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学讲义(无图)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395637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4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龋病学讲义(无图)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龋病学讲义(无图)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龋病学讲义(无图)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龋病学讲义(无图)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龋病学讲义(无图)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龋病学讲义(无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龋病学讲义(无图)(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龋病学讲义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龋病学课程融合课题组龋病学课程融合课题组 2005.10.2“龋病学龋病学”讲义前言讲义前言龋病是人类口腔疾病中最常见和多发病的一种疾病。研究龋病病因、病理、 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的”龋病学”在高等口腔医学教育课程中占有非常 重要的地位,是许多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重点内容;与其他口腔医学专 业疾病比较,龋病学的理论课、实验课和临床实习课在课程体系中占的比例最 大。而且,龋病学的发展状况一直是口腔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长期以来,我校龋病学理论课程内容的教学由五个教研室,即口腔组织病 理学、口腔生物学、牙体牙髓病学、口腔预防学和儿童口

2、腔病学教研室分别授 课。因此,口腔医学生学习龋病学的总体时间虽然不少,但存在理论不连贯、系 统性不强;龋病学内容某些部分的讲课常有重复;而龋病学的某些基础内容,如 病因研究、发病机制和氟防龋机理等却显深度不足。 多年前,本院多位教授和教学主任就陆续提出过开设“龋病学”课程的倡 议,学生和研究生们也曾提过开设“龋病学”综合课程的要求;同时本院承担 的国家教育部课题“长学制口腔医学人才培养教学课程体系研究”已将开设 “龋病学”课程作为改革的重点问题之一列入课题计划内。 在院领导的支持下,2001 年我院多学科教师联合成立了“龋病学”课程融 合课题组,进行课程融合的教学研究,连续两年为北京大学口腔医

3、学院口腔医 学本科 99 级和 2000 级学生开设了“龋病学”课程。 课题组高学军、高岩教授、王伟健、郑树国、王晓灵和沈嵩副教授承担讲 课并编写了这本讲义供学生使用。希望阅读和使用该讲义的教师和学生提出宝 贵意见,以利于修改和完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龋病学课程融合课题组2005 年 10 月3目目 录录第一章 龋病学概述4第二章 龋病流行病学6第三章 龋的病理和病因12第四章 菌斑微生物与龋病的关系20第五章 菌斑生化及其与龋病的关系33第六章 龋的发病过程和机理41第七章 龋齿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技术44第八章 龋的诊断与治疗原则47第九章 儿童龋病53第十章 龋病预防62第十一章 龋病研究

4、的前景754第一章 龋病学概述一、定义 (definition)龋病(dental caries) ,即龋齿,是一种以细菌为主要病原,多因素作用下的,发生 在牙齿硬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龋的疾病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现代研究已经 证明牙菌斑中的致龋细菌是龋的主要病原。致龋细菌在牙菌斑中代谢从饮食中获得的糖或 碳水化物生成以乳酸为主的有机酸,导致牙齿中的磷灰石结构脱矿溶解。进一步在蛋白酶 的作用下,结构中的有机物支架遭到破坏,临床上表现牙齿上发生不能为自体修复的龋洞。 如果龋洞得不到及时的人工修复,病变进一步向深层发展,可以感染牙齿内部的牙髓组织, 甚至进入根尖周组织,引起更为严重的机体的

5、炎症性病变。 根据近代对龋病病因学的研究成果,有学者将龋病定义为一种与饮食有关的细菌感 染性疾病(a diet related infectious disease) 。这一定义强调了细菌和糖在龋病发病中的独特 地位。 早期的龋损,仅表现为一定程度的矿物溶解,可以没有牙齿外形上的缺损,更没有 临床症状,甚至在一般临床检查时也不易发现。只有当脱矿严重或形成窝洞时,才可在临 床上引起注意。若龋发生在牙的面或唇颊面,常规临床检查时可以见到局部脱矿的表现, 如牙表面粗糙、呈白垩状色泽改变。若病变发生在牙的邻面,则较难通过肉眼观察发现。 临床上要借助探针或其他辅助设备如X线照相,光纤投照等方法才可能发现

6、发生在牙邻面 的龋。及至患者出现症状或自己发现龋洞的时候,往往病变已接近牙髓或已有牙髓病变。二、龋对人类的危害 (Dental Caries to General Health)龋齿的危害不仅局限在受损牙齿本身,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还可导致一系列继发病症。 由龋齿所引发的一系列口腔和全身问题,以及由此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生活的长远影响无论 如何是不应该忽略的。 患了龋病,最初为患者本人所注意常是有症状或可见明显的缺损。轻微的症状包括食 物嵌塞或遇冷遇热的敏感症状。当主要症状是疼痛的感觉时,感染多是已经波及牙髓。多 数患者是在牙齿发生炎症性疼痛,疼痛难忍,才不得不求医的。这时候已经不是单纯的龋 病了,

7、而可能是发生了牙髓或根尖周围组织的病变。在口腔科临床工作中,由龋病导致的 牙髓炎和根尖周炎而就诊的患者占了很大的比例,有人统计可占综合口腔科的50%以上, 也有人报告这些患者可占因牙痛就诊的口腔急诊患者人数的70%以上。急性牙髓炎和根尖 周炎可以给患者机体造成很大痛苦,除了常说的牙疼或牙敏感症状外,严重的根尖周组织 感染若得不到及时控制,还可继发颜面部的严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慢性的根尖周组织 的感染实际上是一种存在于牙槽骨中的感染病灶,也可以成为全身感染的病灶。龋齿得不 到治疗,最终的结果必然是牙齿的丧失。要恢复功能则必须进行义齿或种植体的修复。如 果对早期丧失的牙齿不及时修复还会形成剩余牙

8、齿的排列不齐或咬合的问题。严重时影响 美观和功能,不得不通过正畸的方法予以矫正。在后续的一系列治疗中(如义齿修复、正 畸治疗) ,口腔环境可能发生一些更加有利于龋齿发生的改变,如不恰当的修复装置可能破 坏正常的口腔微生态环境,进一步增加患者患龋和牙周病的危险性。图1-1 简示了由龋所 引发的口腔多种疾病,以及不适当的治疗可能造成新的龋病危险因素。5龋龋牙牙髓髓病病根根尖尖周周病病牙牙缺缺失失牙牙列列不不齐齐修修复复治治疗疗正正畸畸治治疗疗图图-1-1 龋龋及及其其有有关关的的口口腔腔疾疾病病牙牙体体修修复复龋及其有关疾病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对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 长远影响却往往

9、被忽略。由于龋的慢性发病特征,早期常不被注意。一旦发生症状,常需 要较复杂的治疗过程和较多的治疗费用。而且人有28-32颗牙齿,相关治疗的花费在任何时 候、任何地点都是很大的。如果将社会和个人花在龋齿及其继发病症的治疗和预防的费用 总量与任何一种单一全身疾病的费用相比较,人们就会发现,龋病是一个严重影响人类健 康的问题。或许这就是世界卫生组织曾将龋病列在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作为影响人类 健康的第三大疾病的理由之一。三、龋病学简介 (Introduction of cariology)由于龋病发病广,涉及的发病因素多,多学科的研究工作者进入了龋病的研究领域, 近代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的专门学科“

10、龋病学” (cariology) 。龋病学关注和研究的内容包 括龋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因学、发病机理、预防和治疗理论与方法;还包括对牙齿本身 结构、物理化学特征、发育特点等多方面的研究。龋病学涉及的学科十分广泛。研究发病 机制,需具备生物化学、物理化学、晶体化学、微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研究病因学,应 具备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等方面的知识;而在预防和治疗的研究中, 则不可缺少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及材料学等方面的知识。近代由于微生物 学的发展,人们对微生物在龋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随着分子生 物学的进展,一些研究者在不断的探索通过免疫的途径预防龋齿。

11、另一方面,多年的科学 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使用氟化物、控制糖的摄入频率、使用窝沟封闭剂、口腔健康教育和 良好的口腔保健服务体系可以明显减少群体龋病的发病率。可以这样讲,如果能将这些主 要环节做到、做好,无论是在群体的层面还是在个体的层面,龋病都是可以控制的,可以 预防的。然而,龋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人们目前对它的认识还很局限,或许也不全面, 对它的最终认识还要依赖于更多学科的科学家通力合作。可以认为,人类完全征服龋病还 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高学军6第二章 龋病流行病学一、指数 指数(index)表明某种现象变动的程度。在口腔流行病学中,指数是起到指标作用或 指示作用的标识,常用一组序数作代号加上某

12、种记述标准来说明口腔疾病在个体或群体中 的表现程度,用数值级差作标准,测量和比较疾病的扩展范围和严重程度。 不论用于流行病学还是临床研究方面,这些指数都应符合以下要求: (1)简单:易于学习、理解和操作 (2)价廉:以最少的器材,快速完成检查程序 (3)有效:指数测量能达到反映疾病状态的准确程度 (4)可靠:测量标准必须客观,重复性好。 (5)能进行统计学处理。二、龋病常用指数 记录龋病患病状况常用的指数有龋失补指数(DMF index) 、患病率、龋病发病率与根 龋指数,分述如下: (一)恒牙龋失补指数(DMF index) 恒牙龋失补指数(DMF index)是检查龋病时最常用的指数,该指

13、数是由 Klein 等于 1938 年研究龋病分布时提出的,其主要依据是牙体硬组织已经形成的病变不可能再恢复为 正常状态,将永远留下某种程度的历史记录。 龋失补数用龋(Decayed) 、失(Missing) 、补(Filled)牙数(DMFT)或龋失补牙面 数(DMFS)表示。 “龋”即已龋坏尚未充填的牙;“失”指因龋丧失的牙;“补”为因龋已做充填 的牙。作为个别病人统计,DMF 指数是指龋、失、补牙数或牙面数之和,而在某人群中的 DMF 指数为这个人群的平均 DMF 牙数或牙面数,通常可称之为龋(牙)均(DMFT)或龋面 均(DMFS) 。 成年人因牙周病而失牙的机率较高,因而统计成年人龋

14、失补牙数时有可能将因牙周病 丧失的牙也计算在内。因此,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记录方法,检查 45 岁以上者,不再区分 是龋病还是牙周病导致的失牙,其失牙数按口腔内实际丧失牙数计。 (二)乳牙龋、失、补指数 乳牙龋、失、补指数(dmft index)指乳牙的龋(d)失(m)补(f)牙数(dmft)或龋失补牙面 数(dmfs), 龋补定义与恒牙龋相同,计算因龋丧失的牙数须与生理性脱落的乳牙区分,不 应以患儿或家长的回忆为依据。世界卫生组织计算失牙的标准是:9 岁以下的儿童,丧失 了不该脱落的乳牙,如乳磨牙或乳尖牙,即为龋失。或用龋拔补牙数(deft)或龋拔补牙面 数(defs)为乳牙龋指数。 “拔”指

15、因重度龋坏,临床无法治疗已拔除的乳牙。也可用龋补牙数 (dft)或龋补牙面数(dfs)说明人群中乳牙的患龋情况。 表 21 龋失补牙数和牙面数使用方法DMFT/dmftDMFS/dmfs 一颗近中面患龋的牙D(d)=1D(d)=2 D(d)=1一个牙面有充填体另一牙面有原发龋的牙D(d)=1F(f)=1 一个牙面上既有原发龋又有充填体的牙D(d)=1D(d)=1 可疑龋不记分不记分 后牙龋失 M(m)=5一颗龋失牙M(m)=1前牙龋失 M(m)=47资料来源:杨是主编口腔预防医学 (第二版) (三)龋均(DMFT)和龋面均(DMFS) 龋均指受检查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数。龋面均指受

16、检查人群中每人口 腔中平均龋、失、补牙面数。龋均和龋面均的计算公式如下:龋均 =受检人数龋、失、补牙之和龋面均 =受检人数龋、失、补牙面之和虽然龋均和龋面均都反映受检查人群龋病的严重程度,但两者反映人群龋病严重程度的 敏感性是不同的。相比之下,DMFS 较为敏感。一颗牙如有 3 个牙面患龋,用 DMFT 计分则 为 1,而用 DMFS 计分则是 3,客观上放大了计分值。 (四)患龋率 患龋率(prevalence rate)指在调查期间某一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人口基数以百人 计算,故常以百分数表示。患龋率主要用于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如比较和描述龋病的分 布,探讨龋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等。计算公式如下:患龋率=%100受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