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复习资料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19345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世界经济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世界经济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世界经济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世界经济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经济复习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资料导论导论 1、 经济全球化(核心和基础) 经济全球化是对国际经济关系的总体概括,也是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集中体现。 包括(表现):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国际商品交换关系 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劳动分工和商品流通必然超过国界,这就形成了国际 分工和商品交换关系。由于这种商品交换关系,又形成了经济发达国家之间争夺市场的矛 盾,以及经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不等价交换的不平等关系。3、国际资本关系 现代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是:发达国家的过剩资本不仅流向发展中国家,以获取最大限度 利润,而且越来越多地流向发达国家,在发达

2、国家之间相互争夺有力的投资场所,此外,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不仅流向发展中国家,而且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也在逐年增加。 4、国际货币关系欧洲货币、亚元 伴随国际间商品交换和资本转移,必然发生国际间的货币结算和支付。各国货币在国内可 以依靠法律来强制使用,而在国际间只能按照一定的比价进行交换,这就产生了国际货币 制度和国际汇兑市场。国际货币关系直接影响国际间的商品交换和资本转移。5、国际经济一体化(关注世界组织合作) 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遍及世界各个大洲,是世界经济中一种重要的国际经济关系。这些 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尽管层次不一,都包含了区域内各个国家在商品、资本、货币等各个 领域的合作关系,并且

3、一般都对内实行宽松的经济合作关系,对外则或多或少的采取排他 性的经济关系。第一章第一章1、世界经济的形成-标志: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1】国际分工: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超越国界而形成的各国国民经各国国民经 济之间济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社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赖以形 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决定因素: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性质: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和国际生产关系 作用:1)使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日益国际化 ,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专业化; 2)带有强制性和掠夺性。 分类:按照各国不同生产领域之间媒介的不同、按照劳动本身的特点、按照参与国际

4、分工 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水平不同 。2】世界市场:从广义上说,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 系的总和。 从狭义上说,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 2 -基本特征: A统一性:各国经济循环和周期的同步性;商品和资本的自由转移;“一种商品一个价格” 的规律经常存在。 B竞争性、C扩展性。 基本运行机制: 国际价格机制、关税率机制、 资本收益率机制、汇率机制、资源配置机制传导机制。 内容:内容: 国际商品流通领域 :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交换活动 。 国际资本流通领域 :指国际金融和国际信贷(其中包括长期信贷和短期信贷) 。 国际货币流通领域 :指

5、各国货币的兑换关系 ,主要是指外汇市场,即各国货币由于国际 间的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所需要的货币兑换。 结构:结构: 国际商品市场: 可分为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和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可分为长期信贷市场和短期信贷市场。 外汇市场: 它主要从事本国货币同外国货币之间的兑换和买卖活动。 2、世界经济形成 3 阶段(萌芽期、初步形成期和最终形成期萌芽期、初步形成期和最终形成期)A.萌芽期萌芽期-关键事件: 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 【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开辟环球的商业通道,扩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促进了作为整体的世界经济萌芽。 】 历史沿革: 1手工业、商业

6、与农业的进一步分化 2封建社会末期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B.初步形成期初步形成期标志:产业革命标志:产业革命 1、16-18 世纪的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发展的前期。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逐渐确立。 2、18 世纪 60 年代发生的产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推动了国际分工体系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3、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标志着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C.最终形成期最终形成期-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 关键事件:第二次科技革命及其引起的生产关系变化关键事件:第二次科技革命及其引起的生产关系变化。第二章第二章 【很重要很重要】3、何谓经济全球化:在科技革

7、命的推动下,通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以及国际间人员和技术的 流动,越来越紧密地把世界经济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以致成为一种经济网络的状态和过 程。4、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3 -一、生产活动全球化;二、贸易全球化;三、金融全球化;四、投资活动全球化;五、技一、生产活动全球化;二、贸易全球化;三、金融全球化;四、投资活动全球化;五、技 术全球化;六、信息全球化;七、人力资本全球化。术全球化;六、信息全球化;七、人力资本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当今的国际分工正从传统的地域分工演变为全球性的网络分工。在国际分工 网络中,每个国家不仅成为这个体系产业链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了全球商品价值

8、链的一个 环节。各国产业结构在这个生产体系的循环中动态升级,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增长命运 共同体”和“结构进步共同体” 。国际分工网络中“穿针引线”的是跨国公司。 贸易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世界贸易的迅速增长及其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的提高,意味着各国之间经 济交往的扩大,以及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增长将在更大程度上依靠世界贸易的发展。 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和重要特征,又是经济全球化的催化 剂。 投资活动全球化投资活动全球化:投资规模增长迅速;投资主体多元化;国际投资政策自由化。 技术全球化:技术全球化:技术使用全球化、技术合作全球化、技术生产全球化 。 信息全球化:

9、信息全球化:信息全球化一是指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了全球信息数量的激增,传播速 度的加快和传播范围的拓展;二是指因信息技术的进步,任何信息都可以成为全球化信息。人力资本全球化:人力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必将导致人力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能推进人力 资本全球化不断深化。人力资本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又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 发展。5、经济全球化影响正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经济全球化加速国际竞争,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经济全球化加速国际竞争,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贸易与投

10、资自由化。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贸易与投资自由化。 经济全球化为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与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加速了科技向生产经济全球化为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与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加速了科技向生产 力的转化。力的转化。 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国际协调。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国际协调。 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加剧世界贫富悬殊。经济全球化加剧世界贫富悬殊。 经济全球化增大了全球经济风险。经济全球化增大了全球经济风险。 经济全球化引起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过剩。经济全球化引起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过剩。 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国家经济主权。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国家经济主权。 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生态系统遭到破

11、坏。 第三章第三章6、战后生产力发展如何?、战后生产力发展如何?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生产力实体要素的变革生产力实体要素的变革 生产力非实体要素的强化生产力非实体要素的强化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 4 -农业现代化和农业重心的转移;工业结构的变化;三大产业比例关系的变化农业现代化和农业重心的转移;工业结构的变化;三大产业比例关系的变化第四章第四章7、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条件条件】 1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2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 3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不断提高

12、人口素质 4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 5依靠科技进步突破发展瓶颈依靠科技进步突破发展瓶颈 6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第五章第五章8、战后国际贸易发展概况:、战后国际贸易发展概况:国际贸易高速增长 贸易结构高级化、地区分布非均衡化 、贸易方式多样化 、区域贸易自由化。各国对国际贸易的态度各国对国际贸易的态度: 两类:两类:1】自由贸易:自由贸易:【低关税、少壁垒低关税、少壁垒】是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活动一般不进行干预,减免关税 和其他贸易壁垒,让商品和服务等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2】保护贸易:保护贸易:是指国

13、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 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 或补贴,鼓励扩大出口,以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中国对贸易的政策:中国对贸易的政策: 一、建国后改革开放之前的国家统制型的封闭式保护贸易政策(一、建国后改革开放之前的国家统制型的封闭式保护贸易政策(1949-1978 年)年) 关键词:自力更生和自给自足 目标:换取进口必要机器设备所必须的外汇,基本上忽略了对外贸易的效率原则 特点:“进口替代”、体制高度集中、国家直接干预、货币汇率高估、不参与世界性贸易组 织二、改革开放后有计划商品经济

14、体制下的国家统制型的开放式保护贸易政策(二、改革开放后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统制型的开放式保护贸易政策(1978-1992 年)年) 1978-1987 年 :改革初期,下放对外贸易经营权,开始工贸结合的试点,简化对外贸易计 划的内容,并实行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度 1988-1992 :重点是外汇管制制度的放宽、出口退税政策的实行、进出口协调服务机制的 建立、开始鼓励发展加工贸易。 (1)采取出口导向战略;实行外汇留成和复汇率制度;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制度。采取出口导向战略;实行外汇留成和复汇率制度;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制度。- 5 -(2)实施较严格的传统进口限制措施。实施较严格的传统进口限制措施

15、。 (3)鼓励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鼓励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比较优势理论逐渐成为中国开展对外贸易的理论基础,更注重奖出与限入的结合,实行的比较优势理论逐渐成为中国开展对外贸易的理论基础,更注重奖出与限入的结合,实行的 是有条件的、动态的贸易保护手段。是有条件的、动态的贸易保护手段。三、入世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有贸易自由化倾向的保护贸易政策(三、入世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有贸易自由化倾向的保护贸易政策(1992-2001 年)年)1、中国在进口限制方面的改革包括:(1) 进行多次的关税下调。(2) 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 浮动汇率制度。(3)依据 gatt/wto 的规则对中国的涉外

16、法律体系进行完善。2、在出口促进方面的改革包括:(1)继续执行出口退税政策;(2)成立中国进出口银行,扶 持企业的对外出口;(3)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4)成立各类商会和协会,并积极组织 和参与国际性贸易博览会和展览会等;(5)大力发展出口援助等。 3、 依然受到古典重商主义观念的影响,奉行“顺差就是成绩,顺差就是目的”的“顺差 至上”的重商主义思想 4、 从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开始向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转移 5、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主要进行的资源配置就是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 四、入世后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走向(四、入世后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走向(2001 年以后)年以后) 对外贸易政策目标已经成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构造有利于经济均衡发展的产业 结构,实现产业的持续升级,推动中国经济在适度内外均衡基础之上高速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趋向应该是依据 wto 的基本原则以及例外条款,以国内经济发 展要求为基础,在兼顾区域经济发展的利益上进行完善,倾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