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5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23824 上传时间:2017-08-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5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5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5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5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5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题(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在论语中记载着许多孔子关于仁的解释,孔子“仁”的中心是【A】A、爱人 B、人心 C、诚信 D、谦让【答案解析】:教育以人本,因此“爱人”既是“ 仁”,作为教师应具备“ 仁”的基本理念。2、某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 “是”。而当转而对他们所教的学生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时,回答 “体会到”的学生仅占 10这说明【A】A、教师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B、教师尚不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C、教师缺乏信心D、教师缺乏爱心【答案解析】:在教育工作中教师

2、应该通过自己的沟通与做法让学生感受的教师对自己的爱。3、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A】A、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 B、教育对象的影响C、教育法规的影响 D、教育原则的影响4、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这句话出自【B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老子【答案解析】:教育是人生必不可少的,这句话出自孟子。5、中国人有句俗语说, “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D】A、师生关系就是父子关系B、师生关系基本等同于父子关系C、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又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D、教

3、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A 】 。A、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B、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C、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D、绝对真理的完美体现【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在于它的阶级性、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它的出现,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7、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C】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质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答案解析】:唯物主义是与唯心主义相对立的基本哲学派别,它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唯物主义坚持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来成分,唯

4、物主义精神也就是科学精神。8、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是【A 】 。A、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B、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C、相对主义、绝对主义、辩证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直观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答案解析】: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9、 【C】的形成和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A、邓小平理论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科学发展观【答案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开辟了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我们所取得的成就,归根结底,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是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答案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是邓小平在十二大上提出的。11、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D 】 。A、权利 B、威严 C、权威 D、人格力量【答案解析】: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12、现在体育界在国际比赛中得了金牌,奖励一直追溯到运动员

6、的启蒙教练,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B】 。A、未来性 B、滞后性 C、连续性 D、广延性【答案解析】:运动员得到金牌,要奖励启蒙教练,这说明运动员的成绩和启蒙教练的辛苦劳动是密切相关的。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滞后性。13、反映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本质特征是【C】 。A、为人师表 B、献身教育 C、育人 D、公而忘私【答案解析】: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14、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C】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答案解析】: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这是和学生的身份相符合的。15、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B】 。A、隐私权 B、人身

7、权 C、名誉权 D、荣誉权【答案解析】:人身权是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一项权利。16、 【B】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A、国务院 B、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C、全国人大 D、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17、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C】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A、高于 B、接近 C、不低于或者高于 D、同等于【答案解析】: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五条。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A 】起施行。A、1994 年 1 月 1 日 B、1994 年 9 月 10 日C、1993 年 11 月 1 日 D、1995 年 1 月 1 日【答案解析】: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9、 中华人民

8、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C】周岁的公民。A、14 B、16 C、18 D、15【答案解析】: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20、未成年人享有【B】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 。A、学习权 B、受教育权 C、集会权 D、人身权【答案解析】: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21、国际货币体系是保证国际交易正常进行的某种世界各国的制度安排。其主要有二:第一,提供流动性,方便商品、资产跨境交易;第二,提供调整贸易不平衡的某种机制。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D 】A、遵照目标 B、遵循目的 C、遵从用途 D、遵守功能【答案解析】:遵从:遵照、依

9、从。遵守:依照规定行动,不违背。用途:应用的方面或范围。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本题根据冒号后面的说明可知答案。22、据某知名房产中介机构统计,2010 年 9 月份第二周全国十大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量总体呈上涨趋势,并且与 8 月份第二周相比上涨幅度更明显。如果没有某他因素抑制,按照这种趋势发展,9 月份将创新政以来成交量最高水平,虽然现在还不能明确楼市安全回暖,但未来楼价调控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下列最有可能是上述论证前提假设的是【D 】A、炒房者将大量资金投入楼市B、国家对楼价的调控手段不足C、消费者对房子的购买热情没有减退D、楼市成交量的增长会带动楼价的上涨【答案解析】:本题属于假设

10、加强型。论点是未来楼价调控的压力大,论据是目前成交量增加。论据与论点谈论的都是楼市,且涉及的点有两个:一是楼价;二是成交量。但成交量增不能必然导致价增,所以需要在量与价之间搭个桥梁,D 项恰好完成了量与价之间的桥梁搭设。所以正确答案为 D 项。23、就一个测验的优劣而言,最为重要的指标是【B】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答案解析】:就一测验的优劣而言,效度是一个比信度更为重要的指标,因为一个低效度的测验,即使具有很好的信度,也不能获得有用的资料。24、下列有关天文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是【B】A、开普勒制成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并证实了哥白尼学说B、四象青龙、自虎、朱雀、玄

11、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C、世界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是诗经中的“ 鲁庄公七年星陨如雨”D、月食发生时地球、月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居中【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常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是伽利略所做,A 项错误;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详见春秋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C 项错误;D 项说的是日食,故答案为 B。25、 “四书”是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它所指的是下列哪四本书?【B】A、 史记 、 春秋 、 汉书 、 诗经B、 大学 、 中庸 、 论语 、 孟子C、 史记 、 论语 、 诗经 、 汉书D、 论语 、 春秋 、 诗经 、 中庸 page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3

1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1、我原来在小学是个很爱提问的人,可每次提问都给否定了。记得有一次,一位语文在教古诗春晓时我觉得有异议,就问老师:“老师说诗人春天好睡觉,连天亮都不晓得,那他夜里怎么能听见风雨声呢?”这位老师不以为然地说: “这有什么奇怪的!早上起床到外面看一看不就知道了?”当时我还要再问,老师挥挥手让我坐下,环视一下全班同学,多少带有嘲笑的口吻说道:“大家说说看,是他对还是老师对?” 同学们毫不犹豫地答道:“老师对!”当时我感到很尴尬,竟然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所以,到了中学以后,我很少提问不像以前那样“炸刺” 了。问题:请根据尊重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蕴涵的

13、思想观念,分析说明本例中教师的表现会产生什么危害?教师应该怎样对待这样的事情?【答案解析】:(1)主要问题是师道尊严的不良反映。(2)主要危害:如此下去将束缚或压抑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的主动性,伤害学生的自尊、人格,难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3)正确做法:对学生动脑思考、爱问问题在态度和行为上给予肯定;以这一问题激活全班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共同寻求合理的结论。(4)理由:这是新的师生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联系案例展开论述。2、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别较大,于是对 8 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

14、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将习题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问题:指出上面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释。【答案解析】:这位教师的做法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为他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正确对待了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而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得到了高效率的发展。3、为推广新的广播操,某学校决定举行广播操比赛。有人选择某年级四个班针对广播操比赛全过程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四个班主任在动员、训练中对学

15、生的教育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比赛结束成绩公布之后。某(1)班(冠军) :同学们,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我们班荣获了四个班级广播操比赛的冠军,老师祝贺你们,真为你们感到骄傲。某(2)班(第三名 ):老师不打算对这件事进行评价。某(3)班(第四名 ):同学们,这次广播操比赛,很多同学都尽力了,但还有一些方面做得不太好,因而成绩不太理想。失败不可怕,只要同学们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将成功的经验用于今后的活动中去,改进这次比赛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想我们一定能够成功!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这次比赛同学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某(4)班(第二名 ):这次比赛由于有的同学不努力,我们班没能获得冠军,老师很失望。问题:请你根据四位老师不同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答案解析】:比赛结束后,有一个班获得冠军,至于是哪个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不能把这次比赛与整体教育割裂开来,只注重比赛成绩。从动员比赛到比赛结束的过程中的教育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更好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三、写作题(本大题 20 分)请以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为题,写一篇论述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