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17186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上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 1、220 年,曹丕废掉汉献帝,定都 ,国号 ;221 年,刘 备称帝,国号 ,史称 ;222 年,孙权称帝,定都 ,国号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2、266 年,司马炎建立 , 定都 ,史称西晋。 3、 司马睿重建晋朝,定都 ,历史上称“ ” 。 4、北魏孝文帝迁都的目的是 。 5、孝文帝将都城从平成迁到 。 6、南朝的 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在 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7、北朝的 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写的 是我国现存的 , 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8、北魏的 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 ,是 一部 。

2、 9、东晋的 ,他的字体端秀清新,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有“ ”的美誉,被后人称为 10、东晋的画家 , ,他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 个性,代表作有 和 11、山西大同的的 和河南洛阳的 是我国 著名的两大石窟。 12、填写正确时间: 魏国灭亡的时间是 吴国灭亡的时间是 西晋统一南北的时间是 西晋灭亡的时间是 东晋建立的时间是 淝水之战的时间是 东晋灭亡的时间是 南朝开始的时间是 二、选择题。 1、哪次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的关键是 A、孙刘的力量一直与曹操相当 B、赤壁之战的结果 C、曹操

3、的力量 不足与孙刘联军抗衡 D、官渡之战的历史影响 3、赤壁之战交战的双方是 A、曹操与孙刘联军 B、曹操与袁绍 C、刘备与孙权 D、曹操、孙权与袁绍联 军 4、三顾茅庐的成语与下列哪些人物有关 A、孙权和诸葛亮 B、刘备和诸葛亮 C、曹操和许攸 D、曹操和刘备 5、三国鼎立的最终形成的时间是 A、208 年 B、220 年 C、221 年 D、222 年 6、有关三国经济发展表述不正确的是 A、魏国建立了许多水利工程 B、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C、吴国造船业发达 D、三国实力中最弱的是魏国 7、影响淝水之战的结局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兵力的多少 B、战术的运用 C、粮草的供应 D、人

4、心的相背 8、东晋结束以后,南方经历了四个朝代是 A、宋、齐、梁、陈 B、西晋、东晋、吴、陈 C、宋、吴、齐、陈 D、东晋、吴、齐、梁 9、四世纪后期,建立北魏政权的是 A、鲜卑族 B、羌族 C、氐族 D、匈奴族 10、对三国鼎立时期最恰当的评价是 A、包含着统一的趋势,实现了局部统一 B、东汉统一局面结束,国家 处于分裂状态 C、军阀混战,是社会生产进一步遭到破坏 D、分裂状 态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11 11、东晋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江南地区开 发的重要不原因有 (多选题) 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B、北方人口南迁避乱 C、江南战争较少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5、 12、推动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的重要历史条件是 A、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 B、北魏骑兵部队的英勇善战 C、汉族大臣的出现 D、各族人民不断起义 13、关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B、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C、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的发展 D、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14、 “巴东三峡巫峡长,袁鸣三声泪沾裳”出自 A、 缀术 B、 神灭论 C、 水经注 D、 脉经 15、被称为“书圣”的是 A、王羲之 B、怀素 C、颜真卿 D、顾恺之 16、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的改革家,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 同作用是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学校了汉族

6、先进文化 C、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 17、迁都是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大事件。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 都的是 A、周平王迁都 B、盘庚迁都 C、北魏孝文帝迁都 D、明成祖迁都 三、简答题。 1、列举我国古代四次一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和时间。2、变法、改革是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强大动力。我国古代曾经发生过许多 次变法、改革。这些变法、改革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用所学过的 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战国时期和北魏时期 ,我国发生了那两次著名的变法和改革?(2)、上述两次变法和改革中,你影响最深的两点内容是什么?(写出每一次 变法和改革中的亮点即可)(3)、这两

7、次变法和改革有何作用和意义?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徒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 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涵帝宅,河洛王里,因兹 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材料二:“今欲断诸北语,一丛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 革。三十一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依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 戒!”-资治通鉴请回答: (1) 、两个材料都可能出自哪个皇帝之口?(2) 、两则材料各自提出的中心问题分别是什么?(3) 、材料一中的平城指的是现在我国哪个城市?后迁都到哪里?(4) 、根据材料一说出迁都的原因有哪些?(5) 、说明材料二中的“北语” “正音”各指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