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走项目人才培养的文化教育情况和影响因素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216430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竞走项目人才培养的文化教育情况和影响因素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竞走项目人才培养的文化教育情况和影响因素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竞走项目人才培养的文化教育情况和影响因素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竞走项目人才培养的文化教育情况和影响因素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竞走项目人才培养的文化教育情况和影响因素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竞走项目人才培养的文化教育情况和影响因素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竞走项目人才培养的文化教育情况和影响 因素研究 中国竞走队在 2012 年的伦敦奥运会上取得了 1 金 3 铜的优异成 绩,然而我国竞走项目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同竞技体育强国相比, 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金牌背后还有很多问题 亟待解决,其中如何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知识水平,是发 展中不得不考虑又十分棘手的问题,关乎我国竞走项目能否持续发 展的大事,形成全社会相关职能部门对竞走项目强力支持的良性循 环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关系到优秀运动员能否全面发展,更好适应 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体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教育又 是一个优秀运动员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和手段。

2、国 家体育总局在2012-2020 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里明确指出:围 绕进一步增强我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竞 技体育人才队伍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全面提升竞技体育人 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因此,对竞走项目后备人才的文化 教育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以我国竞走项目后备人才 22 个基地的队员、部分非竞走基 地的优秀竞走后备人才(12 17 岁)为研究对象。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通过查阅、搜集已有文献资料,综 述近几年我国竞走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从宏观上探索研究竞 技体育后备人才文

3、化教育现象,结合其他项目后备人才文化教育方 面的研究,为本文竞走项目后备人才文化教育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 文献资料和理论依据。1.2.2 问卷调查法 以竞走项目后备人才文化教育为研究中心, 以影响竞走项目后备人才文化教育的因素(个人主观努力程度、社 会环境、家庭、训练等方面)为切入点设计问卷,通过对训练营中 参加集训的后备人才发放问卷 175 份,回收 175 份,其中有效问 卷 167 份,有效率 95.43%,邀请有关专家对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 检验,并通过检验。1.2.3 访谈法 对参加竞走训练营集训的专家、教练进行访谈,咨询后备人才文化教育相关问题,获得第一手材料。2 结果与分析2.1

4、相关概念界定2.1.1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指具备一定运动 能力和身体素质,通过选拔后进入业余体校、体育运动学校、省市 运动队进行专业训练的少年儿童,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储备 库。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竞争日趋白热化。竞技体育强国越 来越重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目前,竞技体育在我国 如火如荼地发展,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培养取得了不少成绩,建 立了很多的国家奥林匹克单项后备人才训练基地。然后,由于传统 国内后备人才选拔培养体制(文化教育体制、训练竞赛体制、竞技 体育管理体制)缺陷以及相关社会因素的不良影响,使得我国竞技 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受到很大的制约,限制了我国竞

5、技体育可持续 的高速发展。可见,对于我国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和挑战进行策略研究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2.1.2 文化、教育、文化教育通过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文 化释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不断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 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特指精神财富,如艺术、教育、文化、 科学等;教育定义为:培育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活动的全部过程, 主要是指学校及相关机构对幼童、少年、青年进行培育的过程;文 化教育主要指各级各类学校和机构对青少年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艺 术、文学、教育、科学等)以及掌握运用文字能力的培养过程。2.2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2.2.1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6、文化教育对竞技体育发展的促进作 用当今社会是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竞技体育之间的竞争主 要集中在科技、人才、训练方法手段不断创新等方面。运动竞赛是 运动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竞技,不仅需要运动员具备高超的竞技能 力水平,同时也是一种心理素质和能力的竞技过程。这就需要运动 员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较高的文化水平,这样在训练时就能够透 彻理解教练员贯彻的技战术意图,建立运动感知,更好更快地提高 运动能力,在竞赛时熟练、灵活的应用所具备的运动能力,把自己 的竞技潜能充分发挥出来。2.2.2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文化教育对社会、学校、家庭、个 人的影响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越来

7、越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构的培养目标更偏重于训练, 轻视文化知识学习,阻碍了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一旦运动员不能选 拔进入更高层次的训练或受到伤病的影响,也就意味着运动员必须 面临着进入社会再就业,个人的生存危机、家庭、社会也将面临诸 多的遗留问题,这样就加大了竞技体育的社会投入成本,也为运动 员及家庭带来巨大的风险。长此以往,将导致越来越多的运动员早 早地离开竞技体育、远离竞技体育。加强和重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文化教育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两者之间的矛盾,促进竞 技体育可持续的发展。2.3 我国竞走后备人才文化教育现状2.3.1 我国竞走项目后备人才的文化学习现状 从表中可以 看出,我

8、国竞走后备人才的周上课次数中,每周 6 10 节课居多 数,占到 58%,而我国普通中小学周上课次数达到 20 节以上,这 说明总体上无法保证我国竞走后备人才的学习时间。在文化学习对 运动训练的影响一题的回答中,占 71.2% 的学员回答是肯定的,说 明大部分运动员认识到了文化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在文化学习与运 动训练你更喜欢哪一个的调查中,占 72% 的学员回答是喜欢运动 训练,原因在于一部分后备运动员学习能力弱、基础差,在上课班 级属于后进生的非正式群体,基础薄弱老师讲课难懂,对学习不感 兴趣;在培养过程中部分领导和教练员只重视看重运动成绩、比赛 成绩,忽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导致竞技体育后备人

9、才文化教育的问 题相当突出。2.3.2 我国竞走后备人才文化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利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得表 2,根据最大 原则和性质相似原则对指标进行分析归类。7 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 献率达到 6.385%,它们反映了原方差变量的大部分信息。从表 2 因子分类的结果第主成分为个人主观努力程度因子即学习动机, 包括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目的、文化 基础、学生对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视程度、文化课教学能力、教学要 求,方差贡献率为 14.515%。教练管理条件方差贡献率为 10.315%,排位第。第个因子为家庭影响因子,主要包括家庭支 持、家

10、庭文化环境、家庭关注子女文化课的程度、文化课教师的综 合素质,方差贡献率为 8. 578%。第个因子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方 差贡献率为 8.065%。第公共因子主要反映了运动员不同水平的影 响方面,方差贡献率为 7. 512%。3 结果与建议3.1 结 果3.1.1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文化教育对竞技体育自身的发展具 有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3.1.2 影响竞走项目后备人才文化素质教育的公共因子主要有个 人主观努力程度、教练管理和条件、家庭环境影响、社会环境以及 运动员的不同水平等。这些公共因子所包含指标的完善,是提高竞 技体育后备人才文化素质水平的关键所在。3.1.3 我国竞走后备人才文化教育的缺失

11、将导致运动员生存 面临危机,一旦运动员不能选拔进入更高层次的训练或受到伤病的 影响,也就意味着运动员必须面临着进入社会再就业,家庭、社会 也将面临诸多的遗留问题。3.2 建 议3.2.1 我国竞走项目后备人才文化教育方面总体欠缺,应学 习国外的先进教育训练理念,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文化教育 的时间和效率,找出学习和训练之间的平衡点,处理好两者之间的 矛盾。进一步完善体教结合模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3.2.2 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条例,从上至下对我国竞走 后备人才的文化课开展情况进行监督与考核,保证其文化课的出勤 次数与效率,定期进行考核并实行淘汰制,激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的自主学习热情动机,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综合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