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如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217895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论如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简论如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简论如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简论如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论如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论如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简论如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如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如何扩大社 会保险覆盖面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社会保险论文的写有 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对象;积极转变工作作风,主动送服务、送 政策上门,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服务端也可适度下放,方便公众参 保、缴费。其次,要将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目标,切实做好目标分解落实、组织实施。扩面是前提,征缴 是目的,基金是保证。只有不断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才能保 证基金征缴预算的完成,才能确保各项待遇按 摘 要社会保险是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民生理由。 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大小则集中反映一国社会保险

2、总体状况。党的十 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因 而,让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险、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成为目 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理由。关键词扩大 社会保险 覆盖面社会保险是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民生理由。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险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 发展的必定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社会保 险覆盖范围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准。党 如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由优秀站.提供,助您写好论文.的十七大报 告中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因而,让 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险,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成

3、为目前迫切 需要解决的理由。一、宁波市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目前状况及存在的理由作为改革起步较早的城市之一,宁波市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 展,随之而来的是基于多种所有制结构之上的就业形式多样化的出 现。宁波市的社会保险是从 1994 年 10 月起,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 户相结合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开始的。随着城 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范围的不断扩大,近年来先后实施了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低标准养老保 险、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市区城镇居民基 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制度,使各类特殊群体与城镇职 工一样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尤其

4、随着今年外来务工人员社会 保险“新政”的推出,以养老、医疗、低保为重点的社会保险制度 已覆盖全市城乡 560 多万本地居民和所有外来务工人员,宁波也由 此步入“全民社保”时代。此外,从 2006 年 1 月起,宁波市在市区范围内实行“五险合一、统一征缴”模式。通过五大险种统申统征 使各险种信息资源共享,从根本上消除了过去存在的各险种单一推 进、企业选择性参保的弊端。除政策另有规定外,社会保险各险种 基本实现了同增同减。尽管宁波市从制度上已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体系,社 会保险覆盖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基本框架的形成并没有使各 类人群得以应保尽保。据统计,2007 年宁波市的从业人员分布为

5、城 市 140 万、农村劳动力 150 万、外来务工 331 万,而到 2007 年年底, 全市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为 197.04 万人,扣除在职退休 23.85 万人,实际缴费人员仅为 139.21 万人,即便加上 08 年 4 月底前已 参保的 33 万外来务工社会保险,参保率仍不高。此外还存在因社会 保险立法滞后,扩面工作缺少法律保证;社会保险政策缺乏系统整 合、各种社会保险险种起点不一,扩面层次不一等诸多理由。由于 社会成员权利义务观念淡薄、个人经济负担状况、企业逃避责任、 立法滞后、扩面制约措施无力, 以及制度自身存在的缺陷等主、客 观理由,导致我市一部分应保群体尚未进入社会保险

6、体系。因而,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既是现实的也是长远的一项任务。二、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策略(一)加快社会保险立法。社会保险是强制性保险,国家应通 过立法,强制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参加并承担其应尽的义务,变 政府在社会保险方面的软约束为硬约束。尽快制定出台社会保险 法、基本养老保险条例、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条例等法律 法规,形成基本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措施相结合的法律政策体系, 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对社会保险进行立法, 是明确和保证社会保险的法律地位,可以起到行政规定所难以起到 的作用。可以确保该项保险的“强制性”执行效果,不仅在征缴执 行中增强执法力度,而且还为事后纠纷诉讼提

7、供合法的法律渠道; 通过规范操作程序,在明确参保主体权益和义务、管理部门职责及 执法机构法律责权的基础上,提高全社会对社会保险的法律意识; 通过加强社会保险工作的全方位管理,既保证资金的筹措渠道,又 规范基金的运作和养老金发放,从法律上提高社会保险的保险信誉。(二)继续完善制度创新、落实各项社会保险政策。社会保险 制度创新在于寻求建立在效率基础上的更加倾向公平的制度,保证 社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以刚实施的外来务工社会保险为契机,针 对扩面最具潜力的人群特点来完善相关政策。可适当增加个人账户 比例, 缩小社会统筹规模;采取一些措施降低高收入职工缴费成本,鼓励他们更多缴费。在政策制订上对养老、医疗

8、、失业、工伤、生 育保险同步考虑、同步推进,按照“广覆盖、分层次、保基本”的 原则,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首先,要完善社会保险登记 制度,提高参保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程度。其次,以新颁布的劳 动合同法来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明确用人单位的参保义务。再 者,要转变观念,形成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要 承担者,同时也不能离开企业、个人的积极参与。政府要引导公众 有序参与社会保险政策的制订、实施评估整个过程,体现民众需求、 代表最广泛的各方利益,吸引公众参与社会保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加强社会保险宣传,增进公众对社会保险的意识和知识。 对公民普遍进行社会保险知识教育,特别是要使现在

9、的年轻人,在 就业的初期就认识到养老理由的重要性和为养老而储蓄的紧迫性。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X 络等多种媒体, 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多 种形式,突出扩面重点、加强社会保险政策法规的宣传。 将社会保 险的权利义务观念灌输到社会成员心中,使广大职工能够自觉维护 自身权利,并通过完善个人对账单制度,定期向职工发放个人社会 保险对账单,让职工明白自己是否参保和缴费情况,主动监督企业 参保。同时, 通过完善劳动保险诚信制度建设,建立用人单位社会 保险诚信档案,实施用人单位的分类管理与服务,引导用人单位自 我规范参保缴费行为。建立公开的企业信用账户,任何人通过企业 信誉账户都可以很方便地查询到该企业的劳

10、动用工、保险金缴纳等 情况的具体资料,不给没有责任心的企业主和管理者留下存活空间,让雇佣方自觉承担应尽的社会义务。也可建立劳务中介机构 社 会保险事务资质审定制度,防范利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逃避参加社 会保险。(四)加强经办机构能力建设,提高扩面征缴工作管理与服务 水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制度和政策的落实。 首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切实提高学习能力、执行能力、服务能 力、创新能力和反腐倡廉能力;继续推行五险统征,以社会保险规 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建设为核心,大力开发社会保险电子政务技 术,完善管理制度,优化业务流程,规范服务标准;加强经办机构 人员尤其是服务窗口一线工作人员的政策

11、、业务培训,将最新的政 策及时传递给服务对象;积极转变工作作风,主动送服务、送政策 上门,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服务端也可适度下放,方便公众参保、 缴费。其次,要将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目标,切实做好目标分解落实、组织实施。扩面是前提,征缴是目 的,基金是保证。只有不断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才能保证基金征缴预算的完成,才能确保各项待遇按时足额支付,为提高待遇 水平、做实个人账户等提供基金支撑。劳动保障和财政、地税、审 计等部门要加强联动,做好对重点行业和缴费单位的常规稽核,及 时开展实地稽核,加大对用人单位参保缴费情况的监督检查。此外,可适度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险的投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 层次,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这些重要措施也将 对加速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