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六首首(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224719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咏物诗六首首(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咏物诗六首首(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咏物诗六首首(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咏物诗六首首(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咏物诗六首首(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咏物诗六首首(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咏物诗六首首(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咏物诗四首“体物肖形,传神写意” 一、咏物诗的产生一、咏物诗的产生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 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 。这就产生了咏物诗。“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 我也。” 刘熙载艺概二、咏物诗的特点二、咏物诗的特点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 其境遇,求其“形似”。体物肖形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 “神似”传神写意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包括寄情或言 理),常用比喻、拟人、象征、对比等手法。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 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三、咏物诗的鉴赏(步骤)三

2、、咏物诗的鉴赏(步骤) 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精神 品格。(物) 2.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社会环境, 揣摩 诗人所之志(或情、理)。(志) 3.品赏诗人手法的高妙。(法)早早雁雁写作背景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唐武帝会昌二年(842)八 月,北方回纥部族大举南侵大同太原等 地,大肆掳掠,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痛 苦不堪。诗人当时在黄州任上,听到这 个消息,对边地人民的命运充满关切。 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故此时南 飞的大雁为“早雁”,诗人目送征雁, 触景感怀。诵读吟咏诵读吟咏早 雁v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v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v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v莫厌潇湘

3、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译文: 仲秋塞外,广漠无边,正在云霄展翅翱翔的雁群忽然 遭到胡骑的袭射,立时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鸣。 清凉的月色映照着都城长安宫中孤耸的仙人承露盘, 一只孤雁从上空缥缈而过,失宠者幽居的长门宫,灯光黯 淡,这时传来几声孤雁的哀鸣。 如今胡人的骑兵射手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地区,明春 气候转暖时节,你们又怎能随着和煦的春风一一返回自己 的故乡呢? 不要厌弃潇湘一带空旷人稀,那里水中和泽畔长满了 菰米莓苔,尽可作为你们的食物,不妨暂时安居下来吧。 三、咏物诗的鉴赏(步骤)三、咏物诗的鉴赏(步骤) 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精神 品格。(物) 2.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社会

4、环境, 揣摩 诗人所之志(或情、理)。(志) 3.品赏诗人手法的高妙。(法)早雁特点:惊飞、四散哀、孤影过离散岂逐春风回不得北回由物及人:边地人民的因战争像早雁一样饱受 流离之苦。言志:既有对人民的同情,又隐含着对朝廷未 能抵抗强敌、安抚百姓的不满。子 规顾况 杜宇冤亡积有时, 年年啼血动人悲。 若教恨魄皆能化, 何树何山著子规?物象外在特征啼血物象内在品质积冤、不平诗人经历,社会环境社会黑暗托物寄情托物寄情葡 萄韩愈新茎未遍半犹枯, 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 莫辞添竹引龙须。葡萄特点:新茎半犹枯 支离还很柔弱未完全复苏杂乱攀附需要照顾背景:诗人于贞元十 九年十二月被贬阳 山县,当时

5、张署也 被贬。元和无年二 人遇赦同赴江陵待 命。诗人在旅途中 写下此诗与朋友共 勉。言志:通过描绘葡 萄生长状态和需 要人多加呵护培 育,表达自己仕 途困顿,渴望有 人援引的心情。赏 牡 丹 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芍药 妖 无格(俗气 ) 芙蕖 净 少情 (孤高 )牡丹 真国色物象外在特征真国色物象内在品质雍容华贵小 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物象特征小时埋没于深草小时埋没于深草长成后凌云长成后凌云物象内在品质小松:不甘埋没小松:不甘埋没 、 坚强不屈坚强不屈诗人经历,社会环境诗人自身微寒,诗人自身微寒, 才华山众,却报国无才华山众,却报国无 门,一生潦倒门,一生潦倒言志言志: 寄托自己不甘埋没且有高远志向的情感,寄托自己不甘埋没且有高远志向的情感, 同时也批评同时也批评“ “时人时人” ”的以身取人,目光短浅。的以身取人,目光短浅。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春柳繁盛自伤迟暮、自叹身世(少 年得意,老来沉沦失意)秋柳枯凋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