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思考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17649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明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明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明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明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明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明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明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明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思考三明是个全国重要的林业产“粮”区,全市土地总面积3445 万亩,其中林地面积 2842 万亩,现有森林面积 2645.5万亩,森林覆盖率 76.8%,活立木蓄积量 1.15 亿立方米,是全国少数几个森林立木蓄积量超过 1 亿立方米的设区市之一,主要林产品产量约占全省的 1/3,在我国南方集体林区48 个重点林业县中三明有 9 个,占了近 1/5。三明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先行区,是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试验区,林业是三明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然而,随着林产工业的快速发展与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原料确已成为制约我市林产工业发展的瓶颈。近几年来,

2、我市的林产工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广大林业干部职工的努力下,实现跨越性的发展,规模以上企业的产值 2003 年仅 44 亿元,到2007 年已达 123 亿元,实现产值超百亿元的目标,成为我市第二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聚群。2009 年,全市规模以上林产工业实现产值超过 175 亿元,比增 25%,连续 6 年保持“2字头二位数”的速度增长,到 2010 年全市规模以上林产工业产值预计突破 200 亿元。然而,我市林产加工业“粮食”缺口仍然很大,近几年,每年需从市外、省外乃至国外购进 100 多万立方米(吨)左右的木材,约占全年需求量的 1/4,木材原料从外销向外购

3、转变。以 2009 年为例,全市木材产量为 203.6 万立方米,总销量为229.13 万立方米,而主要林业工业产品达 385.18 万立方米,其中人造板则达 247.89 万立方米,锯材 49.52 万立方米,木片 31.73 万立方米,集成材 54.17 万立方米,木地板 33.6 万平方米,缺口约 130 万立方米(吨);今后木材生产量可能将会逐渐减少,从三明市“十二五”期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工作意见也不难发现, “十二五”期间的年采伐指标已比 “十一五”减少。三明自然条件优越,为林木的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国有林场亩平均活立木蓄积量高达 10.6 立方米,国有林业采育场也达 6.7 立方米

4、,在集体林区中起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而林地面积占全市林地面积 72%以上的集体林区,亩平均活立木蓄积量却仅为 3.6 立方米,发展潜力很大。相信通过努力,不但可以实现两个“有利”的目标即有利于森林覆盖率的提高,有利于森林资源持续增长,还可以为我市林产加工业提供充足的“粮食”。那么如何使口“粮”增多,为林产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本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林业第一产业发展规划是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国家、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我市的实际认真制定我市“十二五”林业第一产业发展规划,让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以促进我市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二、抓

5、好资源培育。抓好森林资源培育,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一是狠抓营林质量关,首先是规范营林各项管理制度,严把营林生产各个作业关,确保营林质量,其次要严把苗木关,全面采用良种壮苗造林,提高成活率,缩短林木生长周期;二是提高林地产出率,要狠抓低产林的改造和中幼林的抚育力度,提高林地产出率;三是抓好原料林基地建设,主要是抓好市里提出到 2012 年建设五大原料林基地目标的落实即(1)500 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2)100 万亩高效竹林基地;(3)30 万亩药材基地;(4)100 万亩油茶林基地;(5)50 万亩大径材基地;四是抓好种苗试验研究和新品种引种,要抓好种苗研发,多研发出

6、适应我市种植的新品种,为调整林种结构提供保障。对于引种的新品种,要先小面积试验性的种植,成功后再进行推广示范,带动林农大面积种植,以调整树种结构,解决杉、松“两棵树”比例过大问题;五是加大投资力度,充分利用林改配套政策,解决林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采取集约经营方式,加大资源培育的投资力度,提高林地的产出率。三、加大资源管护力度。目前林区林木被盗伐现象十分严重。由于林木价格高,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疯狂盗伐林区尤其是国有林区的林木;一些木材加工厂非法收购,也为不法分子打开了方便之门;取消国有林场的派出所单位设置,大大削弱了森林资源保护队伍的力量。虽然各地加强了护林措施,但点多面广,收效甚微。建议各县(

7、市、区)林业部门除了在强化“三级联防”和“警企共建”制度的同时,要进一步充实、整合现有林业公安队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严厉地打击各种盗伐林木的犯罪分子,达到震慑犯罪分子,教育群众的目的。各有关部门要对木材加工企业加强监管,切断不法分子利益链条。此外还要采取有力措施抓好防火、防疫和森林保险等工作,在“三防”体系上构筑一道坚实的防线。四、推进抓好经营机制转换。林改后林农经营规模少、资金匮乏、技术水平低、信息不灵、经营成本高是集体林区面临着一个现实的问题,要引导林农通过建立农村各种经济组织如股份林场等方式,通过规模经营、聚约经营等方式,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还要大力发展订单林业,如采取“公司+基

8、地(林场、采育场、股份林场)”、 “公司+合作社+基地”和“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资金、人才、信息等优势,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使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实现无缝对接,促进林农增收。五、把惠林政策落到实处。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林业的重视,党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惠林政策促进林业的发展,如 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 号)、2009 年出台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 (银发2009170 号)。 2002 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加快

9、人工用材林发展的若干规定的通知(闽政200252 号)、 福建省调整商品林采伐管理政策的意见。省财政部门出台了福建省中幼林抚育间伐税费减征管理办法等。党和各级政府对林业扶持力度大,各地要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各种惠林政策,把惠林政策落到实处,以调动社会各界造林、育林的积极性,使惠林政策成为加快我市原料林建设的一个重要推手。六、实施科教兴林战略。加大校企合作,借智借力,重点解决我市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如加快原料林种苗的研发,力争种苗研究要有新突破。要调动现有林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科技在林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发挥林业技术人才和农村林业技术员队伍的作用,加大林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要加快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建设,用信息化推动传统产业的发展。要建立一批科技示范场、示范片,发挥科技示范和辐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