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新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216278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竞争新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竞争新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竞争新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竞争新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竞争新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竞争新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二次读书笔记第二次读书笔记竞争竞争一个不断被认识的概念一个不断被认识的概念1 全文概述全文概述 竞争这一概念从亚当斯密到现在,一直在被经济学家讨论。但是经济学家讨论的重点 并不是竞争这一动词本身,即怎样的动作是竞争,而是竞争所产生的资源利用的结果。同 时经济学家更关注要产生如亚当斯密所说的资源用于最大收益之处这样的结果,竞争应该 具有哪些特点。由此产生了“完全竞争” 这一概念。完全竞争各要素的完善同时引出另外 一种思考,即这些要素在实际经济中是否可能满足。克拉克认为,完全竞争只有在静态经 济中才能实现。而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认为产品与生产方法的不断变化是竞 争

2、资本主义的本质。那么完全竞争在真实经济世界中就难以实现。 下面是我对于竞争这一概念发展的理解下作的示意图:2 完全竞争要素发展完全竞争要素发展 对于竞争的讨论,始于亚当斯密,而后人的众多研究,都是在其论述的基础上展开的。亚当斯密对于竞争的论述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竞争对手的增加会加剧竞争的剧烈程度, 竞争者越多联合起来哄抬价格的可能性就少;第二方面认为在竞争状态下,生产资源的各 个拥有者都力求将资源用于会产生最大收益之处。竞争资源收 益最大 化完全竞争完全竞争要素的完善真实世 界的经 济时间不是静止的经济真实世界的经济不是静止的 推翻了这一模式下从竞争推 向资源收益最大化的假想.另外对于竞争的看

3、法,经济学家认为,竞争是普遍存在的,并且超额利润是会被竞争 而消失的,因而竞争将导致资源收益一致性和利润的平均化。 斯密对竞争第二方面的观点是后来经济学家关注的重点。西尼尔认为要实现资源用于 收益最大之处,必须具备以下这些条件:资本与劳动可以不受损失地从一种用途立即转移 至另一种用途,并且每个生产者充分了解每种生产方式中能获得的利润。而这些条件成为 完全竞争概念的雏形。 奥古斯丹古诺系统地应用微分运算说明了在竞争对手数量无限大的情况下,个别厂 商左右市场价格的力量的是微不足道的。因而无限大的竞争对手数量成为完全竞争的一个 要素。 威廉斯坦利杰文斯对于完全的市场的归纳为则提供了完全竞争的另一个要

4、素即信 息。 “所有的贸易者对供需条件与由此而来的交换率完全了解” 。 即市场中每个贸易者知道 每个其他贸易者的报价。 埃奇沃思的研究是针对一个市场内的竞争,恰好概括了前两位经济学家对于完全竞争 要素的总结。概括如下: (1)市场的供需双方均包括无限大数量的交易者。 (2)每个贸易者可以无代价地与每个人签订临时合同,并在可以签订更为有利的合同的 条件下,改变这些合同。 埃奇沃思没有解释为什么不会出现交易者的联合.也就是说没有解释亚当斯密认为的竞 争者越多,联合哄抬价格的可能性越少.后来的经济学家补充了竞争对手独立行为的理论.即 达成与实施联合行动的费用,将随着竞争对手数量的增大和交易的复杂化而

5、增加。在竞争 对手达到一定数量,联合行动的费用会超过竞争的收益,于是竞争者将选择独立行动。 埃奇沃思同时也涉及到商品和服务的可分性,而商品的可分性是单一交易者对于总需求 量或消费量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一种扩展和推进.因为埃奇沃思之前的经济学家并没有意识 到如果商品和服务是不可分的,那么即使单一交易者的对于总需求或消费量是很小的,也 会对市场的均衡产生巨大影响。 约翰贝茨克拉克则关注不同产业完全竞争需要具有的特点,即劳动和资本的绝对 流动。3 真实世界的竞争真实世界的竞争 完全竞争概念所包含的要素不断补充的过程,也是经济学家不断反思这些要素与真实 世界的差距的过程。 经济学家通过观察工资率的相关事

6、实,发现在同一行业中,工资水平也相差很大,说 明了竞争可以导致利润均等化的理论几乎不能成立。 而资本和劳动无损失地在各个产业间流动(资本和劳动的绝对流动)在真实世界的经 济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固定成本不可回收,信息交流需要成本,空间距离导致价格不均都 是自由竞争无法展开的原因。 亚当斯密也意识到这些因素,认为利益均等化是个长期的过程。 但是这里亚当斯密隐含了一个假设即在这一个利益均等化的过程中技术创新不明显, 导致产业内的企业不能形成足够的异质,占有超额利润的企业不断被其他企业瓜分利润。 而克拉克则将亚当斯密隐含的假设明确提出来了,认为完全竞争只有在静态经济中才 能实现。 但是约瑟夫熊彼特静态的

7、经济或者说近似静态的经济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在真实世 界中产品与生产方法不断变化才是可观察到的现实。4 完全竞争与资源配置完全竞争与资源配置 从竞争这一概念被引入,亚当斯密就认为竞争将使得资源流向收益最大的地方。因而 竞争被判为实际市场效率的标准。 但是约瑟夫熊彼特认为完全竞争并不能提供超额利润,而垄断却可以。技术创新是 超额利润的激励,因而垄断是经济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鼓励竞争,通常在新的产品 和技术出现时,再一段时间内就会通过专利等形式支持其垄断,而不是将其推入完全竞争 的环境中。如果技术创新是持续的,那么完全竞争的均衡永远不会达到。5 总结与看法总结与看法 竞争这一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不

8、断被经济学家重视和认识的,同时这一概念戏剧性地 充斥着理论与真实经济的对抗。我个人的理解是,竞争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褒义的色彩, 即实现资源利用收益最大化。但是这是在完全竞争满足的条件下达成的,而且不论是完全 竞争要素的满足还是从完全竞争通往资源利用收益最大化的逻辑上,都充满与真实世界经 济截然相反的条件。 产品和生产方式的持续性或者说经济变动的持续性以及垄断对经济进步的正向作用, 让我对竞争这一概念的理解产生了颠覆性的转变。读完竞争这一辞条,我想可以将经济学家对于竞争的研究分为两条主线,而这两条主线均 源于亚当斯密.其一是在赞同亚当斯密的关于竞争状态下,资源可被用于收益最大处的推论, 在这一信

9、念的指导下,经济学家发展出了“完全竞争”这一概念.而从完全竞争概念要素的完善 过程可以感觉到,似乎是为了得出亚当斯密的推论才人为规定了一系列的假设.在这些假设条 件情况下,就能从完全竞争推导出资源被用于收益最大处. 另一条主线是针对完全竞争要素与真实世界经济的矛盾展开的.随着完全竞争要素不断 被补充,经济学家也不断在反思这些理论假设是否有解释力.当然一个理论的假设必然与真实 世界不可能完全一致,如果能把握最重要的要素及时成功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到无限大的竞争 对手数量,信息的完全以及资本和劳动的绝对流动等完全竞争要素是对真实世界经济中竞争 环境的一种近似,虽然他们并不是真实的存在,作文假设仍然可

10、以接受.如果真实世界的竞争 也完全符合完全竞争的要素,那么推出竞争可以使资源用于收益最大初是合乎逻辑的.但是它 们毕竟只是是一种近似,远非真实世界本身.亚当斯密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认为通过竞争而 实现的利益均等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事实上,会有人倾向于认为,即使这些完全竞争要素在真实经济中不满足,但是在较长时 间内必然可以被逼近.例如,在较长时间内,投资人看到具有超额利润的行业必然会进入,无限 多的竞争者这一条件是认为可以实现的.在较长时间内,那些需要的信息应该是会被经济参与 者不断认识的.也就是说,亚当斯密和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虽然理论的假设是不真实的,但是通 过时间这一变量的引入,至少可以让

11、竞争的结果不断趋向于最后的“理想终点”资源的收益 最大化. 但是时间这一变量恰恰成为这一理论的无法到达真实经济世界的原因.在较上时间内竞 争环境不断逼近理论假设的推想只有在静态的经济中才能达到.正如小河中的小船虽然速度 很慢,但是我们依然认为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它必然能到达我们期望的终点,但是如果河水 本身也有速度,而且速度大于小船的速度,那么尽管小船本身具有向终点靠拢的潜质,但是在 河水的速度影响下,它永远也不能到达终点. 真实世界并不是静态的,就像河水不是静止的,产品和生产方式的持续性就是河水的速度,因 而导致竞争无法到达亚当斯密推想的理想终点. 从这一层面来讲,竞争概念的理论假设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当然理论假设与真实世界的差距是允许的,而且一般而言,只能对真实世界进行简化和提 炼才能落实到研究中.但是也提醒我们在逻辑推断中应该不断回头看,对于与真实世界不同的 假设部分慎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