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古代经济之商业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216625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古代经济之商业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2古代经济之商业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2古代经济之商业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2古代经济之商业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2古代经济之商业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古代经济之商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古代经济之商业(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经济之商业经济考纲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课标要求 了解古代商业的出现; 概述“市”在历代的发展和商业都会崛起的史实;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认识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商业发展的表现: 商人、货币、商品、交通、市场、城市古代经济之商业经济基础整合1、商人名称起源:商族人(西周) 春秋战国:富足的巨商 明清:会馆、商帮(晋商、徽商)2、货币。贝类货币 (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各种铜币秦半两 (秦朝) 五铢钱 (汉)开元通宝 (唐朝铸)纸币“交子” (宋)白银(明朝开始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商

2、人、货币、交通)商业经济交通的发展 明清:初期兴盛 - 海禁 - 闭关西汉:陆路为主,海上开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陷于停滞隋唐:水陆并举,并出现客舍、邸店等两宋:海外贸易频繁元朝:水陆并举基础整合 丝绸之路 形成: 路线: 城市: 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 ) 形成: 路线: 城市:张骞通西域基础 设西域都护战乱使陆上丝绸之路 衰落 经济重心南移造船、航海技术提高长安 河西走廊今新疆 中亚、西亚 欧洲向东: 登州/扬州朝鲜/日本向西:广州马来半岛/印度/非洲敦煌、楼兰、龟兹、于阗、 莎车、疏勒泉州、明州、杭州、 扬州、登州3、交通4、“市”的发展基础整合城市中的“市” 秦代 西汉 唐代 宋代 明

3、清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长安设正式的市9处,但经营活动受到时空限制。 经营活动仍受到时空限制;夜市比较繁荣。 突破了时空限制;商业街形成;市向城郊和乡村发展。 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草市 南北朝 唐代 宋代开始形成;受行政管理。 作用已经十分显著,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已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特点:远离城镇、交通便利、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意义:是对官办贸易的有益补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基础整合商业都会的崛起朝代商业都会概况战国汉唐宋清有些城市已出现商业区长安、洛阳最为繁盛,扬州、杭州、湖州苏州、盛泽镇、汉口、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以繁荣的“

4、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商业中心已 经形成(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都市商业繁盛(汴京),夜市、晓市兴盛 ,还有庙会集市1、严格限制阶段(从周至唐)早期的“市”是商业活动场所,是依赖于“城”而 存在。即经济中心依赖于政治中心而存在。政府对城镇商业交易的时间、地点都有严格限 制。如实行坊市分开等。城镇发展特点:2、放松限制阶段(宋至明清)商业活动不再有时间地点限制,不再受官府 的直接监视。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经济中心不再依 赖于政治中心而独立存在重点释疑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P58重点释疑中国古代商业的影响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自然经济起 了

5、破坏作用。经济:政治:思想: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的生活和观念 也发生了变化。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 和封建统治的加强。(前期)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和增加 政府的财政收入。 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的瓦解起到关键 作用。(后 期)(2011年湖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13美国学者罗兹 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 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 繁盛期。”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表现的是 A建立起地方监察机构 B突破了“市”的时空限制 C创制了木活字和铜活字 D出现了新的文学体裁

6、“词”【答案】B 【解析】考查宋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监察机构宋之前早已有 ,如西汉的刺史制度;宋代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但不是木活字和 铜活字,而是泥活字;宋词是宋代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但词不 一定为宋之创新,因此,ACD排除。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宋代 突破了“市”的时空限制,符合史实,也符题意。(浙江省2011届高考考试样卷,13)有 关唐代“草市”的判断,正确的是( ) 它是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 它有“草市尉”进行管理 它后来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它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A B C D【答案】C(杭州学军中学2011届高三测试,13)据统计, 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工 商业

7、市镇,明代达到316个,清代(鸦片战争 前)增加到479个。就明清时期而言,这些工 商业市镇( )A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B严格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度C已开始流通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表明资本主义萌芽在我国出现【答案】A徽商是明清时最主要的商业集团,资金雄厚,雄 踞中国金融界长达三、四百年之久。 材料一材料一 徽州山多地少人多,有限的耕地根本无法养活众 多的人口,徽人只能“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 许承尧风土(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徽商兴起的主要原因。原因:因徽州地少人多,农业发展有限。原因:因徽州地少人多,农业发展有限。(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徽商的经营特征。(不许 照抄原文)材料

8、三 徽商集团扯起“贾而好儒”、“由儒入贾”几面大旗,儒 贾并行,亦发财亦发身,令天下穷儒羡煞。大儒王阳明早年不 谈“利”,后来说“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贤”,而且肯 定士、农、工、商在“道”的面前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参见余音时材料二 新安商人的商业经营是以血族、乡党的结合为核心而进行 的。有力的徽商依靠乡族关系,对于围绕自己周围的子弟,贷 予资金或配置各地从事商业,在业务上保持密切的联系。藤井弘新安商人的研究(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徽商的历史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缓解平民生活困难; 改变人们思想观念(平等思想); 冲击自然经济。以血缘关系和乡党结合为核心以血缘关系和乡党结合为核心 ;

9、以儒家思想为经营理;以儒家思想为经营理 念,亦儒亦商的双重身份来经营商业。念,亦儒亦商的双重身份来经营商业。“商人”名称的起源古代商族始祖契的六世孙王亥很 会做生意,经常率领很多奴隶,贩运 货物到远处去做买卖。以后,做买卖 成了商族人的主要谋生手段之一。商 王朝覆灭后,商族人成了周朝奴隶。 由于商族原是贵族,养尊处优,又被 剥夺了土地和特权,只好以做买卖为 主要职业。周族人鄙视生意人,在周 人的心目中,做买卖的人就是商人, 这就是中国称生意人为“商人”的缘由 。“商业”、“商品”、“商旅”诸词也都 由此而来明代:会馆、商帮明清时期,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由于商业竞争加剧,区域商 人群体形成。实力

10、最强的如晋商、徽商等。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河南南阳的山陕会馆徽文化是“滋养“百年徽商乔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是清朝富商乔氏家族的宅院。乔氏家族的第一代创业人乔贵发,年轻时只身走西口,在包头苦心经营,终于发展起一家最大商号,店铺、居宅达到1000多间。到第二代乔致庸, 开始了金融业的活动,把商行、银号从包头开到 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现存的乔家大院,是乔 氏家族经数次扩建而成的。 乔家大院山西商帮 义中取利,信誉第一 徽州商帮 贾而好儒,财自道生 福建商帮 自强不息,爱拼会赢 广东商帮 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山东商帮 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宁波商帮 灵活善变

11、,开拓创新 龙游商帮 海纳百川,宽以待人 洞庭商帮 审时度势,稳中求胜 江西商帮 广泛从业,小本经营 陕西商帮 追求厚利,既和且平(2011浙江文综15)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 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 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 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 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解析】B 从“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 州)会馆碑”中“便往还而通贸易”这一记载可以 推断出A项正确;会馆是同一地

12、域的商人停宿、储 运、交际的重要场所。因此C、D也正确。古代货币古代货币的演变的演变贝类货币 (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 期各种铜币秦半两 (秦朝)开元通宝 (唐朝铸)纸币“交子” (北宋)白银 (明朝开始成为普遍 流通的货币)五铢钱 (汉)商周时期的贝类货币明时货币白银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货币五铢钱北宋纸币交子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 的标题下写到:“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 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 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 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13、2010全国卷)唐高祖废汉代以来通行的五铢钱,改行“开元 通宝”钱。此后,“开元通宝”成为历代钱币的一种范式,其 原因之一是 A、确立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 B、采用了新的材质 C、改变了以重量定钱币名称的传统 D、铸造技术更精良我国古代著名的东西方贸易通道“丝绸之路”, 东起我国长安(今西安),西经甘肃河西走廊、新 疆、中亚、西亚,西抵欧洲黑海、地中海商运商运繁忙为利奔(交通)繁忙为利奔(交通)【例5】右图为1979年甘 肃省出土的东汉时期古希 腊文铅饼(外国货币),由 此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 息是 ( )A这是张骞出使西域 时使用的货币B丝绸之路开通后, 西方铸币技术东传C长安城各地商人来 来往往,商业繁荣D丝绸之路开通后, 有外国商人来华贸易散落在丝路上的东罗马金银币 写有希腊字母的神秘铅饼 D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汉宋明)汉代:市有专门管理机构“东西九市”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木兰辞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所,很不方便。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木兰替父从军的故 事。你从这首诗歌里能分析出北朝时期在商业上的 特点吗?对比唐代长安城,想一想,北宋汴京有哪些 不同?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唐长安城北宋汴京城“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反映了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原有“市” 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