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工学结合模式下《模具制造工艺学》的教学改革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217664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析工学结合模式下《模具制造工艺学》的教学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简析工学结合模式下《模具制造工艺学》的教学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析工学结合模式下《模具制造工艺学》的教学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析工学结合模式下《模具制造工艺学》的教学改革(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析工学结合模式下简析工学结合模式下模具制造工艺学模具制造工艺学的教学改革的教学改革简析工学结合模式下模具制造工艺学的教学改革摘要: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对相应人员的实操能力要求较高,为适应社会要和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高专院校逐步走向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相应课程也应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模具制造工艺学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改革 一、职校模具专业教学现状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被称为“工业之母” 。目前我国模具生产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模具企业众多,特别是长三角地带,模具企业上万家。年模具出口 21.96 亿美元,与年同期相比增长 19%。为适应社会需要和提高学院竞争力,近些年来绝大部分

2、高职高专院校都开设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为应用型人才,注重实践,毕业后要从事模具行业工作的话,首先接触的工作就是模具的加工,应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要求,这样我们的模具制造工艺学这门课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了。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课堂讲授加上多媒体演示,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以下是本人就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在教学改革方面提出本人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二、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目前在模具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存在一定误区:由于模具教学实践性较强,所需设备价格昂贵,以至于这门课的大部分内容只能在课堂讲授,导致教学与生产岗位严重脱节,学生毕业后还需要接受工厂较长时间的再培训,延缓了上

3、岗的时间。为提高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改革现行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已势在必行;另外,由于逐年高考生源不断减少,绝大部分民办高校的教学硬件相对缺乏,再加上高额的学费使得招生异常困难,提高竞争力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适当的降低学费,在社会上赢得良好的声誉和公司评价,这样我校地理条件相对优越的情况下逐步走向工学结合的道路,学生在学院的安排下有组织的实现半工半读的学习模式,这也使得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三、改革方法 现就我院实际情况对模具制造工艺学提出相应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法。 方法一:以项目式教学为主。 模具制造工艺学是模具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作为老师在为这门课做准备的时候可以把以前的冲压模和塑料模的课程设计直接拿来作为一个小项目直接教学,对于学生设计的模具零件进行讲解和演示其加工工艺,并通过加工设备进行现场教学指导,其中包括加工工艺的制定及程序的编制,机床设备的选用与操作,最终通过相应的装配得到一完整模具,将以前学过的内容完全综合在一起,学生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当然是需要一定经费,我们学校是以科研课题的形式向学院申请资金,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可以使学生自检到模具设计的不足和改进方法。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