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仪器分析第二章 色谱分析法(液相)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398609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教版仪器分析第二章  色谱分析法(液相)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高教版仪器分析第二章  色谱分析法(液相)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高教版仪器分析第二章  色谱分析法(液相)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高教版仪器分析第二章  色谱分析法(液相)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高教版仪器分析第二章  色谱分析法(液相)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教版仪器分析第二章 色谱分析法(液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教版仪器分析第二章 色谱分析法(液相)(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色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分析3.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n高压:150350105Pan高速n高效:气相色谱n约为 2000塔板/米液相色谱n约为 30000塔板/米n高灵敏度:紫外检测 器:10-9g荧光检测 器:10-11g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比气相色谱 法的优点n对于高沸点、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质 量大(400)的有机物(占有机物总数 的7580%)原则上都可分离n流动相选择余地广n样品的回收比较容易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比气相色谱 法的缺点n缺少通用型检测器n“柱外效应”对柱效率及色谱分离影响较大n流动相价格较高n流动相有毒3.2 影响色谱峰扩展及色谱分 离的因素n色谱分离的基本理论 (P

2、10)塔板理论速率理论n涡流扩散项He He = 2dp n纵向扩散项Hd 影响峰扩散的主要物理性质 参 数气 体液 体扩散系数Dm/cm2s-110-110-5 密度/gcm-310-31 粘度/g(cms) -110-410-2n传质阻力项固定相传质阻力项流动相传质阻力项 n对液液分配色谱法,可使用薄的固定 相层;而对吸附、排阻和离子交换色 谱法,则可使用小的颗粒填料来解决 。n使用具有扩散系数大的液相固定液, 可改善传质。n减小流动相流速,亦可改善传质。不 过这些都是与分子扩散作用相矛盾的 ,而后者还会增长分析时间。 n流动相传质阻力项 流动的流动相中的传质阻力项Hm滞留的流动相中的传质

3、阻力项Hsm 悬浮聚合产生苯乙烯基二乙基苯聚合物的单体颗粒n流动的流动相中的传质 阻力项Hm 式中Cm是一常数,是容 量因子k的函数,其值 取决于柱直径、形状和 填充的填料结构。当柱 填料规则排布并紧密填 充时,Cm降低。 n滞留的流动相中的传质 阻力项Hsm 式中Csm是一常数,它 与颗粒微孔中被流动相所 占据部分的分数以及容量 因子有关。 nGiddings方程H近似正比于dp2,减小粒度是提高柱效 的最有效途径。 H-u曲线图液相色谱的H-u曲线 LC和GC的H图 固定相粒度大小对板高的影响 柱外效应n柱前峰展宽主要由进样所引起。液相色 谱法的进样方式,由于进样器的死体积 ,以及进样时液

4、流扰动引起的扩散造成 了色谱峰的不对称和展宽。若将试样直 接注入到色谱柱顶端填料上的中心点, 或注入到填料中心之内12mm处,则可 减少试样在柱前的扩散,峰的不对称性 得到改善,柱效显著提高。 n柱后展宽主要由接管、检测器流通池体 积所引起。由于分子在液体中有较低的 扩散系数,因此在液相色谱中,这个因 素要比气相色谱法中更为显著。为此, 连接管的体积、检测器的死体积应尽可 能地小。3.3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 型及其分离原理n液-液分配色谱法(liquid-liquid partion chromatography)及化学键合相色谱( chemially bonded phase chrom

5、atography) n正相液-液色谱法(normal 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一般为了避免固定液 的流失,对于亲水性固定液常采用疏水性流 动相,即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液的极性。n反相液-液色谱法(revers 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 定液的极性 ,出峰顺序正好与正相液-液色 谱相反。 液-固色谱法 或称液-固吸附色 谱法(liquid-sold 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 其作用机制是溶质分子( X )和溶 剂分子( S )对吸附剂活性表面的竞争 吸附,可用下式表示: 这种竞争吸

6、附达到平衡时,可用下式表示:离子交换色谱法(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离子对色谱法(ion pair chromatography) 离子色谱法( ion chromatography, IC) n在阴离子分析中,试样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 时,流动相中待测阴离子(以Br-为例)与树 脂上的 OH-离子交换。洗脱反应则为交换反应 的逆过程:n直接洗脱: Br-和OH-n使分离柱流出的洗脱液通过填充有高容量H+型阳 离子交换树脂的抑制柱,则在抑制柱上将发生两 个非常重要的交换反应:空间排阻色谱法(steric exclusion chrormatography)3.

7、4.1 液-液色谱法及离子对色 谱法固定相n全多孔型担体(porous micro beads support):氧化硅、氧化铝、硅藻土制成 的直径为100m左右的全多孔型担体。目 前粒度为510m的全多孔微粒担体是使 用最广泛的高效填料。 n表层多孔型担体,又称薄壳微珠担体( pellicuar micro bsads support):直径为 30-40m的实心核(玻璃微珠),表层上 附有一层厚度约为12m的多孔表面(多 孔硅胶) 。 n硅氧碳键型(Si-O-C)n硅氧硅碳键型(Si-O-Si-C) n硅碳键型(Si-C)n硅氮键型(Si-N) 化学键合固定相化学键合固定相的特点 n表面没

8、有液坑,比一般液体固定相传质 快得多;n无固定液流失,增加了色谱柱的稳定性 和寿命;n可以键合不同官能团,能灵活地改变选 择性,应用于多种色谱类型及样品的分 析。n有利于梯度洗提,也有利于配用灵敏的 检测器和馏分的收集。 3.4.2 液-固吸附色谱法固定相 硅胶、氧化铝、分子筛、聚酞胺等 。 仍可分为全多孔型和薄壳型两种, 其特点如前述。目前较常使用的是5 10m的硅胶微粒(全多孔型)。 3.5 液相色谱法流动相 在选择流动相时应注意下列几个因素:n流动相纯度:一般为分析纯试剂,必要时 需进一步纯化,以除去有干扰的杂质。n应避免使用会引起柱效损失或保留特性变 化的溶剂 n对试样要有适宜的溶解度

9、:否则会在柱头 易产生部分沉淀。 n溶剂的粘度小些为好 n应与检测器相匹配 在选用溶剂时,溶剂的极性为 重要的依据 离子交换色谱n增加盐(离子强度)的浓度导致保留值 降低 n对阳离子交换柱,流动相 pH 增加,使 保留值降低;在阴离子交换柱中,情况 相反。 3.6 高效液相色谱仪 五个部分: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检测系统、记录仪。3.6.1 贮液器及流动相n贮液器:耐腐蚀,能密封。常用不锈钢、聚四氟乙烯、玻璃等。n流动相(溶剂):过0.45m微孔滤膜,脱气(加热、抽真空、吹氮、超声波)3.6.2 高压泵 按性质可分为恒流泵和恒压泵两类 :n往复式柱塞泵 特点:连续供给恒定 体积的流动

10、相。不足之处是输出有脉冲波 动。n100次/minn气动放大泵(pneumatio pressure intensifier) 特点:不适用于频繁更换流动相的 选择合适溶剂的试验,也不便于梯度洗 提(需要用两台泵)。但它能供给无脉 冲的、稳定流量的输出。 3.6.3 洗脱方式 n等度洗脱(恒组成溶剂洗脱)以固定配比的溶剂系统洗脱组分(一个 泵)n梯度洗脱:在一定分析周期内不断变换流动相的种 类和比例,即不断改变其极性(两个泵) 适于分析极性差别较大的复杂组分类似GC的程序升温(沸程较长样品)3.6.4 进样装置 n注射器进样装置 (隔膜进样)优点:可以任意改变进样体积,注射快 速,不易造成峰扩

11、张缺点:无法测定保留时间,重现性较差 ,试液容易渗漏n高压定量进样阀 :不必停泵,六通阀优点:进样量的可变范围大,耐高压,易 于自动化缺点:容易造成色谱峰扩张六通进样阀3.6.6 检测器 n示差折光检测器(differential refractive index detector ) :利用折光率的差别进 行检测,是通用型检测器缺点:灵敏度低,温度要求严格紫外光度检测器(ultraviolet photometric detector) :常用型检测器,检测限可达10-9gmL-1优点:这种检测器对温度和流速不敏感, 适宜于梯度洗提缺点:不能用于对紫外-可见光完全不吸 收的试样的检测光电二极管阵列 检测器(photo- diode array detector)是紫外可 见光度检测器的一个 重要进展。n荧光检测器(fluorescence detector)优点:一般情况下,荧光检测器比紫外 光度检测器的灵敏度要高2个数量级缺点:其线性范围约为103只能分析自身发光的物质 n电导检测器:是离子色谱法中使用最广 泛的检测器。 原理:根据物质在某些介质中电离后所 产生电导变化来测定电离物质含量。缺点: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严格控制温 度。3.7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类型的 选择 n作业:nP109 第4、5、6、7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