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音乐教案《波兰舞曲》创作背景苏少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400967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音乐教案《波兰舞曲》创作背景苏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音乐教案《波兰舞曲》创作背景苏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音乐教案《波兰舞曲》创作背景苏少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歌曲创作背景歌曲创作背景这首乐曲又名英雄波兰舞曲,创作于 1842 年,肖邦通过这首作品所刻画的马蹄声和猛烈的战斗场面,表达了他对蒙受苦难的祖国的悲痛心情和渴望祖国胜利的信念。一位钢琴家评价到波兰舞曲是肖邦钢琴作品中的顶峰,发挥出了最为壮大的气势,具有最为完美的结构。肖邦使人们听到了穿戴盔甲的波兰祖先们的脚步声,看到了波兰先辈们的雄姿。 介绍肖邦及作品风格:介绍肖邦及作品风格: 肖邦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在七岁时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A 大调波兰舞曲等;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 小调谐谑曲等;有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 b 小调奏鸣曲等;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夜曲与幻想曲。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1837 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临终嘱咐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