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考命题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湘潭市教科院 苏沙平第一部分 英语测试的基本理论一、英语测试的类型1、常模参照考试 将某个学生的成绩与其他学生的 成绩进行比较; (不适合用于平时课堂测验,因为课堂测验 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2、标准参照考试 将考生的成绩与事先制定的标准进行 对比,不受其他考生成绩的影响 即用一个既定标准/尺度来衡量学生 的学习结果二、试题命制应注意的“四度 ”n1、难度n题目难度是题目的难易程度,它是题目对 被试者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适合程度的指标 测验难度水平的适当与否取决于考试的 目的、性质和题目的形成对于一般的常 模参照考试而言其目的是测量个体差异, 其题目的平均难度最好为0.50,各题难度可 在0.50+0.20之间当考试用于选拔时,题 目的难度值应更多地接近录取率 n试题的难度通常分为A、B、C、D四个层次 :nA类试题为容易题,相当于70%以上的考生 能够正确回答,难度值处于0.7-1之间nB类试题为中等偏易题,相当于50%-70%的 考生能够正确回答,难度值处于0.5-0.7之间 nC类试题为中等偏难题,相当于30%-50%的 考生能够正确回答,难度值处于0.3-0.5之间 。
nD类试题为难题,相当于30%以下的考生能 够正确回答,难度值处于0-0.3之间2、区分度 n区分度是指考试题目对学业水平不同 的考生的区分程度的指标具有良好 区分度的题目,对考生有较强的鉴别 能力,水平高的考生得分高,反之则 得分低在常模参照考试中,题目的 区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一般 依据选拔的目的和选拔率来确定对 于标准参照考试,只有及格线附近的 考生对题目的区分度要求较高3、信度n信度是指测试的结果是否稳定、可靠 如果让一个考生把同一份试卷做两 次,如果两次结果相近,那么测试具 有较高的信度n主观题的信度尤其重要由于评分者 的信度难以保证,主观题的信度也往 往难以保证 4、效度Ø效度是指测试是否有效地考查了希望考 查的内容Ø就语言水平测试而言,效度直接关系到 测试结果能否准确反映考生的语言能力 Ø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命题技术都直接 关系到测试的效度如果通过让学生写单词的音标来考 查学生的语音能力,那么测试就 缺乏效度能写音标不等于能正 确发音 现在中考中经常使用的间接口语考 试的效度也不高如果不讲究命题技术,试题也会缺乏效 度: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paper burn in? A. CO2 B. N2 C. O2 D. H2三、命题原则1.基础性原则n考试内容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用英语做事2. 客观性原则n测试理论n分离测试:一般以词、句形式呈现,缺乏语 用情景,孤立测试某一知识或能力,信度高 ,效度相对较低。
n综合测试:一般以语篇形式呈现,具有一定 的语境,测试某一知识或能力,信度,效度 相对平衡n交际语言测试:以语篇形式呈现,具有较为 真实的情景,强调以互动的形式,测试综合 运用语言的能力,信度较低,效度高3. 科学性原则n行文准则 无知识性错误 无文字表达错误n题型设计知识 知识运用 能力 听力技能等其它部分n主、客观题(1) 客观性题型:答案唯一的选择题,其整卷权 重值不高于0.612)主观性题型:笔录要点、回答问题、摘录信 息、汉英互译、情景作文等答案不唯一的题型, 其整卷权重值不低于0.394. 公平性原则n素材选用n 面向全体学生n 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水平n 地域以及文化差异n 真实、地道、形式多样、内容健康、n 典型、当代n 评分标准n 目的、重点n 科学、可行n 全面、公正、客观、准确n 鉴定和激励,正面反拨作用5. 友好性原则n卷面设计 n 为考生服务n 认知心理、学习习惯,n 题干语有亲和力,n 愉悦的心情n 考出实际水平第二部分 英语试卷的命题技术n一、试题编写基本规则 n(1)语言正确、地道、得体、简洁;n(2)避免偏颇性,注意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 ;n(3)考点明确,且通常只考一个考点;n(4)试题设计要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要保证试题的答案没有争议;n(5)题干与备选项之间在逻辑关系或词语使 用上应避免有所暗示或包含;n(6)同一套试卷中不能有互为答案的试题;n(7)备选项的长度、结构、语言表达要尽量一致;n(8)单选题通常只包含阐明问题所需要的条件,没 有空白的句子对选项起限制作用,一般没有冗余 信息;n(9) 备选项要求同质,干扰项要有较大的似真性 ,应与正确选项在逻辑上和语法上跟题干保持一 致,不应拼凑明显不合理的选项;n(10)试题具有时效性,避免超出时效范围的题目 ;n(11)正确选项出现在各个位置(A、B、C、D) 的次 数应大致相等。
二、各种题型编制的具体要求n1、听力题n(1)选材na)应该为口头英语材料,听起来自然 、真实;nb)材料应该创设一个较为明确的语境 ;nc)应该是一段完整的语言材料;nd)谈话双方的身份应该明确,应尽量 选差异较大的两个人进行的一段对话 ;le)材料应该有足够的信息量,以供试题设计之用;lf)材料中不应该存在生词;lg)材料内容应该尽量符合考生的年龄层次,不应该使考生这一年龄层次的人感到过于生疏;lh)材料不应该过长或过短 (2)试题命制的基本原则 na)考查的必须是关键信息,而且必须 是只有通过听才能获得的信息nb) 题目应按材料中有关内容的先后顺 序排列;nc)考点对材料内容的覆盖应尽可能全 面;nd)试题应测试考生对对话内容、场景等 的理解情况,数学运算和一般生活常识类 的试题不应该在听力部分出现;ne)各选项的长度、难度、句子结构应该 基本一致;n f)应避免各选项相互牵连与包容3)试题设问技巧n① 问谈话本身的意思nW: Excuse me, would you mind if I used your phone?nM: Help yourself. It’s on the table over there.nQ: What does the man tell the woman to do?nA. Bring some food to the table.nB. Help herself to some food.nC. Use the phone on the table.②问从谈话可以推断的情况W:I was at the bus stop at 1:00. Why didn’t I see you there?M: I got there at a quarter to 12 and waited a while. But I guess I left before you got there.When did the man probably leave the bus stop?A. 11:00.B. 12:00.C. 1:00.③问谈话的情景或语境W: Sorry, you can only borrow three books at a time.M: OK. But must I put these two books back to the book shelves or I can leave them here?W: Of course you must put them back yourself.Where did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book store.B. In a library.C. In a laboratory. 2、单项选择题n侧重考查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灵活运 用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的能力。
单 项填空题要注意加大考点的覆盖面, 力求题干语境真实、语义丰富、表达 地道n 由于近年来单选题数量有逐步减少的 趋势,因此该题型考查范围尽可能局 限于语法项目n(实例略)3、完形填空题a)所选短文应该主旨明确,大意清楚,有较 好的连贯性; b)语言难度适当,题材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内 容; c)所选短文的长度要适当太短的材料不利 于挖空,可能使删词过于密集;太长的材 料则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负担和考试时间; d)不宜在短文的首句和末句中挖空;e)空白之间的间距要适当一般间距为7至9 个单词为宜间距过小会增加试题的难度 ;间距太大则会降低难度,同时增加材料 的篇幅和阅读的时间; f)要注意所删词语在文段中确实有上下文线 索,使学生能够依据这些线索进行推断 g)不宜把语言知识以外的其他知识作为考查 的重点,如一般不把专有名词等挖空 h)完形填空属于阅读理解的范畴,不要考纯 语法的项目 One day, a young man called Tom came 1 see the great artist, Da Vinci(达· 芬奇). He wanted 2 drawing. Da Vinci gave him 3 egg and told him 4 it. The young man worked quickly and 5 . “ Draw it again, ” said Da Vinci. 1. A. in B. at C. to 2. A. study B. to study C. to learn 3. A. a B. an C. the 4. A. to eat B. draw C. to draw 5. A. show the artist it B. show it to the artist C. showed it to the artistThe young man drew 6 egg, but Da Vinci made him 7 it again. The young man was very angry.“I can draw an egg 8 two minutes. Why do you keep me 9 ?Please teach me how to draw.”Da Vinci smiled and said, “ Yes, you can. But it 10 you several years to learn to draw a perfect egg.” 6. A. another B. the other C. other 7. A. draw B. drawing C. drawn 8. A. in B. with C. after 9. A. to wait B. waiting C. waiting for 10. A. will spend B. take C. will take Once upon a time a poor farmer 1 a bag of wheat to the mill did not know 2 to do when it slipped from his horse and fell into the road. The bag was too heavy 3 him to lift, and his only hope was that presently someone 4 come by and 5 a hand. 1. A. bringingB. carryingC. taking 2. A. howB. whatC. which 3. A. abou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