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名记者张季鸾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361668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国名记者张季鸾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民国名记者张季鸾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国名记者张季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国名记者张季鸾(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国最著名的报人民国最著名的报人张季鸾张季鸾张季鸾(18881941) 中国新闻家,政论家。名炽章。祖籍陕西榆林, 1888 年 3 月 20 日生于山东邹平,1901 年,父亲死后,他随母亲扶柩返回榆林, 后就读烟霞草堂,师从关学大儒刘古愚,得到沈卫、沈钧儒的赏识和器重, 1905 年官费留学日本。1908 年回国,一度在于右任主办的上海民立报任记 者。辛亥革命后,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负责起草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 等重要文件,并且发出了中国近代报业史上第一份新闻专电。因反袁世凯被辅。 出狱后,在上海先后任大共和日报编译和民信日报总编辑。1916 年任 上海新闻报驻北京记者。19161924

2、年任北京、上海两地的中华新报 总编辑。1926 年与吴鼎昌,胡政之合作,成立新记公司,接办天津大公报, 任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主要负责评论工作。1941 年 9 月 6 日病逝于重庆。身后 有文集季鸾文存传世。张季鸾先生文笔犀利酣畅,在标题制作和版面安排 上有独到之处。他和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右任,水利科学家李仪祉并称为 “陕西三杰”。 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唁电中这样说:“季鸾先生,文坛巨 擘,报界宗师。谋国之忠,立言之达,尤为士林所矜式。”张季鸾幼年时有点口吃,还体弱多病,但文章却写得又快又好。光绪三十一 年(1905),张季鸾到日本去留过学,学政治经济学。1918 年,他与吴鼎昌、 胡政

3、之 3 人合作,组建了“新记公司大公报”,1926 年,新记大公报复刊, 他做起了大公报的总编辑(时称“主笔”)。在具体的办报活动中,张季 鸾始终坚持对时局进行尽可能公正、客观的报道和评论。有几个事例可以说明 这一点。1930 年早春,蒋介石连续 3 次围剿红军,大公报在追踪报道中, 不乏肯定红军的文章,20 世纪 30 年代,国民党要求各个报刊一律称共产党为 “”,只有大公报从未服从这个命令。1935 年,在国民党一片“剿匪” 声中,大公报就发表了范长江采访延安的稿子,报道了陕北的真相。不仅 如此,大公报还派曹谷冰踏上去苏联采访的远途,曹谷冰也就成了中苏恢 复外交前后第一位连续报道苏联建设成

4、就的中国记者。 张季鸾在主持大公报笔政后,先声夺人,提出著名的“不党、不卖、 不私、不盲”四不主义办报方针。 论及“不党”,他说“不党云者,特声明本社对于中国各党阀派系,一切 无联带关系已耳。惟不党非中立之意,亦非敌视党系之谓,今者土崩瓦解,国 且不国,吾人安有立袖手之余地?而各党系皆中国之人,吾人既不党,故原则上 等视各党,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 者,吾人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勉附清议之末,以彰是非之公,区区之 愿,在于是矣”。 论及“不卖”,他说“欲言论独立,贵经济自存,故吾人声明不以言论作 交易。换言之,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

5、方面之入股 投资是也。是以吾人之言论,或不免囿于知识及感情,而断不为金钱所左右”。论及“不私”,他说“本社同人,除愿忠于报纸所固有之职务外,井无私 图。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 论及“不盲”,他说“不盲者,非自诩其明,乃自勉之词。夹随声附和是 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 昧于事实,是谓盲争。吾人诚不明,而不愿自陷于盲”。 寥寥八字,掷地有声。“四不主义”一旦公诸天下,就界定了大公报的 堂堂报格,并付诸公众明鉴,天下监督。 1941 年 5 月 15 日,大公报获得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奖章这一世界性 荣誉。张季鸾先生在本社同

6、人的声明中说:“而中国报原则上是文人论政 的机关,不是实业机关。这一点。可以说中国落后,但也可以说是特长。 假若本报尚有渺小的价值,就在于虽按着商业经营,而仍能保持文人论政的本 来面目。” 就张季鸾自己的为文风格而言,他是“以锋利之笔,写忠厚之文;以钝拙 之笔,写尖锐之文”,这既是张季鸾对自己社评技巧的概括,也是其为文的基 本宗旨。 有鉴于此,他的政论,不偏激褊狭,不任性使气,其论事析理,稳健 明达,不温不火,如沐清风,如饮浓茶,娓娓道来,入木三分。他不靠笔走偏 锋、哗众取宠来夺人耳目。而是以分析的透辟,说理的犀利名世。他有一副永 远清新的头脑,活泼绵密而又提纲挈领的思路,更有高人一筹的见解;

7、而一流 的学识经验与文字技巧,使他不但面对国际国内纷至遝来的新闻事件,能够迅 即作出反应,帮助公众了解事件背景,作出平实可靠的分析评论,甚至能在纷 纭繁复的难局中,预测事件进展,指明一线出路。有时,他也不惜违逆众意, 壁立万仞,只争一线,给出化解难局的应对之方。当时有人评论说,张季鸾为 文如昌黎(韩愈),如新会(梁启超),无僻典,无奥义,以理胜,以诚胜, 故感人深而影响远。这种风格,播洒于万千社评之内,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 声,有助于造就社会上健全的判断力,有益于公众非情绪化的理性思维能力, 有助于迈向一个健康的公民社会。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复杂的政治背景下,张季鸾以一个报人的身份能够赢

8、得方方面面的认可,实在是他的独到之处。据大公报的老报人回忆,张季 鸾非常好客,极有人缘。民国初期,他跟林伯渠都任过孙中山先生的秘书。 1936 年秋,他去西安暂住,与林会晤,二人彻夜长谈。张季鸾酷爱昆曲,跟京 剧泰斗梅兰芳、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也是好朋友。1944 年,在张季鸾先生逝世 3 年多的时候,大公报馆出版了张季鸾先 生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著作季鸾文存(上下册)。于右任为这部著作题写了书名,大公报总经理胡政之为张季鸾的遗著作 序。 序中有这样一段:“季鸾是一位新闻记者,中国的新闻事业尚在文人论政 阶段,季鸾就是一个文人论政的典型。他始终是一个热情横溢的新闻记者,他 一生的文章议论,就是这一时代的活历史,也必将时时体认到这一段历史。季 鸾已逝,其文尚存;国族永生,亟待进步。我编季鸾文存既竟,既伤老友 之逝,尤感国事之待我侪努力者尚多,国人读季鸾之文,倘能识念其一贯的忧 时谋国之深情,进而体会其爱人济世的用心,则其文不传而传,季鸾虽死不死!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