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山区群众出行难问题的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336932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山区群众出行难问题的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农村山区群众出行难问题的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农村山区群众出行难问题的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农村山区群众出行难问题的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农村山区群众出行难问题的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山区群众出行难问题的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山区群众出行难问题的的调查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山区群众出行难问题的的调查报告农村道路运输直接面向农村和农民,服务于“三农”,与发展农村经济息息相关,因此,加快发展农村道路运输,尽快解决农村山区群众出行难问题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也是交通运输部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一、永德交通行业发展现状1、农村公路网现状解放前县内没有公路,解放后永德公路建设有了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效,县境兴修公路始于1958年,当年全县有上万民工参加修筑羊镇公路,即羊勐线永德段;1960年3月8日正式通车,永德从此有了第一条公路。1964年,明朗、小勐统两条县乡公路先后建成通车。至60年代末,县境拥有公路197公里,其中省道138公里,县乡公路59公

2、里。70年代,又兴修大雪山、大山与崇岗两条县乡公路,全县公路总里程增至303公里,其中县乡公路达120公里,80年代,班卡、勐板及扁乌、营亚、半湾等县乡或邻县公路建成,至1982年,全县12个乡镇全部实现通公路。90年代,除改造县乡公路之外,重点抓了乡村公路建设。进人“十五”以后,我县公路建设进入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共投入资金3.2亿元,先后完成了户乃至勐底二级路、县乡弹石路、通县油路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全县交通条件。至“十五”末全县公路总里程达4916公里,其中省级公路186公里,县乡公路388公里,乡村公路1051公里,村社公路1169公里,专用公路95公里,蔗区、烟区等公

3、路2026公里。按路面等级分,全县共有沥青路面157公里,弹石路面294公里,砂石路面94公里,无路面公路4417公里。以省道为中枢,县乡道为支线,邻县道为羽翼,乡村道与专用道为网络的公路设施已初具规模,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2、车辆结构状况全县共有机动车 11432辆,其中:货运车辆 1669 辆(含大型货车140辆,农用运输车1529 辆),客运车辆 689辆(含营运性客车 128 辆/1230客位,非营运性客车 561 辆),农用拖拉机 2978辆,二三轮摩托车 6096 辆,3、农村客运站场网点和现状由于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县内交通运输尤其是客运业发展迅速。公路客运在6070年

4、代,以永德汽车站、永康汽车站为营运主体,年均客运量2万余人。1978年,县办汽车队始有客运服务,但载客量少,年均仅千余人。80年代,全县年均客运量8.8万人,最高的1988年达21.77万人。90年代,年均客运量上升至9.53万人。2005年拥有融资客运车辆128辆,其中大卧铺客车6辆,中巴车34辆,微型客车88辆(含夏利等轿车)。日可运送旅客1230人,年可运送旅客408408人。永德县现有旅客运输企业一家临沧交通运输集团公司永德分公司。下设3个客运站,其中永德县客运站,拟定二级客运站;永康客运站,四级客运站;永甸客运站,五级客运站。客运班线:共经营客运班线26条,其中:县内道路客运班线11

5、条,德党大雪山,勐板德党,德党忙海,班卡德党,大山德党,崇岗德党,勐底德党,小勐统德党,永康德党,德党永甸,班卡永康;跨县(区)客运班线10条,永德临沧,永德凤庆,永德云县,永德孟定(2班次),永德耿马,永德南伞(3班次),永康南伞(3班次),永德镇康,永德大雪山云县,永德大雪山临沧;跨区(市)客运班线5条,永德昆明,永德保山,永德施甸,永德昌宁,永德旧城。旅客运输量:根据临沧交通运输集团公司永德分公司目前全额融资经营旅客运输的车辆数和核定准载人数,以每天一班次计算,日可运送旅客1230人,一年365天(大年初一未发班外)364天,可运送旅客408408人。2005年永德县客运车辆表车型大卧铺

6、中巴微客总计车辆数6辆34辆88辆128辆技术等级一级6辆32辆88辆122辆二级2辆2辆三级四级客位数1986124201230永德县“十五”期间旅客运量表(单位:人)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总计运量3811523813983883013943424042841949477 永德县“十一五”期间旅客运量预测 (单位:人) 全县有9个乡(镇)118个村民委员会,主要经济特点以农业经济为主,乡镇个体企业和个体自由贸易为辅。2005年已建成的农村客运站:永康镇永康客运站(四级站);永甸客运站(五级客运站)。永德客运站(拟定二级站)新客运站选址在县城新城区二级公路边,征用土地25

7、亩,按二级客运站标准正在筹建之中。二 、综合评价1、农村公路网络尽管与改革开放初的1980年相比,我县公路密度,高等级公路、高级次高级路面有一定幅度增加,公路通达深度也有了显著提高,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与我县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公路交通状况还是低水平,公路交通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矛盾显现: 一是公路里程多与公路等级低并存。60年代初全县共有186公里的羊勐公路过境。经全县人民共同努力,到2005年全县公路里程已达4916公里。但公路等级低,其中:二级公路50公里,四级公路以上388公里,等外公路达4417公里。二是公路交通网络不健全,整体服务水平低。县境内多数公路路段时速仅为

8、2030公里,大大低于国内平均时速44公里水平,其公路运输状况差,人车混行,通行不畅。三是道路基础设施不配套。过去的公路不仅等级低,路况差,通行能力弱,而标线、标志、标牌的道路基础设施配套不全。与客运配套的客运站点建设和货物运输相配套的货物集散,转运等配套设施还很不完善。四是公路通而不畅。由于公路等级低,路面质量差,抗灾能力弱,有70%的公路还是晴通雨阻的路,晴天扬灰路,雨天泥水路,这是摆在永德32万人民面前的一个现实。五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匮乏。近几年,我县近几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3亿多元,虽多方筹措,缺口仍达9000万元以上。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县经济和交通建设的发展。2、农村

9、道路交通运输一方面,农用车、拖拉机等非客运车辆是农村道路交通的首选,是农民群众出行的主要依靠,且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另一方面,它又是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大威胁。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处理好交通和安全这一对矛盾,就是要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用改革、疏导、管理、执法的综合手段,处理好贫困山区非客运车辆的载客问题,破解农民群众出行难。 三、农村农民出行难原因以农用车、拖拉机和其他非客运车辆为主要交通工具的贫困山区交通格局,因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这一格局在一定时期内也具备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故在短时间内,取缔非客运车辆的载客行为,是不可能的。这是山区农民无奈的选择,也就是说,农民选择非客运车辆,在

10、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选择了危险,选择了死亡。但他们又必须义无反顾,因为他们别无选择。非客运车辆的不能取缔和消失,贫困山区车毁人亡的悲剧就还会重演。 非客运车辆在贫困山区的合理性,源于山区恶劣自然环境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贫困山区山多陡坡,溪河纵横,地域广阔,为农用车、拖拉机提供了生存的土壤。而经济落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农民还没稳定解决温饱的实际,更是非客运车辆在贫困地区能够生存发展的客观条件。一是经济落后,决定了贫困山区还无法建立现代化的道路交通网络。发达地区、发达国家是以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为骨架,以乡村油路为支撑的道路交通网络,安全事故少,而且非客运车辆没有生存的市场。贫困山区如我县

11、是以二、四级公路为骨架,不通乡村公路或通乡村土路为支撑的道路网络,故事故多发、非客运车辆盛行也就不足为怪。至2005年底,全县通公路里程4916公里,而二、四级公路不足580公里,不足12。而设计水平低,坡度大,弯道急,路面窄,长年无人养护的乡村、村社公路达3195公里,占整个通车里程的近65 。二是经济落后,决定了非客运车辆成为贫困地区农民出行的主要工具。农用车、拖拉机等非客运车辆比重大。在我县,农用车、拖拉机等非客运车辆近 4500辆,占农村机动车 90%以上。这些车辆是全县近30万农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且占农村客运、货运量70和90以上由农用车辆运输。三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客观需要。我县地处老

12、少边穷地区,属国家级贫困县,农民还没有稳定解决温饱。全县农民的生产生活就依靠全县20多个农村市场和县城进行物资交换,而农民离最近市场平均距离在10公里左右,跨区流动就更远。如我县大雪山乡有3个高山村,平均离市场距离30多公里,而农民每户平均每年向市场交售农产品,还有其他的物资和人员交流,肩挑背负是不可能的,所以全由拖拉机和农用车运输。四是非客运车辆有广阔的市场。农用车辆运费低廉,同等运距,农用车、拖拉机等非客运车辆的运价,不足普通客运运价的50,随带的货物不收或少收费用,在价格上,非客运车辆竞争优势明显。在运输中一般人货同行,有利于贷物上下车和保管,运输方便,非客运车辆也就有了广阔的市场。 四

13、、农村公路网络及运输市场发展目标1、 2010年永德农村公路网建设的发展目标:全县新建、改建县乡道路860公里,县道公路里程达440公里,乡村道420公里,路线按“三纵、三横、五连接”布局,构成我县以县乡道为骨架。省道为核心,连接县外、县乡、乡乡的干线公路网络。共63条线路860公里。公路网技术等级配置的构成,全部达到国家四级以上标准,其中二级以上公路1条104公里,占县道公路总里程的23%,四级公路里程9条336公里,占县道公路总里程的77%,高级次高级以上的沥青路面达到440公里,占县道公路总里程的100%,从而使全县道公路达到全部标准等级化,各种设施配套、晴雨畅通的中等交通状况的布局网。

14、农村公路网布局的论证根据省、市交通部门对省道经济干线布局,永德县区域内已有羊勐线186公里。由东向西贯通永德腹地,并有扁乌线、立亚线、大半线、永南线、永崇线、永班线、德勐线、勐明线、新勐线、盘姑线11条县乡公路388公里连接全县12个乡镇,公路网主骨架已基本形成。本规划的布局则以贯通县内南北腹地,连接断头线,出县、通边公路为内容,使之形成网络,提高路网密度。同时考虑到我县公路不但数量少,断头路多,不能成网,而且技术等级低,抗灾和通过能力弱等因素,大部分公路通而不畅,这就决定本路网规化旨在全面提高公路等级和路面等级。通过改造,使之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逐步从“滞后型”向“超前型”发展,使经济快速发

15、展,走上良性循环。由于永德地理、自然条件因素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及生产力布局的总趋势,未来我县农村公路网络也将围绕全县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布局规划而形成路网:一是以热区资源开发为龙头的经济开发区。永德热区资源有南汀河流域、永康河流域、湾甸坝区。热区水利、生物资源丰富,可大面积发展粮食、甘蔗、橡胶、药材、林果等优势产业,并带动发展各种食品、橡胶、水果的深精加工工业。围绕热区开发,路网先后主要规划安排是:1、改造、新修和连通链子桥至盘姑公路104公里(施孟公路永德段),这是永德贯穿南北腹地,连接三个热区的主经济干线。该段现有老路138.6公里。初建时都是群众投工投劳和上级适当补助修建而成的。后虽经

16、多年小修管养,并铺筑了106.6公里弹石路面,但限于资金等方面因素的制约,至今还有17公里的等外土路,且很多路段尚未达到四级公路标准,此线已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提高此路等级势在必行。该线起点湾甸坝链子桥,止点盘姑公路,路线走向合理,并贯穿三个热区,有利于热区资源经济开发,大大缩短孟定口岸至施甸,保山等地距离的里程,从而增加临沧向北的一个重要出口通道,并强化区域经济联络和优势互补。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规划标准二级沥青路面。2、改造盘姑公路51公里,该路公路1999年建成,线形顺适,工程量较少,规划达标四级、沥青路面,该路的建成有利于南汀河热区走廊资源经济开发,甘蔗、橡胶、澳洲坚

17、果等优势产业可大面积发展,该路经大雪山自然保护区边缘地带,对我县旅游业将起到促进作用。3、改造永小公路28公里(永康至小勐统),规划达标四级、沥青路面,该路是永康流域经济开发区与县城连接的重要出口通道,有利于甘蔗等热区资源的运输,并缩短运输距离,减小运输成本。4、改造永龙公路31公里(小勐统至南碰河),规划达标四级,弹石路面,该段公路是辐射湾甸坝热区的重要干道,受益面积广,将对我县蔗糖产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全面实施县乡油路通达工程。主要规划安排是:1、改造小邦公路58.23公里(小勐统至邦海)。规划达标四级、弹石路面,该段公路所经过的区域是永德县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

18、理位置,不仅在区域路网结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永德、镇康及到整个滇西南地区的发展都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2、勐明公路28公里(勐汞至明朗),达标四级、沥青路面,该路公路是连接明朗乡的重要经济干线,也是我县出县的重要通道。3、德勐公路40.2公里(德党至勐板),达标四级、沥青路面,它的修建和等级化能更好地发挥省道路网的优势和作用。也是通往镇康、保山的又一条捷径。 4、永班公路35公里(永康至班卡),达标四级、沥青路面。5、永崇公路71.4公里(永康至天生桥),达标四级、沥青路面。三是全面实施乡村公路通达工程。主要规划安排是:改建和连通链子桥至明信坝公路(169公里)、永康至大雪山公路(1

19、16公里)、大花桥至大山(68公里)、勐板到邦海公路(26公里)共4条379公里,主要规划通过改建部分路段提高标准,铺沥青路面。以上线路线形走向合理,受益面大,共连通9个乡镇,不仅是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线,又是跨县出境的干线迂回线,这些公路的建成,对加快沿线乡(镇)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改变死角边远地区的交通落后状况,扩大出口通道,增强路网密度,提高运输效益,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2、农村运输市场发展目标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根据中央和各级政府对加快农村客运站建设的部署及要求,建设资金从三个渠道解决,即,中央投资20万元,省厅投资10万元,地方与企业自筹10万元,计划总投资每个农村客运站

20、为40万元。每个客运站计划征地3亩,建站房160平方米,建设4或5级的客运站。因此,建设资金:一是属中央、省厅配套部份请上级按年度建设规划按时下拨就位;二是地方与企业自筹部份请客运企业筹集就位,按时按标准完成农村客运站建设任务;三是国土资源管理局和各级政府以及各乡(镇)人民政府在农村客运站建设土地征用中给予支持,土地征用价格给予优惠,客运站站址选址给予协调解决。为加快农村客运站站建设奠定基础。运力投放计划根据我县辖区公路线路长、分布散、山区多、农村公路等级差的实际,建议县城至各乡(镇)运营投放普通型中巴车为主,微型车(含夏利车等轿车)为辅;赶街专用车拟投放中巴车型(客货分形式)为主;乡(镇)至

21、村级根据公路路面等级条件,以微型客运车辆为主,再根据公路等级条件和客运量,少部份投放中型客车。年份中巴车微型客车其他备 注2006年3689与上年增长6%2007年3894与上年增长6%2008年40100与上年增长6%2009年42106与上年增长6%2010年45112与上年增长6%五、破解农村农民出行难建议 一是农村道路运输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和先导产业,加快发展农村客运市场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需要,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它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抓落实,进一步深化对加快发展我区农村客运市场,尽快解决农

22、村人民群众出行难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因地制宜制定规划,落实方案,加快实施,积极主动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把农村客运市场的开发与城镇建设,“三村”建设结合起来,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分步实施,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快捷、方便、经济、安全的客运交通。二是加快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客运市场的基础条件,建议相关部门配合支持,给农村公路建设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各部门、乡镇应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加快农村通公路建设,做好涉及工程建设的征地、拆迁和施工环境保护工作。各行政村要完成通村公路的路基、桥涵等配套工程,国家的补助资金只

23、能用于路面建设。通村公路建设占用土地,以村民委员会为单位统计,按程序报国土部门审批。国土部门要在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特事特办,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涉及供电、林业、水利、广电、电信、移动、联通等部门的拆迁工作,由各部门自行负责解决,原则上不予补助。涉及乡镇村的拆迁工作一律由所有地乡镇解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借故推诿、阻挠。以“三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农村水泥路、弹石路的建设。 三是要进一步做好农村运输市场的调查研究,抓好运力发展计划,运力布局,结构调整和实施宏观调控,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把好市场准入关,突破原有的管理模式,改革投入农村市场运力的审批办法,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客运企业

24、要“车头向下”,增开农村线路班车,要鼓励符合载客条件的微型车走公司化路子开辟农村班车,凡是起讫点为农村乡(镇)和行政村寨,而不途经县城的线路,只要车辆和人员符合经营客运资质条件的,都应给予行政许可和审批,准许在核定范围内经营。 四是现在农村客运使用的车型较多,但适用车型少,与农民所期望的车型很不一致。农民出行一般都需要随身携带一定的农副产品,箩箩匡匡,现在中巴车投放的较多,但行李架受到限制,车箱内又没有多大空间装货,使农民感到非常不便,是否可以请有关部门考虑进行改造,确保既方便又安全。同时,要鼓励运输企业和经营者,淘汰老旧车型,积极更新适合农村的新型客车投入营运。微型客货两用车的设计比较合理,

25、这种车型,有5个座位,可以坐5至7人,在农村客运市场中有明显的优势,车子体积小,可以在4.5米宽的农村公路上会车、调头,座位少,适合农村山区分散居住实际,凑足3至4人就可发趟车,油耗也低,运价也不高,安全性能也相对较好,最关键的一点,是能满足和方便群众出行。目前,这种车型发展也快,但由于未规定经营范围,严重冲击微型客车,而被限制经营客运。这种车型在乡村比较适应,可否考虑在纵坡10%以下,转弯半径12米以上,宽4.5米以上的乡村公路载人试行。当然,也要健全车辆例保制度和保险制度,进行公司化运作,强化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学习机制。因此,要解决山区群众行路难问题,在车型选择上,解决客货两用车合法

26、化是最现实,最快捷的一项措施。 五是利用政策引导是促进农村客运市场发展的根本措施。过去,对农村客运线路管理一直实行审批制,在规费征收,标准上同干线公路一样没有什么区别。鉴于农村客运,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客运消耗高,效益差,收入少的情况,建议有关部门在通过认真调查测算的基础上,切实为农村经营者减轻负担,在养路费、客运附加费、运管费、营业税、教育附加、乡镇建设附加等各项规费征收方面给予一些必要的减免,坚决取消各种非法摊派,以降低经营成本,为鼓励农村客运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六是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是搞好农村客运市场的必要条件。只有把工作的着眼点落实在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立场上,转变管理型为服务型,才能把市场培育和发展好。因此,各相关管理部门要转变观念作风,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统一领导下,积极进行部门协调与配合,精心组织安排好农村客运车辆的车型、线路、班期、班次,行车密度和发车频率,特别是赶街和节日期间,一定要周密安排,合理部署,方便群众,使其走得了,走得安全。在线路安排上,也可视当地情况,采取定区域经营,滚动发车,定线循环或电话叫车等多种方式经营。要加强监督力度,积极引导个体经营者走集约化、规范化、规模化经营的路子,逐步实行公司化经营,统筹安排保险,定期组织安全学习,不断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和经营者的整体实力,以确保农村客运向健康有序、安全的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