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让教师走上轻负高质之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217604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让教师走上轻负高质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让教师走上轻负高质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让教师走上轻负高质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让教师走上轻负高质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让教师走上轻负高质之路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让教师走上轻负高质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让教师走上轻负高质之路(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让教师走上轻负高质之路让教师走上轻负高质之路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许军国许军国 13906687388 13906687388 从一场大雨说开去: 教育追求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美丽, 教育表面的繁荣掩盖着本质的贫困, 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钱学森之问”的答案应在基础教育。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解读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以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迎接挑战!1、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不利于人的发展2、各国课程改革的兴起提供借鉴经验3、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成为直接导火索 (1)学生的负担要不要? (2)什么是学生的负担? (3)减负是不是做减法?

2、(4)减负一定能增效吗? (5)什么是真正的减负? 二、什么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一)什么是基础教育: 1、基础:“基”墙基,或理解为“开始”。“础”柱子底 下的石礅,“晚来础汗南风壮,会有溪云过。”“月 晕而风,础润而雨。”基础是最基本、最初始、最 重要的部分。2、教育:利用人的生长机能,通过教师的劳动培 养学生发展能力的精神生产部门。农业:利用动植物的生长机能,通过人们的劳 动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基础教育是向学生提供成长所必需的最基本、 最初始、最重要的内容。 (二)基础教育的地位: 1、基础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 大学教育的后劲在基础教育。 2、基础教育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播下一个习惯,

3、收获一种命运。 3、基础教育对国家民族的作用 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 (三)什么是均衡发展? 1、均衡:均同“同”,“衡”套在牲畜头上的横木,或 为秤杆, 意为力量相同,达到平衡,本意是协调。 2、均衡发展是一种动态平衡,不是“齐步走”,是 在动态中实现平衡,动中求衡。均衡发展的主体 不是政府是学生。均衡发展实质是公平,公平包 括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公平。起点公平是法律赋 予每个公民的权利;过程公平是要求教师因材施 教;结果公平是让学生有差异地发展。教育公平 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 都能受到教育。”温家宝3、基础教育的任务;培养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合

4、格公民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并不比优秀共产 党员差多少。 教师要树立“成人应在当下,成才不在当期” 的理念。学校要从“高级中学”回归到“普通中学”,真正 成为“休闲之所”。基础教育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只有解放教师,才能解放学生! 三、让教师走上轻负高质之路(一)教师是什么? (生命密码)(二)为什么当教师?(价值追问)( 三)怎样当教师? (实践操作)(一)、教师是什么?1、教师过去是一只“泥饭碗”。在古代的社会结构中,教师属于士大夫,历来 有“士可杀不可辱”的壮烈和“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的情结,是“统治阶级中的被统治阶级”。从经济基础地位看,秀才不中举人,才会在乡 里教私塾,“家有三斗粮,

5、不当孩子王”,一付“穷 秀才”的形象,到文革的“臭老九”地位。2、教师现在是一只“瓷饭碗”。教师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教师的 门槛越来越高。学生家长的素质越来越高,对孩子的期 望越来越高,教师越来越难当。 减负的一个根本措施就是提高教师的业 务素质,而偏低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使 教师素质难以提高。 3、教师应该是知识分子 受过高等教育、从事与知识有关的工作、具 有一定专业技能是知识分子的基本条件。但作为 知识分子还应具备两个条件: (1)有独立精神和原创能力 (2)有社会良知和普世价值 教师要有启蒙社会、引领时代的担当。但教 师的知识分子身份正在逐渐缺失,自己没有灵 魂,怎能塑造出有灵魂的人。

6、(二)、为什么当教师?1、为学生当教师。(眼睛看着学生)没有学生就没有教育,也就没有 教师,教师的身份是由学生赋予的, 一时缘一生情,为学生的成长服务是 必然的职业要求。教育本是第三产业 ,是服务性行业,教师要有服务意识 和服务本领。要学会微笑,学会 倾听 ,接受被服务者的考评。 2、为家长当教师(吃的是良心饭) 教师是以家长的代理人的身份出现的, 是“第二家长”,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 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办家长满意的教 育,但这是很高的一种境界。因为教育是 一种“预期”,就像炒股票,永远不会满足。做家长放心的教师,办家长放心的学校。3、为自己当教师(拥有自己的面孔)

7、教师现状:生存之上,生活之下。教师的生活要从两方面理解:一是日常生 活;二是教学生活。日常生活:超越感性生活,不被外面的世 界所迷惑,一张书桌,一只孤灯,一缕书 香,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拥有自己的面 孔,(三)怎样当教师?从教师角色的嬗变谈起:1、知识的传授者到学习的引导者(1)教师首先是一个杂家,要有广博知识(2)教师做积极的旁观者,要倾听与对话(3)教师做舞台的设计者,要学会讲故事(4)教师做学习的合作者,要配置好资源 2、道德的示范者到行为的引领者 (1)学科教学的德育性:教学是学校实 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要实现 智育目标,但不能忽视德育目标的达成, 变成“无教育的教学”。 (

8、2)日常生活的德育性:“师者,人之楷 模也”, 一个没有艺术细胞的教师是可怕的。 3、从班级的管理者到平等的首席 班主任是从优秀的教师中挑选出来的, 当教师不当班主任是可惜的。 教学的基本关系是师生关系,这种关系 不再是“线性”关系,而是“命运共同体”。 师生关系在本质是上平等的,决不是“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教师作为首席是因 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4、从心理的保健者到健康的同伴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全面发展当然包括身心两个方面。 我们的教师“病得不轻” 我们的学生只“独”不“群” 我们的家长“急于求成” 问题低龄化,后果很严重。5、从教育的研究者到实践的反思者

9、教师成长的两条基本途径:一是专业培训,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二是实践反思,里面的世界很丰富。反思: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 教训。一个教师从教三十年不一定是名师 但如果反思三年却有可能成为名师。 是我们的思想造就了我们的生活。 教师要实现从骆驼到狮子到孩童的转身。 知识型教师(骆驼):对知识过于重视 ,却忽视了知识本身和教学过程的价值, 学生不知道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什 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心中没有价值观 ,导致信仰的缺失。世上最可怕的是没有 信仰的人。 教什么样的知识比怎样教知识更重要 文化型教师(狮子):在教书中育人, 把知识的故事告诉学生,让知识充满文化 口味。知识承载着促进学生人

10、格发展的人 文意义,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教学就 是以“文”化“人” 。 这种有文化的教师像春蚕吐丝,像蜡烛 燃烧,可敬而不可爱。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 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智慧型教师(孩童):把传授知识的过 程变成培育学生智慧的过程。知识教学的 任务不是通过机械训练让学生获得越来越 多的知识,而是运用知识的力量形成思维 能力,超越现实世界。 从古人追求智慧,降低到只获得书本知 识,以分取人,这是现代教育的悲哀。从教师能力的提升谈起:1、精诚合作能力-从“单打独斗”到“一起讲故事”教师往往是一支粉笔、一个讲台、一张嘴巴、 一个人的独白;不同学科教师“鸡犬相闻,老死不

11、相往来”;相同学科也是“有教无研”,重复着昨天 的故事。你 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你我还 是一个苹果;你一个思想我一个思想,彼此交换 ,就会有许多思想。人类的进步不是靠“丛林法则”,而是由于合作 而“双赢” 同事比老婆更重要。2、信息技术整合能力-从黑板粉笔到“人机对话”网络走进学生的生活,改变的不仅是学习 方式,还有对生活的态度。学生穿行于“虚 拟课堂”与“现实课堂”之间。多媒体是个好东西,用不好会变坏东西粉笔、黑板也是媒体。媒体要为主体服务。3、实践动手能力-从坐而论道到起而行之培养双师型教师,君子动口又动手。知识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知识基于生 活,生活是知识之源;知识在生活中,课

12、 堂是生命的课堂;知识为了生活,知识是 通向美好生活的向导。4、课程开发能力-从照本宣科到教“自己的书”学生读书并非只读课本,教师教书也不只是教 教材;学生要读课外书,教师要“用教材”教。学校千校一面,工场型学校不是培养而是生产“ 标准件”,五十人进去“一个人”出来。校本课程是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特质,是 学校的品牌,是学校的价值追求。有利于学生个 性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形成。 5、人文关爱能力-从教书到育人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以文化人”的过程, 把人文精神转化为关爱能力。人文精神首先要把 学生当作人。学生是人,教师是人,教育是人对 人,教育就是“人”学。以人为本,人以命为本。人

13、有自然生命和价值 生命两个属性,而我们的教育往往只重视价值生 命而忽视自然生命。学生不仅是人,而且是小人,正处于一 个从小人到大人的成长过程之中。 而我们 用成人的思维对待学生,用成人的方法教 育学生,结果是学生说大人的话,甚至说 大话、空话、套话。教师是否把学生当作人来培养,这几乎 是全部教学的根本问题。蹲下来与学生说话!人文精神的焦点是:怎样对待“差生”?好教师眼里没有差生,更没有“双差生”。 当然,学生的成绩是不一样的,学困生是 分差而不是人差。差是另一种优秀,这种 品质是他们走上社会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老师别生气,差生很可爱”,学生眼里的好教师? 好教师是让学生对你产生“知识的折服 、道德的肯定、情感的依恋、精神的景仰” 。 好教师两条朴素的标准1、当你站在教室门口时,学生已经喜 欢上你了。2、当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还记着你 的名字。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是教育公平问 题,起点公平是政府的责任,让孩子首先享 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而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则取决于教师。没有人想好了再去当教师, 我们是“先结婚后恋爱”的旧式婚姻。 一辈子当老师,一辈子学当老师。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