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论文自我和谐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26376 上传时间:2017-08-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论文自我和谐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小学教师论文自我和谐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小学教师论文自我和谐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小学教师论文自我和谐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小学教师论文自我和谐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论文自我和谐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论文自我和谐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学教师论文自我和谐论文:中小学教师自我和谐现状与对策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担任培养祖国花朵的中小学教师面临着愈来愈大的压力。本文从自我和谐的角度分析了中小学教师自我和谐的现状问题以及成因,并提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自我和谐能力的对策建议。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自我和谐;对策建议引言随着教学课程的深化改革,打造和谐教育成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而中小学教师自我和谐的构建则成为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中小学教师自我和谐的现状及成因,并提出了重新认知教师职业价值、职业角色定位、职业压力以及重构教师职业人格魅力等策略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自

2、我和谐能力,以便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一、中小学教师自我和谐现状及成因1.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有待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这些中小学教师中有一大批的教师是刚刚从高校毕业的,他们还处在由学生到老师的一个角色转变中,因此没有能亲身体验到作为一名教师的社会责任J 感之强,以及教师这一职业应该具备的一些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素养。首先表现在有的教师仅仅只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而没有恪尽职守。其次是教师的职业专业素养不够,无论从教师的本职专业或者是教师的知识面广度都没有达到一个现代教师所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因此这一方面的问题使得中小学教师无法

3、充分发挥自己做一个优秀教师的专长,而沉湎于一种长期为教学而教学,而不是为培养祖国的“花朵”而教学的状态。2.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教学方式传统,知识面狭窄。由于当前有许多的中小学教师刚从高校毕业,缺乏长期的真人课堂教学实践训练,并且在年龄和生活阅历等各个方面的限制,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表现出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教学方式传统,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知识拓展面少等问题,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能激起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3.社会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与日俱增,促使教师的心理压力增大。首先是来自社会对教师教学素养方面的要求。随着社会对不同人才需求的增加以及教学的素质教育的综合改革,使得教师

4、必须不断地对现代知识进行“充电”学习,以此来提高自己。同时参加多种考核、评优、晋升等,J 给教师的心理带来了学习与教学的双重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教学效果的顺利完成。其次是来自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往往对学生的未来寄予莫大的希望,而这个希望的实现,家长把大部分的责任放在了教师的身上。学生也持有妄图通过不努力仅仅靠教师的教学来修成学业正果的心态,这给教师教学方面的顺利进行也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也给中小学教师在无形中施加了更大的压力,使得教师长期处于一种盲目自责的状态。4.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支持体系不完备,缺乏一个有效的激励教师的社会支持体系。首先表现在对教

5、育资源的投入不够。教师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还属于中低层收入和弱势群体的人员,面对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各个方面的压力,迫切需要一个有效的奖惩机制来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不言而喻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是其中的一部分。其次表现在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不够,教师面临的各种社会压力以及教师对自身职业以及人生方面的定位等均是教师心理问题爆发的导火线,教学行政部分对教师心理问题缺乏定期的考察指导。最后对教师身心健康发展给予重视不够,教师长期处于学校这一狭小的交际圈,没有一个有效地社会支持体系鼓励教师在业余时间走出学校,丰富生活并提J 高自身的阅历,这样必然不利于现代优秀教师的培育。5.无法满足教师较高层次的生活需求,使

6、得教师难对教师职业恪尽职守。教师这份职业在薪水等方面,没有达到教师理想中的要求。中小学教师自我价值没有一个完备的平台和空间来施展实现,教师这一职业也没有从根本上在社会树立起他们应该有的尊重度,他们对于生活较高层次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失望感,逐步对教学日益失去了探索和创新的激情,甚至还有许多的教师尤其是处于偏远山村的教师依然面临着住房条件差、生活艰辛等困难。教师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教学中所承受的压力和教师得到的回报并不能形成正比,这些均给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平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由此也不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的实现。三、中小学教师自我和谐建议对策针对上述教师在自我

7、和谐中所存在的问题,如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有待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教学方式传统,知识面狭窄,教师的心理压力大以及社会支持体系的缺乏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节好教师的自我和谐状态。1.提高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知首先需要从社会意义的角度看到教师职业是一个崇高J 光辉的职业,教师职业是平凡的,但是它同时又是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在社会上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它培育着祖国的花朵,一批批政治家、科学家、数学家等从教师的谆谆教诲中走出来。而教师的价值体现在于它需要承担社会赋予其特殊的责任、义务,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师的职业价值有一个新的客观认识,从内心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崇高

8、神圣。其次从个体生命的角度来看待教师的职业价值。教师职业从群体职业来看有它的伟大之处,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教师职业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教师个人回报与付出的不平衡,教师职业虽然有稳定的收入以及安定的工作环境,但是不能满足教师更高层次的生活追求以及更好层次的人生价值实现。因此中小学教师应该看到教师职业的两面性,同时准确定位好自己的教师职业价值观,从中领悟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而达到一种内心价值的自我和谐,并对教师这一职业时刻抱有平常心和幸福感。2.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专业素质来促进自我和谐发展中小学教师需要时刻注重对教学能力以及教学科研能力的锻炼提高。首先教师应该根据社会的要求、学生的

9、特J 征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学的方法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在广泛深入了解学生问题以及需求的前提下,总结出学生学习的兴趣点,运用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最好的发挥。同时还可以通过组织中小学教师教学创新方法的比赛活动,发掘出优秀的教学人才,为中小学教师之间提供一个良好的展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激发教师探索教学新方法的兴趣和动力。另外学校还可聘任一些教学经验丰富、责任感强的教师作为教学监督指导员,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其次是通过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断实现教师自我教学方法的积累。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方面的科研项目与不同的教师交流研究,从而在研究中不断地总结发现并增强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思

10、维,更好地完善教学模式,并在教师队伍中形成一种学习、研究和创新的良好气氛。3.重新认知教师的自我角色意象所谓教师的自我角色意象指的是在教师的潜在意识中的自我心理蓝图的构建。在众多人心中,教师向来被看成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蜡烛,一生仅仅为了培育祖国的花朵而奉献自己,忽视了教师内在的快乐以及人们对教师应该给予的关怀,教师被社会赋予过大的责任以及压力,使得在教师心里对自己定位为一个颇具悲剧色彩的角色。因此对J 自身角色的认知以及构建的偏误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有了极大的影响,并影响了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对教师心理角色的正确构建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首先应该要摆脱自身“蜡烛”般悲剧色彩的角色定位,把教

11、师这一职业角色定位为阳光雨露般,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的自己的工作。在不断的教学中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愉悦地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不仅仅用教育去滋润学生,同时温暖自己。其次老师还应该意识到不仅仅自己的职业需要得到学生等人的尊重,同时也应该给予学生尊重,让师生在相互尊重中得到成长。4.重新认知教师职业压力面对日益剧烈的社会变化以及逐步深化的教育改革,教师面临着愈来愈重的压力,如对教师已有知识的挑战以及知识结构的重建,同时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等对教师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家长以及学生对老师的要求也给老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与教师现有能力的状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此教师只有对职业压力有一个正确

12、的认知,同时意识到适度压力的必要性,在压力下前进而不是在压力下后退来鼓励自己在职业压力中不断进取,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突破口,为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环境。J 5.重新认识并构建教师的人格魅力为人师者首先应该明确为人师表的含义。教师应该以身立教,品行高尚,形成高尚的职业人格魅力。这种独特的人格魅力不仅仅可以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同时可以时刻给教师自身的为人处事带了自我警醒的作用,暗示自己应该时刻具备教师的职业道德,对自己进行适当的自我约束规范,并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把真实人格与教师职业人格相融合,从而达到职场内外的和谐共长。6.加强构建教师社会支持体系为了使得中小学教师能够全心全意地投

13、入到自我和谐的教学状态中去,加强构建一个教师社会支持体系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应该加大中小学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办学条件以及教师工资以及补贴方面的标准,让教师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全心工作。其次是教学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对教师心理问题的调查关注,提高其自我协调能力,并鼓励教师在业余时间走入社会,丰富业余生活。参考文献:1刘丰.解析和谐校园构建中青年教师的“自我和谐发展”问题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 (05):47-49.2荆怀福.农村初中青年教师的自我和谐与社会支持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7, (05):447-448.J 3赵欢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06, (06):139-142.4魏兵,范晓静.教师自我的和谐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 (18):121.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