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下形势与政策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221601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PT 页数:180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下形势与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80页
2010下形势与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80页
2010下形势与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80页
2010下形势与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80页
2010下形势与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下形势与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下形势与政策(1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形势与政策一、正确认识形势与政策课n一位著名文学家讲过一句名言:“比大地更 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广阔的是胸怀。”形势政策教育是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是每个 大学生的必修课程,而且是不同于其他必 修课的一门特殊的必修课。第一,当今社会形势发展同每一个人的联 系越来越直接密切了。如果说,观察、研究 、分析形势,在工业经济社会之前是决策层 的事,那么,在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或信息 化时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要求。目前,世界进入工业化到信息化时期,呈现出 许多新特点。社会的多元、多样、多变性,对 人的素质要求产生了质的变化。 (1)知识的更新周期缩短。(2)通讯、交通

2、的发展,把地球变成了一个小村镇。(3)经 济全球化趋势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 切,参与、合作成为趋势。(4)局部 的变化对全球的影响加剧。海啸的政治背影、 禽流感、艾滋病、环境与灾害、恐怖行为、人 类的无序活动等,在全球互为影响。(5)从 个人成长的角度看,人的一生经历坎坷,是不 断丰富和积累社会经验的过程。第二,学会观察分析形势,了解和把握政策 ,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关于国际形势判断:和平、发展、合作 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 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稳定;经 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 新月异。第一句,讲时代特征:和平、发展、合作 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第二

3、句,讲世界的 政治形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 国际环境的稳定。(1)世界格局。集中 体现在大国关系、单极对多极的关系。总 的评价是美国硬,俄罗斯软,欧盟散,日 本依附于美国,中国在和平崛起。(2) 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 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3)中国的外交工作格局。大国是关键, 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 重要舞台。第三句,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基本判断是:( 1)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2)知识经济为 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 ,它将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企业经营方式、全球市场 联系方式、财富增长与分配方式、信息传递和知

4、识交 流方式。(3)市场竞争以企业购并形式和人才、资 金的激烈争夺为特点,其规模、范围空前。跨国公司 控制世界市场的能力超强。(4)国际分工陷阱。发 达国家以高端(高附加值)产品与发展中国家低端( 低附加值)产品交易。(5)力量格局。南北差距拉 大,贸易摩擦背后充满了政治目的。所以,经济全球 化是一把双刃剑。第四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基 本判断是:(1)科学和技术已 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2)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 技术竞争,自主创新成为增强国 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真正的核 心技术是买不来的。(3)实施 重点跨越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有效 途径。关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判断。我们自身的主 要问题

5、:(1)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 发展不平衡、不全面。(2)面临十大方面 问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根本改变、 经济结构不合理、“三农”问题艰巨、城乡区 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 矛盾突出、就业压力大、自主创新能力不 足、收入分配矛盾突出、影响发展的体制 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利益关系协调难度大 。(3)站在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上。(4) 能否抓住20年机遇期的估计。第三,从大学生成长面对的文化环境来看,把握形势 政策走势,是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学习知识、 成功应对走向社会后所面临的工作挑战的重要一环。在开放的形势下,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激荡 将是长期的现象。从面临的挑战方面来看:(

6、1)我国 文化领域面临的形势是西强我弱,西化分化。在文化 市场占有方面,美国控制了世界70的电影电视市场 ,文化产品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的60,世界新闻70 来自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美国在全世界推行其 民主价值观,目的在于建立亲美政权和以美国为主导 的世界秩序。(2)互联网及信息化快速发展,各种思 想观念言论在网上传播和扩散,需要分析辨别。(3) 市场经济下通过竞争获取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往往使 人们把追求眼前利益看得高于一切。(4)从国际软实 力的比较看,西方价值观的确立、国家模式的影响, 非传统安全的影响,对成长中的青年不可低估。n结论:形势政策教育的特有功能说明了它 是大学里一门特殊的必修

7、课。其内容具有 前瞻性和现实性,教学形式与教学评估具 有特殊性。形势政策教育课是了解中国与 世界的主渠道,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是提高个人政治理论修养的重要途径,每 一个大学生都应当把它摆到自己学习的重 要日程上来。 二、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准确把握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n(一)一是要清醒认识当前我国经济运行 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充分认识做好下半年 工作对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的 成效、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完成“ 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时期发 展奠定较好基础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 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工作 的总体部署上来。n二是要准确

8、把握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 体思路,这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 续性和稳定性,提高政策调控的针对性和 灵活性,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 把工作重点放在坚持搞好宏观调控上,以 稳定政策为主基调,以处理好保持经济平 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 期的关系为宏观调控的核心,始终把握好 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n三是要准确把握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七 项主要任务: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做好农业发展 工作,抓好防汛抗旱、防灾减灾各项工作 ;继续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继续加 强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和引导;继续推进 节能减排;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继续切实 保障和

9、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什么是五年规划n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 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 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 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 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 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n n而2006-2010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 来的“五年计划”的第11个,所以我们也就叫他做“ 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简称就叫十一五。它的时间 段就是:2006-2010年。十一五规划的全称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 年规划纲要。中国除了1949年到19

10、52年底为国 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 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 经编制了十一个“五年计划”,目前正在着手第十 二个五年计划的研究、编制工作。十二五规划的 起止时间2011-2015年。n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计划向规划转变。“五年 计划”也改为“五年规划”。这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 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又一个历史坐标。规划的特 点就是从具体、微观、指标性的产业发展计划向 宏观的国家空间规划转化。 所以,严格地说,“十一五计划”是不存在的。 科学地说,是“十一五规划”,即我国从2005年到 2010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规划。 四、十一五规划n1、提出n党的十

11、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 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一五”规 划)。2、指导思想n五中全会指出,制定“十一五”规划,要以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 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期间的经济社会 发展提出了“六个必须”: n一是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n二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n三是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n四是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n五是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n六是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五中全会按照十六大对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n第一

12、,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 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比2000年翻一番。 n第二,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 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 左右。 n第三,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 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n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 经济达到新水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n 第五,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 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继 续减少。 n第六,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 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 、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 n 第七,民主法制建设和精

13、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 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主要任务n 第一,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成为 “十一五”规划的首要任务。 n第二,实行以提高经济“质量”为重点的新产业政 策。 n第三,统筹区域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 n第四,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健康发展的城乡格局 。 n第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百姓生活六大变化 n 1、从发展到科学发展,更多更普遍地惠及普通 百姓。 n 2、从先富到共同富裕,让中国每一个角落都富 起来。 n 3、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健全的保障体系。n 4、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学费

14、贵等群众切 身难题将逐步解决。 n5、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展现社会主义新农 村美好前景 n6、环境安全、食品安全、治安安全,百姓生活 的安全度将大大提高。 “十一五”民族振兴规划时期发展成就n1、2006年工作回顾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国内生产 总值20.9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经济增长连续四 年达到或略高于10%,没有出现明显通货膨胀。经济效 益稳步提高。全国财政收入3.9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 769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31%,增加 4442亿元。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改革取得新进展。进出口贸易总额1.76万亿美元,比上年 增长23.8%。社会事业加

15、快发展。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 果,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文 化、体育事业进一步繁荣。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城镇新 增就业1184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经济跨上新台阶。n2、2007年工作回顾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比 2002年增长65.5%,年均增长10.6%,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 四位;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13万亿元,增长1.71倍;外汇储备超 过1.52万亿美元。取消农业税,终结了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全 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2007年产量达到50150万吨。国有企业、 金融、财税、外经贸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等改

16、革迈出重大步伐。 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2007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17万亿美元, 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涌现出 一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载人航天飞行和首次月 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全面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这是我国教 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 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文化体制 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上海特奥会 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依法行政扎实推进,保障人民权益 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加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全国新增城 镇就业510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2年7703元增 加到2007年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476元增加到 4140元。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贫困人口逐年减少。n3、2008年工作回顾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经受住了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在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战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