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勤林-论产业园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的时空关系及其路径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395725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龚勤林-论产业园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的时空关系及其路径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龚勤林-论产业园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的时空关系及其路径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龚勤林-论产业园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的时空关系及其路径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龚勤林-论产业园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的时空关系及其路径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龚勤林-论产业园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的时空关系及其路径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龚勤林-论产业园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的时空关系及其路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龚勤林-论产业园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的时空关系及其路径(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产业园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的时空关系及其路径论产业园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的时空关系及其路径 龚勤林 陈说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摘要摘要 产业园区与城市同为区域经济系统的重要空间节点,推动园区与城市互动发展, 是着力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客观 要求。产业园区一方面是要素集中、产业集聚、人口聚拢的空间载体,为区域和城市发展 带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等正外部性;另一方面产业园区具备的聚合功能、创新功能、孵 化功能、示范功能、扩散功能和自组织性、根植性等功能属性及其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特 殊角色,使其成为推动产城一体发展的理想载体。本文

2、以文献梳理为基础,系统剖析了产 业园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的阶段性和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将园城互动发展阶段细分为以城托 园、以城兴园、以园哺城、园城共兴四个阶段,将园城空间分布形态划分为独立开发式园 区的离散型、边缘开发式园区的毗邻型、内涵开发式园区的一体化三种空间形态,并归纳 总结出园城互动发展的四条路径:即规划引领园区地域空间与产业空间互动发展、产业协 调推动园城功能互动发展、要素整合助推园城资源配置互动发展、生态建设加速园城环境 互动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 产业园区;城市;发展阶段;空间布局;园城互动发展一、引言 产业园区作为现代产业发展主要载体和重要形式,已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 新型工业

3、化战略重要的实施载体。城市作为技术、信息、资本、人才等高端要素聚集的重 要场所,是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重要依托和支撑条件,是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的空 间主体,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区、外向型经济的主阵地、经济的强劲增长点。园区作为 产业集中集聚发展的载体,担负着区域经济运行的重要生产职能;城市作为要素集聚和拥 有完备生活服务设施的空间载体,承载着区域经济运行的主要消费和创造活动;园区和城 市二者不仅存在紧密的经济联系和产业发展上的互补需求,也存在地域空间上的内在协同。 加快园区与城市的互动发展,不仅是推动统筹城乡发展、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新型 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

4、抓手,也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 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关于园区与城市的发展阶段、空间关系及互动发展的文献散见于诸多领域, 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是研究园区与城市经济动态发展过程中的空间关系转变及相互影响。张艳(2007)1研 究了开发区空间拓展特征及其影响下的城市空间重构。陈家祥(2009)2从产业空间、城市 化率、城市空间等方面分析了南京城市开发区群对南京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和作用。陈怀 平等(2010)3探讨了行政区与开发区的融合发展问题。刘玲、沈体雁(2003)4具体分析基金项目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统筹构建研究”

5、 (批准号:13BJL060) ;四川大学 “985 工程”三期“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研究” 。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龚勤林(1972) ,男,四川自贡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E- mail:。陈说(1987)男,四川自贡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E- mail:。 1 张艳.开发区空间拓展与城市空间重构J.城市规划汇刊,2007(1):49-54.2 陈家祥.南京城市开发区群对南京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1):30-35.2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在北京城市空间扩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得出中关村的建设将加速北 京郊区化发展的结论。方创琳和黄金川(200

6、3)1对高科技园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生态调控 路径进行了理论探讨。 二是研究园区与城市互动发展背景下的园区城市空间形态和经济发展的动态演进。王 慧(2003)2基于开发区与母城的关系,将开发区发展进程划分为成型期、成长期、成熟期 以及后成熟期 4 个阶段。邢海峰(2003)3以天津经济开发技术区为例,分析总结了开发区 自诞生以来其空间演变的过程和特征。郑国、邱士可(2005)4研究了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 开发区发展对城市在产业空间、居住和社会空间、空间形态重构方面的影响。Malcolm Parry& Eulian Roberts(2008)5通过对科技园在英国发展历程的回顾,着重研究了科技 园在英

7、国区域发展和科技创新战略框架中的作用。孙万松、孙启萌(2004)6从园区发展对 城市经济的作用着手,构建起基于园区经济的城市竞争力三角循环模型。 三是研究园区与腹地之间的动态演变关系。乌尔曼(E.L.Ullman,1957)7即提出了空 间相互作用理论。也有学者从知识溢出的角度,就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生物作用进行分析, 如 Audretsch 等(1996)8、Bernstein(1998)9、Park(2003)10。国内学者中郑静等 (2000)11基于对城市开发区发展历史的回顾,探讨了城市开发区的发展阶段和生命周期 规律。范晓屏(2005)12就工业园区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赵效

8、为(2004)13研 究了大学城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经济效应。郭琦(2009)14从政策、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探 讨了开发区与城市的功能、结构及空间上的演变关系,并以苏州工业园区与城市空间演变 为案例进行了深度研究。 四是研究开发区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变。郑国(2007)15基于政策发展视角分析了开 发区的生命周期和发展阶段。郑国(2011)16分析了开发区与城市空间关系的演进历程, 提出我国开发区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开发区的“孤岛”和“飞地” 阶段。田亚薇和朱喜刚(2013)17对开发区居住空间的演变过程进行阶段性划分研究,总 结出其居住空间的分布格局与特征。袁新国等(2013)1

9、8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 开发区再开发的空间结构进行了深入剖析。 上述对园区与城市之间的发展的论述都十分有价值,遗憾的是,鲜有学者着力剖析园3 陈怀平,等.新时期行政区与开发区融合发展的理性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2):238-242.4 刘玲,沈体雁.中关村科技园区在北京城市空间扩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人文地理,2003,18(1):66-70.1 方创琳、黄金川.高科技园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生态调控J,地理学报,2003,58(3):390-397.2 王慧.开发区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内在肌理及空间效应J.城市规划,2003,27(3):20-25.3 邢海峰.开发区空间的演

10、变特征和发展趋势研究以天津经济开发区为例J.开发研究,2003(4):39-42.4 郑国、邱士可.转型期开发区发展与城市空间重构以北京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6):39-42.5 Malcolm Parry& Eulian Roberts,许景、刘伟奇、王兴平译,科技园在英国区域发展和科技创新战略框架中的作用J.国际城市规划,2008 Vol.22,No.1:118-126. 6 孙万松、孙启萌.园区经济与城市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7 Ullman E.L., American Commodity Flow. Settle: University o

11、f Washington Press,1957:60-73.8 Audretsch D.B.,Feldman M.P.,1996.R&D Spillovers and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6(3). 9 Boaz Bernstein, An integrated innovation process model based on practices of Australian biotechnology firms. Technovation,1998,(26). 10 Park R

12、., Deconstructing Clusters : Chaotic Concept or Policy Panacea.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3.11 郑静等.论城市开发区的发展:历史进程、理论背景及生命周期J,世界地理研究,2000,9(2):79-86.12 范晓屏.网络化产业集群发挥效应的关键J.特区经济,2005,(12).13 赵效为.大学城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14 郭琦.开发区发展与城市空间演变关系D,苏州:苏州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9.15 郑国,基于政策视角的中国开发区生命周期研究

13、J.经济问题探索,2008(9):9-12.16 郑国,中国开发区发展与城市空间重构:意义与历程J.现代城市研究,2011(5):20-24.17 田亚薇、朱喜刚.开发区“异变”下的居住空间研究以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3(3):98-103. 18 袁新国等,再开发背景下开发区空间形态的转型J.城市问题,2013(5):96-100.3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的路径。实际上,园区与城市间发展阶段的差异和空间形态的不同,使 得两者间互动发展路径又尤其独特。本文从剖析园区与城市互动发展阶段和园城空间布局 实际出发,阐明两者互动发展的基本路径。 三、园区是产城一体发展的理想载体

14、 1.园区功能属性的独特推动产城一体发展 园区既是一个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相结合的复合系统,又是一个与外界有着物质、能 量和信息交换关系的开放系统1。园区区别于一般地域经济体的聚合功能2、创新功能3、 孵化功能4、示范功能5和扩散功能6,使得园区不仅是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加快城市 功能组团的重要载体,而且也是物质财富生产、政府宏观调控、构筑区域优势产业体系的 “底盘”和为完成特定经济目标而进行要素聚集和整合的有机整体。同时,园区具备的自 组织性、根植性等属性有助于加快园城融合和产城一体步伐,有效引导要素合理流动,优 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产城一体发展。 2.园区的产业集聚和扩散

15、功能助推产城一体发展 园区通常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政策保障,不少产业和企业在区位指向性 (Orientation)作用下,势必向园区集中集聚。作为产业集中集聚发展的重要场所和地域 载体,园区可以为产业和企业带来技术创新外溢性、资金外部性、中间产品生产外部性、 要素获取和市场信息分享外部性等等,促使产业和企业实现成本节约和利润增加。另一方 面,产业集聚度的提升也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企业基于技术经济联 系而自发在地理空间上形成的企业群,即通过劳动地域分工而形成专业化产业区,更进一 步发展就形成了具有强乘数效应和极化扩散效应的“增长极” 。园区的这种集聚和扩散效应 能将区域经济系统

16、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以城促产、以产兴城” ,推 动产业发展与新区建设齐头并进、良性互动、融合发展。 3.连接城乡的区位优势有效沟通城乡要素交流 从本质上看,城乡产业发展差异和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是城乡二元矛盾凸显的直 接诱因。着力发挥城乡比较优势,统筹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是将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园区(尤其是农产品加工园区)无疑是连接城乡两个地域单元,沟通 三次产业,链接贸工农和农工商的重要空间载体,也往往作为一头链接城市、一头接通乡 村,一头联系农业、一头连接工业和服务业的城乡产业链核(即关键产业环)的重要空间 载体而存在。一方面,乡村承担着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职能,城市作为重要的消费市场地, 园区由于主要从事初级产品的加工和深加工,在产业价值链上表现为高附加价值环节,往 往就成为两个地域单元的衔接体和转换器。另一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