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K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330406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CK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PCK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PCK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PCK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PCK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CK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K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CK理念下的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北京教育学院 张素娟 2011年11月(一)明确我们要借鉴PCK的什么(二)案例是借鉴、批判、评价的对象(初 高中) (三)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主要目的(一)什么是教师的PCK1。背景教师走向专业成功的三大支柱专业情意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问题: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怎样让大多数学生理解?1986年斯坦福大学L.舒尔曼强调学科知识与教学 知识应该整合,提出学科教学知识(PCK):lPCK是学科教学知识或教学内容知识(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的 简称。要点是:l第一,教师必须拥有所教学科的具体知识: 事实、概念、规律、原

2、理等,l第二,教师应具有将自己拥有的学科知识 转化成易于学生理解的表征形式的知识 。PCK的实质和特征l教师的PCK是决定教学有效性的核心知识, 它能有 效区分高效和低效教师。实质是一种“转化”的智能, 是教师将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有效获得的一种学 科教学智能。l第一次“转化”:教师根据课程理念、目标, 进行系 统思考, 把学科知识有效地“转化”成教学任务 教学设计;l第二次“转化”:由教学任务有效地“转化”为学生实 际的获得。主要体现于课堂教学中教学实施。l特征: 综合性、情境性、个体性、实践性、默会性 、开放性。 学科专家与教师的区别l专家以研究的角度来组织知识,教师则 是从教学的角度组

3、织知识,帮助学生理 解;学科知识( SMK)的精髓是对学科 本质的深刻理解,PCK的要诀是把学科 本质心理化的教育手段。没有深厚的 SMK和灵活丰富的PCK,不能驾驭复杂 课堂。 PCK成分学生学习特定内容的经验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帮助学生学会特定知识的教学策略特定学习内容与学科知识间的横纵向联系学科中最核心的内容及其教育价值解决现实教学中我们面临的困 惑或低效问题:l补知识,开小灶,掰开了揉碎了教知识,教师 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学了就忘,考试突 击;l学生认为地理就是死记硬背,思维力度不够, 学科价值不明显,学习兴趣不高;l追热点、追“面上覆盖”,陷进“题海” 不能自拔, 强化答题技能,成绩

4、却不尽如人意;l该讲得都讲了,学生为什么还不会?l变换各种学习方式和手段、训练教学技能改进 教学,效果不佳;(二)借鉴PCK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教师的知识结构决定了在教育活动中所能够发 挥的功能. 研究表明,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与教学效果存在显著的相关。作为我们研究教学或思考问题的一种思路; 作为教师完善自己学科教学知识的一个向导基于PCK的上位思考l地理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培养公民必备 的地理素养”地理思维品质、解决问 题的思想方法和视角,而教材中上位的地 理观念、思想方法并不明确。哪些是最有 用的核心知识?l师生“堆栈式”的知识结构,不具备举一反 三、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寻求能迁移 运用的少量

5、上位的知识。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学科本质的追问,抓住学科特点的学科视角 、学科观念、思想方法,统领具体知识。 教什么教学的本质:学科知识的“心理学化”,让学生 理解;学会教育的本质:挖掘人的潜能,为了每一位学 生的发展,地理课程在人的一生和终身发展 中发挥的作用。有用借鉴PCK理念进行教学设计1学科核心知识 及其教育价值(1)你认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哪些内容最重 要?(2)为什么说学生学习这些内容很重要?2特定学习内容 与学科知识间 的横纵向联系(3)这节课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4)这节内容不同层次有哪些相关的知识?3学生学习特定 内容的经验和 可能遇到的困 难(5)学生学习该内容的经验

6、、经验和基础(6)学生学习该内容的认识过程和可能遇到 的困难 4帮助学生学会 特定内容的策 略(7)本节课教学程序以及这样做的理由(8)了解学生经验、解决学习困惑的策略与 方法1 1、学科中最核心的内容及其教 育价值l对一个人来说,最主要的能力是什么?l人的创新能力从哪里来?地理哲 学地理学科观念 、思想方法地理概念、原理 、规律地理事实、现象、表象性概念哪个层面的知识更 能形成创造能力?如何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如何深入分析教学内容?l深入分析的“切入点 ”:抓住哪些是体现 学科本质的、最有教育价值的核心知识 或统领性知识,明确核心知识承载的能 力价值。l教学内容的深入分析首先要正确解读课标 要

7、求,抓住核心知识,一是明确该知识在 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明确 核心知识承载的能力价值。l案例:是怎样体现在教学设计里的?哪里 值得我们借鉴?l问题:教学内容的分析缺少对知识”上下 位关系”的分析与思考,导致教学中知识 点堆砌罗列,记忆性知识比重过大,或 者“地理八股味”浓厚,影响后面教学过 程设计缺乏上位性思想方法和观念的提 升。地理哲 学地理学科观念 、思想方法地理概念、原理 、规律地理事实、现象、表象性概念上 位 迁 移归 纳下 位 迁 移演 绎知识识解析:从下向上 教学设计设计 :从上到下 课课堂教学:从下到上 应应用练习练习 :从上向下案例中教学目标哪些内容案例中教学目标哪

8、些内容 更上位更上位? ?l初中经线和纬线案例分析;l高中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 ;地理学科最有价值的知识l体现学科本质、反映学科独特视角和思 想方法的知识重要的核心概念以及 概念之间的联系;基本地理学科技能、 方法、地理学科魅力认识和欣赏世界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l最有迁移应用价值;最持久生命力。l教师只有深刻把握学科本质和思想方法 ,理解学科知识的逻辑,把它融会在自 己的教学中,才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地理 学科知识的丰富性和深刻性。l l(1)从空间来观察世界,认识区域特征、人类和事物的 空间位置、分布和地域组合,即从空间表述人类和地理 环境关系和从空间分布上观察认识世界的空间观念;把 握分

9、析问题的空间尺度;l(2)从相互作用综合地来观察世界,认识人类与环境在 特定地点和位置的相互作用,即综合的思想方法。 l(3)从时间动态来观察世界,认识地区(地域)特征及 人类和环境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即动态观察世界 的思想方法;反映学科本质特性的地理学科独特的视角和思反映学科本质特性的地理学科独特的视角和思 想方法想方法地理教学的专业性体现“位、布、区、关、图”位 置 要 紧注 重 分 布突 出 区 域阐 明 关 系运 用 地 图概 括 区 域 特 征体 现 区 域 差 异反 映 区 域 联 系阐明 地理 要素 间的 关系阐 明 人 地 关 系说 明 区 域 发 展核心知识的教育价值分析

10、:“我教 的知识有什么用”l要挖掘和揭示地理知识背后的教育价值l例:l地球是圆是方?l你怎么知道地球是圆是方?l知道地球是圆是方有何意义?地理教学内容分析要揭示地理知 识的价值l所有的知识都是人类在一定目的和需要 之下发现的,教学首先要揭示这种目的 。只有揭示了这种意义,学生才能将知 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体会到地理学 习的意义和价值。l认识周围事物的价值。 l工具价值和认知方法价值。 l地理思维价值。 l情感与自我意识的教育价值。 l实践应用价值。 如何分析特定知识的教育价值核心知识的教育价值分析:“我教 的知识有什么用”l地理教育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的价值体 现在人地关系问题 、区域与区域差

11、异、 对自然和社会的观测 能力、地理空间分 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方面。l一定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的意义和价值。l如果学生感觉学到的地理知识没有实际 用处,体会不到其中的地理思维价值, 任何人都会对学习产生疑惑进而消极厌 学。l“知识并不总是好玩的”;用教学内容的深 刻性和丰富性打动学生,是提高地理学 习兴趣的根本。l认识周围事物的价值。 l工具价值和认知方法价值。 l地理思维价值。 l情感与自我意识的教育价值。 l实践应用价值。 案例是如何体现所教特定知识 的教育价值的?2、特定学习内容与学科知识间 的横纵向联系l案例二:比较不同的知识结构分析案例 ,哪个更体现概念之间本质联

12、系的学科 知识逻辑?较差的结构有什么问题?l问题:知识点打散平铺、缺乏知识间内在 本质关系的分析,影响到后续教学过程设 计中主要环节的学科逻辑。l建议:避免知识点的平铺到有内在逻辑联 系的知识结构。优良的知识结构揭示 概念及概念,知识与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 实质。l结论:优良的地理知识结构能增加理解力 。案例分析l经线与纬线、区域农业可持续发 展案例中板书设计可借鉴的经验分享 。3. 实证地分析研究学生l学情分析常见的问题:笼统、空泛、贴标 签,缺乏深入实证的学生研究。l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学生研究和分析呢?分析学生的“已知”: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内容 学习相关的知识经验和基础、能力水平等,要通过

13、 检测和考试等手段检验学生关于本节内容学习相关 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是否有漏洞可能会影响新知 识的学习。分析学生的“未知”:学生学习该内容的思 维能力;通过以往教学经验判断学生容易在 学习新知过程中哪里容易形成学生学习的障 碍和困难(难点的确定)分析学生的“能知”:所任教班级的学 生能达到怎么样的目标,它决定了学习 终点(即学习目标)的定位;要判断所 教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情况学生情况分析分析分析和研究学生分析学生的“想知”:学生对于本节课哪里容易出 现兴趣、态度和兴奋点;与课标要求是否相关?分析学生“怎么知”:学生学习特定知识的 认知过程和规律是怎样的?不同年龄段学生 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

14、了解不同学段学生 的思维特点,确定知识的呈现方式、合适的 学习方法。 学生情况学生情况分析分析分析和研究学生“望”- 观察“问”- 提问“切”- 测验“闻”- 倾听诊断与分析“实证”l案例:与经线与纬线学情分析与前 面案例对比,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l启示:深入实证地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分 析:结合具体内容研究学生进入学习的 准备状态(知识、经验、兴趣、能力基 础等);深入学生学习心理特征和认知 心理过程的分析;找到学习新知可能的 障碍和难点。到底学生在哪会出现学习障碍? 按照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教学设计在案例中是 怎样体现的?l案例中值得借鉴的是什么?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把学科逻辑 心理学化学生只有在

15、有内在逻辑的内容中发现才能有意义,而符合学生认识逻辑的教 学才易懂、易学,即学生能够真正了解 所学的内容,把学习到的知识纳入自己 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才可能实现有意义 的学习。思考与互动l就您的教学设计,请您根据您自己的教 学经验判断,判断某部分知识教学中学 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困难或障碍。l您是否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l讲解、阐释、举例的教学语言策略;l捕捉学生发言信息价值的倾听策略 ;l呈现主要思想方法、学生思考过程的板书策略 ;l互动与调控的策略;l强化的策略;l关注学生差异的教学策略l4、让学生学会的教学策略案例分析l案例经线和纬线区域农业可持续 发展采取了哪些帮助学生学会的策略 ?反思与行动改进l借鉴案例,查找自我教学设计改善的空间 或问题所在;l修改完善您的教学设计。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