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作文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625437 上传时间:2017-08-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作文教学的探究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绿色作文教学的探究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绿色作文教学的探究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绿色作文教学的探究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作文教学的探究与实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色作文教学的探究与实践摘要 绿色作文,追求情感的真诚、思想的真实、个性的真切;绿色作文,客观上有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主观上有点石成金的感悟启迪。本文重点从立足社会实践引进活水,蓄积生活点滴启迪灵性,感悟人生真谛激活灵感这三个方面,阐述社会生活这本无字书和书籍这本有字书是学生作文的绿色通道,是实现作文题材变死为活、变空为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绿色作文 探究 实践 长期以来,学生怕写作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纵然绞尽脑汁,费尽心计,还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久而久之,导致了学生为“作文”而作文的心理,任凭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真正动起笔来还是套用“公式” ,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以致学

2、生的作文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千遍一律,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丧失了应有的灵气和活力。如何让学生走出作文的形式主义樊笼,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近年来,我尝试了绿色作文教学,让学生表达真挚的情感、真实的思想、真切的个性。 一、立足社会实践 引进活水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兴趣是学会作文的敲门砖。如何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关键在于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

3、对写作的束缚,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 每年的春游、秋游、参观、远足、夏令营、雏鹰假日等一系列社会活动,都是学生作文的绿色通道,它有效实现了作文题材的变死为活、变空为实。而每当绚丽多彩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学生无不为眼前鲜活的情景所动容。一旦学生进入到这迷人的情景中,他们的兴趣就会被激发,他们的思维就会被激活,他们的情感就会被唤醒,他们的感悟就会被增强,他们的写作过程就会变得愉快而有效。而习作练习就在丰富的活水源泉中诞生,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训练和提高。有一位学生在游览了浙江双溪漂流后写下了这样一段真实感人的文字: 来到漂流场,只见那里绿树

4、葱茏,藤萝摇曳,果然名不虚传。我和爸爸买了门票便直奔检票处,只见精致的门票上印着双溪漂流的简介,有双溪的方位图,有漂流时的情景图,侧面还有着牛车、漂流、大篷车的字样,很有收藏价值。到了检票处,那位检票阿姨在我们门票处的牛车、漂流、大篷车给剪了三个小圆洞后便放我们进去了。我们乘上牛车,只觉老牛迈着坚定的步伐行走在泥泞的乡间小道上,我们在车上晃晃悠悠很舒服,边观赏着两旁的美景,边看着老牛,我们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享受着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到了竹筏漂流场,我们迫不及待地登上了竹筏。这时,下起了毛毛细雨,我们撑起了雨伞、穿上了雨披。漂流开始,随着竹筏的漂流,雨中的两岸景色秀丽,林壑优美,空气格外清新,水

5、流缓慢,我们的心情格外轻松,不由地使我想起了一首歌:“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沿途我们还看见一些老翁戴着斗笠站在竹筏上钓鱼。突然,我们看见不远处有两条蛟龙喷发着强劲而有力的水柱,水柱里的水冷不防喷洒到我们头上来,把我们弄的满脸是水,不过我们都兴奋至极,忽然间,竹筏俯冲而下,当时我心里真痛快,真刺激。艄公措手不及,猛然间,我们的竹筏头“哗啦”一声撞到了沿途的岸边。幸好我坐在筏头,没事,但坐在后面的爸爸可惨啦!瞬间成了“落汤鸡” ,还好有惊无险。漂流很快结束,一路上既有紧张又有欢乐。我们真正找到了旅游的乐趣,领略了无限的风光。 虽然学生的笔触显得稚嫩或笨拙,但它毕竟是学生情感的真实写照

6、。神奇美丽的大自然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素材,真是活水源源,真情绵绵,有米下锅,作文不难。然而,引来源头活水并不等于必生绿色作文。由于学生年龄尚小,认知能力甚浅,难免还会出现空话的现象,我们通过小组互评、集体点评等形式,不断地锤炼学生真挚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二、蓄积生活点滴 启迪灵性 生活是学生习作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充分利用生活中各种机会,各种事物,各种现象,多途径寻找话题、文题,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灵性。在这方面,于永正老师的做法给了我颇多的启迪。当开学发新书时,学生都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有的还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封面流露出对新书的喜爱之情。细心的于永正老师体

7、察到学生的这一心理,便出了发新书这个题目让学生写。所以人人都有话写,写出了真情实感。我努力效仿于老师的方法,细心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启迪学生的写作灵性。久而久之,学生也善于蓄积生活点滴,发现生活精彩之处,且乐于及时记载。曾有一位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那是我上二年级秋冬交季时发生的事情。有一次放午学,爸爸来校门口接我,那时正有个小贩在卖他的小鸭子,他吆喝着:“很便宜的小鸭子,快来买哦!一只 1 块,两只 1 块 5 毛!”随着人群的涌动,我缠着爸爸给我买一只,爸爸答应了,经过讨价还价,终于商定 8 毛钱买了一只。 我小心翼翼地捧着那只小鸭子,如同捧着一颗宝珠。 这是一只小鸭子一只幼小而又冷得

8、发抖的小鸭子,它的身体很小,像鸡蛋那么大。一张扁圆形的小黄嘴,土黄色的羽毛,放在手心里,暖烘烘、软绵绵,像毛线球似的。 到家了,我和爸爸把小鸭子小心翼翼地放进一个铺满棉花的小盒子里,我还特意给小鸭子找了一些食物,它快活地嘎嘎直叫。 第二天早晨,我想看看小鸭子,猛然发现小鸭子已经死了 昨天还那么可爱,摆着它那胖乎乎的身子,而现在却 我不知所措许久,把它捧起,小心翼翼地把它埋在了一棵桃树下。这时,天空阴森森的,我抬头仰望着天空,忽然间,我感到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不知不觉中,我流下了悲痛、伤心的眼泪 巴金老人曾讲,打动人心的是真情而非辞藻。学生的文字虽然很浅薄,却是点点滴滴的积累,实实在在的收获。他们

9、通过对生活的留心观察,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学生的文字一次次让我震撼:灵性人人有,死活在开发。绿色作文,归根到底,就是学生灵性与个性的自我展现,但教师决不能越俎代庖,只能点石成金。如何开发学生的灵性,只有以情动情,营造感动,才是开发灵性的关键。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的人。这种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应当是丰富的、热烈的、持久的。 三、感悟人生真谛 激活灵感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胸有成竹,才能画出栩栩如生的竹子。胸无点墨,要想写出具体、生动、形象、感情真挚的文章谈何容易。于是,我深深意识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首先要让学生自己读书,读自己的书,读自己喜欢的书,这是

10、一条最朴素而又最有效的方法。语文课上,我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自我感受。课后,从学生阅读的可行性出发,推荐、指导他们读格林童话 安徒生童话 鲁滨逊漂流记等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书籍,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 著名教育家巴士卡里雅在爱的生活中这样说:“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 ”通过自由的读书,学生的知识经验扩大了,知识面扩展了,认识改变了,感情升华了,方法迁移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然而,我又发现有些学生虽然也读了很多书,却看不到他们作文水平有明显的长进。仔细分析,原因在于读书没有得到真正的“内化” 。于是,我又让学生养成搜集、整理资料的好习惯。每天读一篇文章,做好相应的读书笔

11、记。为了督促学生多读,多记,更为了让学生相互学习,每天的语文课上进行读书笔记交流。通过这种方法鼓励学生主动读书、主动积累。久而久之,学生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有一位学生在读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后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唐朝诗人贺知章年轻的时候离别了家乡,过了好多年才回来。随着岁月慢慢地流逝,贺知章年时已高,两鬓的头发虽已花白,但口音没有改变。当贺知章来到村口时,只见几个小孩正坐在树阴下大声朗读诗文。贺知章上前有礼貌地问道:“孩子们,你们好!请问你们是哪家的孩子?”几个小孩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声不吭。贺知章想了想:那倒也是,我离别家乡已是好几年了!他们哪里会认识我?一个孩子好奇地问道:

12、“请问老先生,您是从哪儿来呀?”贺知章摸了摸花白的胡须,抬头看了看眼前的情景,挥笔写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自主性阅读,为学生作文敞开了又一绿色通道,学生从书本感悟到人生真谛,从而有效地激活了写作灵感。虽然学生的感悟很浅,但很清澈。他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读后感,它是名副其实的“借题发挥” 。这所借之题,可以是作品的内容,也可以是作品的形式。但只要是书中的某一精彩之笔像打火机一样点燃了学生蓄积于心的灵感,便会情思涌动,辞彩焕发,个性纷呈,产生连作者自己也始了未及的佳作来。 教学实践证明,绿色作文,客观上有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主观上有点石成金的感悟启迪。绿色作文,有效激活学生的灵感,启迪学生的灵性,提高学生的兴趣。绿色作文,必将迎来学生写作的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