐鸿雁)生物结业专题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徐鸿雁)生物结业专题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徐鸿雁)生物结业专题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鸿雁)生物结业专题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鸿雁)生物结业专题讲座(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舜耕中学 徐鸿雁 一、学习有关规定,把握考试方向。要深入学习生物课程标准和2011年枣庄市初中 学业考试生物科考试说明,并落实到课本和教学之中 。考试说明对知识点的要求更具体,这就要求在认 真学习生物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重点应放在学好会 考考试说明。教师在讲每一章、每一节内容时,首 先要熟悉生物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所明确规定 掌握的知识点, 目前特别是考试说明提到的知识点 。弄清这些知识点,哪些属于“识记”,哪些属于“理 解”,哪些属于“应用”,要了如指掌,必要时要按类 型圈注在课本上。试题难度系数为0.85。各学科命题应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 方针,推进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

2、实施素质 教育;有利于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真实、全面地反映初中 学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为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 和录取工作提供依据。各学科命题坚持以新的学科观作指导,注 意本学科的学习特点;注意学生发展的三个方面,即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出繁、偏、怪题和超标题 ,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运用这些知识技能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本学科 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注重考查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 展的知识与技能,以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2009级初中学业考试安排:考试试日期考试时间试时间考试试科目 分值值考试试形式6月1

3、4日 (周二)上 午9:00 10:30生物 50分地理 50分 (合卷)闭闭卷二、分析会考试卷,确定考试范围。2.考试的重点内容。七年级下册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新陈代谢、生命调节是重点。其次是动物部分、绿色植物的一生、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生物体的结构、微生物、生物技术等内容所占分值较少。三、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凡事依计而行,生物复习也是这样。 1.适当的调整教学进度,5月10日前完成第一轮复习,5月11日至5月31 日前完成第二轮专题复习,6月1日至6月10日做考试前集中模拟训练。2.教师要制定面向全体学生的整体复习计划,由于每位学生个体水平存 在差异,教师要分别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

4、漏洞、缺点,制定出适合 自己的小复习计划,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依据考试说明 ,分章节进行复习,做到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理清概念,还可以把 相似的知识点合为一个单元。配合经典的题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 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展。3.生物第一轮复习要以课本为根本,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 理的理解和掌握。对基本概念的复习要求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延伸,注 重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把握概念的本质和内涵;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的复习,要认真整理课本上各个知识点,不能有遗漏。如果时间较紧的 ,可用现代教学手段,加大课堂内容的容量。4.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之上,根据考试说明,教师把 主要知识内容进行整

5、合,分成多个专题进行复习。 主要可 分三种类型专题研究: (1)重点知识专题 通过对生物重点知识的专题研究,可促进和拓展对现有课 本知识的学习,达到对重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提高运用 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人认为核心知识、 主干知识有以下:人体新陈代谢活动;绿色植物的三 大生理活动;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及基因的显隐性 对性状的控制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及能量流动、物质循 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及免疫;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及行为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宏观 和微观)注意:要对知识进行整理,概括:一本书的内容上完了,这本书中 到底讲了些什么,一般的学生是不会归纳、概括的,教师可

6、 以帮助学生打破章节界限,列出一些标题,把各种知识相互 融合在一起,形成网络或体系。如,学了循环系统、消化系 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可以列出如下标题: (1)四大系统(循环、呼吸、消化、排泄)在新陈代谢中有 何作用来进行综合复习。 (2)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包括对运动系统、对 循环系统、对呼吸系统、对神经系统等)进行综合复习。 找规律:1.主动脉里流_血,腔静脉 里流_血。2.肺动脉里流_血,肺静脉 里流_血。3.心脏的左半部分流_血,右半部分流_血。4.含氧气最丰富的是_ 血管。动脉 静脉静脉 动脉动脉静脉肺静脉找规律:1.当血液流经肺以后,血液中 的_增加,_减少。2.当血液流

7、经小肠以后,血液 中的_增加,_减少。3.当血液流经肾以后,血液中 的_增加,_减少。4.当血液流经脑以后,血液中 的_增加,_减少。【举例】 右图是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及排泄等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的A、B、C、D 表示人体的几大系统。、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系统内,完成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 (2)经过过程,血液成分的主要变化是: 。 (3)在C系统中,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的器官主要是 。 (4)在D系统内,血液流经肾脏时,主要通过 和 两 个过程形成尿液,进而将人体细胞产生的许多废物排出体外。 (5)图示中的排泄途径共有 条。2、实验专题 实验能力是一种综合

8、能力,目前限于笔试,很难考查实验操 作情况,所以常常利用实验试题的开放性,或设计,或补充 ,或修正,或评价等丰富的实验情景来完成对学生的基础知 识,实验内容,实验能力的综合考查。因此,实验和综合题 常常揉合在一起。全套教材围绕人与生物圈设计了四十多个 有关科学探究和实验的问题,本人认为真正用于考试的是这 几个探究某一环境因素对某一生物的影响(对照组、实验 组、重复组、变量的唯一性,实验法的基本过程和几个基本 环节,结论的分析等 练习使用显微镜及临时装片的制作; 探究人体呼出气体的变化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 作用相关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酒精对 水蚤心律的影响。 【举例】 某

9、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 据图分析回答(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然 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 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 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 象可以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如果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乙 装置必须放在 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 。 (3)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 水分是通过叶片上_的 散失的。3、社会、生活、生产、热点专题 人与生物圈有关话题。如:地震

10、与人体自救、核物质辐 射对生物遗传变异的影响、人们肆意对环境的破坏对生态 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等内容进行设题。 与农业有关的话题。如:扦插、嫁接、无土栽培、大棚 蔬菜、地膜覆盖、提高种子发芽率、提高结实率中的人工 授粉、昆虫传粉、花卉培育、培育新品种方法如人工诱变 育种、杂交育种、生态农业等这些涉及到与生物科学相联 系的话题很容易设题。 与食品安全、关注人体健康的话题(常见不安全的食品 、癌症、传染病、吸烟、饮酒的危害如探究酒精或烟草浸 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艾滋病、禽流感、“甲流”、药 品说明书、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简单化验单分析、食物中 营养成分与吸收)。【举例】 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利用学校空地建

11、立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开 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 (1)在移栽某种蔬菜苗时,为了提高移栽的成活率,选择在傍晚或阴 天进行,其原因是 。 (2)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 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 他们在三个温室内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苗, 温室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条件的控制情况如下所示(其它条件均相同)为研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 两 组进对照实验。 为研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 两组进对照实验。若其他条件都相同,则一段时间后温室 中的萝 卜幼苗长得快。 (3)经试验探究,他们认为夜晚降低温室内的温度,

12、也可以提高蔬菜 的产量。原因是 。温室ABC二氧化碳浓浓度0.03%0.1%0.1%温度200C200C300C【举例】 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在我国青海省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大地震。地震 发生后,党和各族人民发扬“和人民在一起”、“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 ,迅速展开了一场生命大营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被埋在废墟中的待援救人员,可以通过饮用自己的尿液来补充体内的 _和无机盐;必要时,还可以少量食用蚂蚁、蚯蚓等无毒食物,以保 持体内_的供给。 (2) 某伤员的前臂桡动脉出血,应在此人前臂的_(填“近”或“远 ”)心端用止血带止血。若因出血过多而需要大量输血时,应以输入 _血为

13、原则。医生为其在前臂静脉输入的血液首先进入此人心脏的 哪个腔?_。 (3)当遇到紧急情况,病人生命垂危时,需要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人工 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原理是用外力使病人的_有节律地扩大和缩 小,逐步恢复呼吸功能。 (4)从地震中救出的伤员在康复过程中应多吃蛋、鱼、奶等食物,因为人 体受损组织的修复需要大量的_。【举例】 2010年5月20日,美国一个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上报告 ,他们成功研制出了一种人造生命,被项目负责人起名为“ 辛西娅”(意为“人造儿”)。这种“人造生命”的研制方 法为:用小分子有机物人工合成单细胞生物A的DNA,然后将 其植入内部被掏空的单细胞生物B的体内,使之“起死回生

14、 ”并开始繁殖。根据上述资料分析, (1)该实验成功的标志是“辛西娅”具有了生命的哪一项 基本特征? (2)你认为“辛西娅”的后代应该与上述哪种单细胞生物 更为相像? 。【社会热点】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双重打击导致位 于东岸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科罗拉多州大学的维克勒指 出:“少量的放射性物质流入海洋,对海洋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海 洋富有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改善以及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和 驱散,受影响海域将逐步恢复。”但专家们表示,如果福岛核电站的 放射性物质继续大量流入海洋,海水中的辐射能够以一系列方式威胁 海洋动

15、物的生存,放射性物质可直接导致海洋动物死亡,后代发生基 因变异。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海藻等植物能够快速吸入碘,辐射会影 响海洋动物的长期生存能力。 (1)少量的放射性物质流入海洋后,海洋会在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原来 的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有_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有一定的 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_就会遭到破坏。 (2)海藻能够吸收快速吸入碘,导致小型动物死亡,是因为动物体内 的碘是通过_摄取的。 (3)被放射性物质辐射的鱼类,其后代很可能发生变异,是因为细胞 内的_发生了改变。发生变异的后代容易被环境淘汰,鱼的这种 变异属于_变异。四、采用不同方法,提高“两率”及平均分。培优、拉中、辅差,是保证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