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方法与模式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311227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方法与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方法与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方法与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方法与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方法与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方法与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方法与模式(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方法和 模式回顾教学设计的定义p在正式行动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 制定行动方案。 p是设计家有目标有计划的进行技术性的创作活 动。设计是由目的指引的过程,该过程的目的就是构想实现某种新的东西。构想的过程受设计者的思想所指导,设计过程需要一套的科学的方法,而不纯粹是试误的过 程。设计技术化Systemq 设计设计是由目的指引的过程,设计过程受设计者的思想所指导,设计过程需要一 套的科学的方法,而不纯粹是试误的过程。目的q设计 q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q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q教学设计模式本章内容q 设计设计分类类工业设计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 环环境设计设计

2、Environmental Design 建筑设计设计Architecture Design 室内设计设计Interior Design 网站设计设计Web design 服装设计设计Clothes Design 平面设计设计Graphic Design 书书籍设计设计Books Design 信息设计Information Design 网页设计Web Design 互动设计Interaction Design动画设计Animation Design 人机界面设计Interface Design 通用设计Universal design支配产生q 观观念设计设计需求满足支配产生满足q 观观念

3、设计设计需求q现代教育观念q现现代教育观观念是指与现现 代社会、现现代经济经济、现现代 科技相适应应的教育观观念。大教育理念 人本化理念 强调调教与学的辨证统证统一 发发展教育观观 信息化教育 资资源共享教学设计设计的指导导思想一、大教育理念“教育”概念本身内涵发生变化在教育观念上突破学校教育的范围,由学 校的预备式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使教育的年 限得到最大限度的延伸,教育空间得到最大程 度的扩展。前端教育 终身教育以“教”为中心 “学”教并重学历社会 学习社会教学设计设计的指导导思想二、人本化理念 尊重学习者的个性特征 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q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构成学习操作系统

4、,包括感知力、记忆力思 维力想象力等稳定的生理品质。“或许这个世纪最糟糕的教育改革就是所谓的智力测 试。这些方法在测试一定的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是它们不能测试所有的能力,更糟糕的是,它导致了智 力生来不变的观念 智力不是固定不变的” 学习的革命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非智力因素构成学习动力系统,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 学习情绪情感意志品质个性特征等。 指除了智力与能力之外的又同智力活动效益发生交 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q非智力因素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动力作用动力作用定型作用定型作用补偿作用补偿作用在教学实际中,会发现有很多学生,特别 是一些后进生,由于调动了非智力因素, 极大地发挥了学生学习地

5、积极性,从而促 进了他们地身心发展。q非智力因素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三、强调教与学的辨证统一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 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 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四、发展教育观发展教育观传统的知识教育观改变为现代的发展教育观 即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和继续 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五、信息化教育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和物质、能源一样重要的资源。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促进教育改革,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教育形态。教学设计的指

6、导思想五、信息资源共享万事皆备于我万事皆备于我设计资源设计资源可利用资源可利用资源教学设计设计的指导导思想 大教育理念 人本化理念 强调教与学的辨证统一 发展教育观 信息化教育 资源共享教学设计设计的指导导思想q设计 q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q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q教学设计模式思想与方法之间的辩证关系q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MMSCMe- AutomationPABXe-MarketERPMESIBSEDMSGroup DGWHRMPRMPRMDWDWIRMIRMKMSEIPMSMSRSRSe-CRMe-CRMERMe-IPSe-xe-xE-hE-he-Ce-Ce-e- CRMCRM“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

7、作用的诸要素的综合体” 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互相作用,不存在独立于相互关系的孤立部分。系统不是诸部分无组织的拼合物,而是由各部分组织而成的统一的整体。系统MMSCMe- AutomationPABXe-MarketERPMESIBSEDMSGroup DGWHRMPRMPRMDWDWIRMIRMKMSEIPMSMSRSRSe-CRMe-CRMERMe-IPSe-xe-xE-hE-he-Ce-Ce-e- CRMCRM系统和非系统整体性与组织组织性是系统统最基本的特征。整体性是系统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 之一。系统指的是“整体”即“有组织的 统一体”,系统之所以为系统就是因为 系统是作为一个有机

8、整体而不是各部分 的简单相加而存在的。是否具有整体性,即“有组织组织的统统 一性”是区分系统统与非系统统的判据。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为内部联系,表征这种联系的范畴称为结构。结构 是关系的总和,而关系就其本质而言是要素之间有必然的信息交换。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为外部联系,表征这种联系的范畴称为功能,功能 是系统符合意志的运动结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Sys=(S+F)= (E+A+I)系统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q 系统统的基本原理u整体性原理u整分合原理u反馈原理u动态相关性原理u弹性原理系统统 u整体性原理系统内部的诸要素之间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保持着有机的联系。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为内部

9、联系,表征这种联系的范畴称为结构。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为外部联系,表征这种联系的范畴称为功能。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又促进结构的改变。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又促进结构的改变。系统要具有自我们节的能力以适应外部环境,否则就不能保持系统的完整性。u整分合原理思维把相互联系的要素联合为一个整体,同样也把意识对象分解为它们的要素.相当于哲学中”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u反馈原理系统将信息输出去,又将其作用结果信号接收回来,并对信息再 输出,起到控制作用。其特点:根据过去操作的情况去调整未来的行为。u动态相关性原理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这种相互作用推动系统不断的向前发展,表征这种相互作用的因

10、子称作相关因子。和尚数水桶数整体效能一个和尚挑水喝12F=f1两个和尚抬水喝21Ff1+f2三个和尚没水喝30F=0f1+f2+f3“三个和尚没水吃”就是因为相关因子内耗,所导致的整体效能衰减, 其动态过程如上表所示。日常人们所谈到“官官相护”、“一个巴掌拍不响”、“牵一发而动全 身”都是这个原理在起作用。弹性原理是指系统要素之间须留有余地,关系保持弹性,其属性可以用弹性度来表征。l 弹性度适中有利于系统功能的发挥;l 弹性度过大即使去原则、没有章法;l 弹性度过小则僵化、没有活力。就整体而言,所有可被视为系统事物都必须保持充分的弹性,及时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u弹性原理p系统统方法系统

11、方法就是运用系统理论的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系统方法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 互作用中发现系统规律性,从而指明解决复杂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策略。p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参见p12q设计 q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q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q教学设计模式Summaryq现代教育观念n 大教育理念n 人本化理念 n 强调教与学的辨证统一 n 发展教育观n 信息化教育n 资源共享教学设计设计的指导导思想Sys=(S+F)= (E+A+I)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整体性原理整分合原理反馈原理动态相关性原理

12、弹性原理q教学设计模式模型:模式:再现过程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再现现实的一种表现性的简化形式。1.人们相互交流沟通的有效工具主管部门开发者用户开发者成员之间:分派职责避免重复、遗漏、统一规格、接口、时间。2.管理教学设计活动的指南3.决策的规则系统和算法模式在教学设计实践中的作用p经典教学模式简介 肯普模式 史密斯雷根模式 迪克克瑞模式 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 肯普模式 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的; 选择课题与任务; 分析学习者特征; 分析学科内容; 阐明教学目标; 实施教学活动; 利用教学资源; 提供辅助服务; 进行教学评价; 预测学生的准备情况。十个教学环节 : 狄克-柯瑞模式狄克 - 柯瑞模

13、式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和应用。模式最大的特点是最接近教师们的实际教学,即在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条件下,研究如何传递教学信息。设计的模式的步骤和缓解比较符合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贴近教师的实际教学,也比较具体详细。因为大多数教师无法改变现有的课程及其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他们只能在微观上研究“如何教”的问题。即怎样更快、更好地组织教学信息并用有效的方法传递给学习者。在第一代教学设计中有相当影响的“狄克-柯瑞模型”的基础上,史密斯-雷根吸取了加涅在“学习者特征分析”环节中注意对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进行认知分析的优点,并进一步考虑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内容组织的重要影响而发展起来新的教学设计模式。 史密斯-雷根模型 史密斯-雷根模型该模式较好地实现了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的结合,较充分地体现了“联结-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并且T.J.Ragan本人又是美国AECT现任的理论研究部主席,是当代较著名的教育技术与教育心理学家,因此该模型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该模式是由P.L.Smith 和T.J.Ragan于1993年提出 ,并发表在他们两人合著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图学习内 容分析学生特 征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选用修 改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