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备诗歌鉴赏(课标要求)上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330985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必备诗歌鉴赏(课标要求)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必备诗歌鉴赏(课标要求)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必备诗歌鉴赏(课标要求)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必备诗歌鉴赏(课标要求)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必备诗歌鉴赏(课标要求)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必备诗歌鉴赏(课标要求)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必备诗歌鉴赏(课标要求)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必备诗歌鉴赏(课标要求)中考必备诗歌鉴赏(课标要求)本溪市第三十四中学 xt mf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本文是作者刘禹锡回赠白居易的诗,是赠诗中的名篇。2、刘禹锡首先写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自己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3、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典故,写自己回到洛阳的感受,老友已逝,只有无限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4、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 “沉舟” “病树”喻自己,抒发诗人自己身世之感。5、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达诗人坚定的意志

2、和乐观精神。6、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反映深刻的人生哲理。7、思想: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精神。赤壁1、本诗是咏史诗。但名为咏史实为咏怀。作者借题发挥,前两句写兴感的原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2、作者不正面描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影响,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3、思想:借用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过零丁洋1、本诗是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元军统帅张弘范再次逼他劝降张

3、世杰时所作,以此诗志节。2、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科举入仕,二是起兵抗元。颌联用比喻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联,历经艰辛危苦。颈联上句写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作者巧用惶恐滩和零丁洋,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害。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表现诗人为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堪称千古绝唱。水调歌头1、本词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 “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问,陡然发之,把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端了出来,也显露词人对明月

4、的赞美和向往。3、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对宇宙和人生哲理思考又进了一步,对明月的赞美又进了一层,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4、 “归去”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5、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写出了作者的犹豫,作者的遐想越来越飘渺,终不忍弃绝人世。6、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作者终于不再遐想、犹豫,实际收入他对人间生活的热爱。7、下片紧承后两句的入世情怀和月色描写,写月,写月光的移动和月下不眠之人。8、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转入了抒发怀人之情,好像是对月有怨怼之意,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9、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宕开

5、一笔,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1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现作者的放达宽慰。11、全词体现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和深邃的哲理趣味。山坡羊潼关怀古1、这首曲是元代张养浩所作,作者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仍旧过着痛苦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2、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潼关的险要,用“山河表里”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聚” “怒”写出了山河的动态与灵性,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有力地烘

6、托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悲愤、伤感谢之情。3、中间四句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 “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眺,感慨横生的样子,点题怀古,面对昔日帝都的遗址,作者展开充分的想象,突出了历史的变迁。此时的西都(长安)是一片荒凉, “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由盛到衰的真实写照,作者没有直接写战争,但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跃然纸上。4、最后两句写作者的感慨:一个朝代的兴起,必大兴土木,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的灭亡,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批判。5、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饮酒1、本诗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所作,作者借“饮酒”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本诗格

7、调闲雅有致。2、 “结庐在的境,而无车马喧”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隐后的自己生活状况,身处闹市,喧嚣不绝于耳;“问君何能而,心远地自偏”作者自问自答, “问君”一句转换叙事角度,将抒情主体客观化,仿佛在以第三者的好奇心追问下去,颇有情趣;“心远地自偏”一句以极为精练的评议,解释了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4、诗的前四句,通过叙事、议论定下全篇基调。5、以下四句写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妙手偶得之笔,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6、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眼前景,脱口而出,不事雕琢,自有神韵,末两句写出了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行路难1、本诗是李白所作

8、用的乐府诗。2、诗以叙事开篇,极为夸张地营造欢乐的宴饮氛围。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用强烈的反差,衬托诗人内心的悲苦。“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以形象化的语言,写了仕途之难,寓含无限的悲愤。3、结尾,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本诗是歌行体古诗。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诗人贫苦甚至恼羞成怒的窘态,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2、诗以描述开篇,写实手法,写了秋风的威力和自己的无可奈何。3、本诗以七句为主,间有九字句或二字句,句式杂错叙事故事强烈,抒发强烈而深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作者唐代诗人岑参,本诗是边塞

9、诗佳作,他与另一位边塞诗人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2、全诗共 18 句。按内容可分为“咏雪”和“送别”两部分。开头两句突出边塞的冬天来得早的气候特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者把冬雪比喻成春天盛开的梨花,新奇豪迈。3、 “散入珠帘湿罗幕,胡裘不暖锦衾薄”由户外写到室内,伴随雪的降临,寒冷也悄悄地跟进,考验人们的毅力和耐心。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是从军旅方面写天气的寒冷。4、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是过渡句,将视线又转向“外景” ,以“百丈冰”点缀大的环境,以“万里愁云”引出送别气氛。5、 “胡琴琵琶与羌笛”交待事件和军中宴饮时的管弦齐鸣,增添几分苍

10、凉悲壮的豪气。6、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归客在天色已晚时登程令人黯然。7、结尾四句,形成顶针,内容接续,如行云流水,画出一幅空旷寂寥的雪中送别图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使人惆怅,雪地上的马路蹄印迹,又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到远方,给人无尽的遐想。8、本诗气势宏大,风格奇峭,想象丰富,色彩绚丽,充满乐观主义精神。9、本诗都是七字句,句式整齐,叙事点到为止,抒情含蓄而典雅。诗表现的情调是豪放的。已亥杂诗1、本诗是清代龚自珍所作,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2、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一方面离别是忧伤,另一方面离别是愉快,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 “浩荡离愁” “吟鞭东指”两个画面相

11、反相成,互为映衬,是当时诗人内心的写照。3、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以形象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爱国热忱。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4、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合为一体,将议论和抒情相结合,形象表达诗人复杂情感。渔家傲 秋思1、北宋范仲淹所作。渔家傲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2、词的上片写景,描写塞下秋景,首先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不同:大雁过早地向衡阳飞去,毫无逗留之意,实写边地寒冷。 “四面边声、风吼、马嘶起伏不断的号角声”中原地区是没有的。3、 “千嶂里,长烟落日期孤城闭”点明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4、词的下片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

12、情。5、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表现了词人既思念亲人,又不甘心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6、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了夜寒露浓,又传来悠悠羌笛之声,加重了征人的愁思。8、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是互文,含蓄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9、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江城子 密州出猎1、北宋苏轼所作。2、词的上片记叙出猎的情况, “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 “千骑卷平冈”写出猎的人很多,气势很大。 “亲射虎,看孙郎”写作者为回报倾城而出来观看太守狩猎的盛情,他要像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马有射虎,突出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气。

13、3、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借用典故,作者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最后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4、本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5、本词表面是写出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放气概。破阵子1、本词是写给辛弃疾志同道合的朋友陈亮的。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等方面都是豪放、壮美的作品。2、上片写军旅生活:开头两句写作者曾经经历而今失去的军旅生活。三至五句每句写一事,都是极雄豪的、壮美的行事,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被削去官职退居山林的作者仍十分羡慕军中生活,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功立业。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既写了

14、战斗激烈的场面,又表达词人希望自己驰骋沙场的愿望。3、下片前四句描写战斗场面。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作者的最高理想,成为全词的最强音。它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可怜白发生”一方面写前面所述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一方面是自己年近半百,两鬓花白,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4、全词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鲜丽、生动。望岳1、全诗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2、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是近望所见,造化一句是虚写,阴阳一句是实写。3、后两联为

15、第二层,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是细望所见。表达了自己的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开阔。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仅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5、本诗是古体诗而不是律诗。春望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破败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春色降临在长安城,眼前却杂草丛生,虽写景,却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了作者感时伤世的感情,感时承上,恨别启下。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现家书不至,表达他对妻子儿女的思念之情。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白头是实写,苍老得这样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4、本诗风格:深沉含蓄使至塞上1、本文是边塞诗。2、 “单车”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塞慰问将士。 “属国过居然”写山高路远。 “征蓬” “归雁”既言事,又观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边地壮美的塞外风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