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环保小知识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19317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环境日环保小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世界环境日环保小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世界环境日环保小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环境日环保小知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世界环环境日境日环环保小知保小知识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近年来,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迅猛增长,我国的环境保 护工作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资源浪费惊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森林面积大量减 少。水污染、大气污染、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加剧,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需要引起人类的高 度重视。追求健康、良好的生存环境,是我们的崇高愿望。希望广大市民朋友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 深刻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切实增强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 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水一、水人人类类生命之源生命

2、之源 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人体内水分损失 20%,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严重脱水 时,就会死亡。我们周围的水污染主要有:未经净化处理的工业废水;向江、河、湖、海倒垃圾形成的污水; 乱倒油污形成的污水;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形成的农业退水;乱倒粪便、洗涤排水等形成的生活污水;发 电、炼钢、炼油等的冷却水和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等。 二、保二、保护蓝护蓝天天防治大气防治大气污污染染 大气污染对全球大气的影响明显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臭氧层破坏,二是酸雨腐蚀,三是全球气候变 暖,容易产生干旱、热浪、热带风暴和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自然灾害。我们周围的空气污染有:汽车排放 的尾气、焚烧垃圾的烟气

3、、工厂排出的废气等。 三、固体三、固体废废物物污污染染城市城市发发展的沉重包袱展的沉重包袱 固体废弃物被倾倒入河流、湖泊、海洋,会造成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其飘散的 尘粒或焚化时散发的毒气和臭气会严重影响大气的质量。固体废弃物还对土壤污染,其渗出液所含的有 害物质会改变土壤结构,有碍植物根系生长或在植物体内蓄积。我们周围的固体废物污染有:化工废料、 有毒残液、生活垃圾、医院垃圾、遗弃的废电池等。按其来源可分为矿业废弃物、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 农业废弃物和放射性废弃物。 四、四、农药农药农农村的最大村的最大污污染源染源 环境中的农药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血液,

4、短期摄入大量农药,尤其是有机 磷农药,会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瞳孔缩小、肌肉痉挛、神志不清等。长期接触 农药可以引起慢性中毒。农药污染的防治,主要有:合理使用农药;改变剂型和施药方式;提倡生物防治; 研制高效、底毒、低残农药,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五、放射性五、放射性环环境境污污染染人人类类健康的健康的隐隐形形杀杀手手 辐射对细胞具有杀伤作用,致使细胞死亡或者受伤,影响组织或器官的功能;同时,辐射对细胞有诱 变作用,主要表现为诱发细胞发生癌变、基因突变和先天畸形。因此,人类应该在最大限度利用辐射源和 核能的同时加强辐射防护,尽量避免和减少辐射可能引起的健康危害。 六、六、环

5、环境保境保护护我国的一我国的一项项基本国策基本国策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指出: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 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发生或可能发生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 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举报电话: 12369。 环境保护法规定:对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民事责任的形式有两种: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排除危害, 即消除污染环境造成的后果,包括排污者停止排污行为;排除影响他人行使民事权利的妨碍;

6、恢复财产使 用价值等。赔偿损失,即对受害人因环境污染危害受到的损失,给予经济等赔偿。包括对财产损失的赔偿 和对人身伤害的赔偿,如医疗费、误工损失费等。 七、保七、保护环护环境境我我们们的共同的共同责责任任 目前,全国同时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类环境问题,而且相当严重。(1)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2)农业环境污染普遍;(3)水污染严重,缺水成为我国城市的普遍问题;(4)以烟尘和二氧化硫为特征的 煤烟型大气污染问题突出;(5)噪声危害严重;(6)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7)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危 害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大。 1972 年 6 月16 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而摩举行

7、,会议讨论了当代环境问题, 讨论了保护全球环境的战略,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同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 6 月 5 日定为“世界 环境日”。 八、八、创创建国家建国家级级生生态态区区我我们们共同的心愿共同的心愿2009 年起,珠晖区开始生态城区创建工作,通过近两年的努力,重点在区域环境建设,绿色单元创建, 环境宣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进一步改善了中心城区环境质量,提高了环境居住舒适度与居民对环 境满意度。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打造生态珠晖美好的明天! 日日常常生生活活中中的的低低碳碳减减排排暖暖气气和和空空调调上上下下 2决决定定着着你你的的环环保保态态度度

8、调查显示,家用能源的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 21% 以上,看来,减排行动果真应该从家做起。 其中,首要的是不要过分使用空调和采暖设备。因为调查发现,在人们生活所消耗的能源中,几乎 有一半用在了取暖和降温上。冬天里,将室内温度调低 2,夏天时调高 2,一年就能减少 1000kg 二氧化碳的产生。冬季,早晨出门上班前应把暖气关闭或降到最低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 能源浪费。 灰灰水水再再利利用用, ,挽挽回回我我们们的的排排碳碳损损失失或许你并不知道,洗一次热水澡的碳排放量为 0.42kg。如果每天都洗热水澡,一年的碳排放量 可想而知。主张低碳族建议隔天洗澡,而为了实现碳中和,还建议把冲澡用的水储存起来

9、再次利 用,例如用来冲马桶等。而洗菜、淘米剩下的水则可用来浇花、浇树。专家认为,灰水(GREY WATER)的二次利用是非常值得推崇的环保减排行动。 少少坐坐电电梯梯, ,既既是是环环保保宣宣言言也也是是健健康康主主张张调查显示,在所有以家庭为单位的碳排放当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电梯的使用。具体说来,如果 一个人住六楼,一天五次乘电梯上下楼的话,他所造成的碳排放就已达到 6.5kg。所以,减少乘坐 电梯是比减少开车出行还要重要的减排项目。专家建议六层以下尽量走楼梯,既减少碳排放又能 锻炼身体。住六层以上的人可以每周尝试走一到两次楼梯,既环保又健康。 购购物物新新原原则则买买大大包包装装、 、简简包

10、包装装的的商商品品最最减减排排产品包装越复杂,它所造成的碳排放就越多。因此,每次去超市,除了随身携带环保袋外,还 要尽量选择包装简单的产品。另外,尽量买大号包装饮料,因为生产一瓶 1.5L 装饮料所需的能源 比生产 3 瓶 0.5L 装的饮料要少。 为为了了我我们们和和地地球球的的健健康康, ,请请适适当当素素食食吃 1kg 牛肉的碳排放量为 36.4kg,因此,少吃肉也是减少碳排放的方式。专家认为,无论是从 地球健康还是人类健康的角度上讲,适当素食都是更健康的饮食习惯。吃当令、当地食物也是爱 护地球健康的减排措施。 多多种种植植物物地地球球健健康康的的唯唯一一出出路路多种植物是抵消我们平日制

11、造碳排放的唯一方法。研究发现,一棵树生长 40 年,平均每年可 吸收 465kg 二氧化碳,平均每天吸收 1.27kg 的二氧化碳。作为城市居民,首先要做的就是尽量 多地在居住环境中制造绿色。阳台上的“植物园”,可为家庭贡献新鲜的氧气并吸收部分二氧化碳。 如果你自觉是个碳排放大户,可以在即将到来的春天里去郊外多种几棵树,以抵消自己平日里的 环境消耗。 低低碳碳出出行行, ,选选择择自自行行车车或或公公共共交交通通工工具具调查显示,交通运输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总排放量的 33%,如果可能,减少长途出差旅行,平 日上班尽量少开车,通过拼车、公共交通等方式出行。如果不得不开车,尽量驾驶节能型汽车,并

12、定时维护保养自己的汽车,以提高汽车燃油效率,降低尾气排放。 家家用用电电器器采采用用绿绿色色能能源源, ,居居家家生生活活排排碳碳量量减减半半专家建议,房子装修时应尽量采用安装优质绝热材料和双层玻璃,并考虑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代替电和燃气热水器,把家里的灯换成节能灯!因为节能灯只用 40的能源就能达到普通灯泡 相同的亮度。另外,普通家庭中一台电视的耗电量有四分之一是在关机状态中损失掉的,以此为 例,所有的电器都应在使用完毕后拔掉电源开关。一家人出门上班或旅行之前,应该把总电源拔 掉,既安全又节能。 冰冰箱箱使使用用的的低低碳碳原原则则放放对对位位置置+及及时时维维护护如果把冰箱和冰柜放在离炉灶近的地方受热,制冷就需要耗费更多的能源。举例来说,如果把 冰箱放在温度 3031的房间里,消耗的电量就是常温状态下的 2 倍,在这种状态下,冰箱和冰 柜一年后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分别能达到 160 公斤和 320 公斤。另外,作为健康主妇,不要 忘记定期给冰箱或冰柜做除霜维护,这样它们的能源利用效率会更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