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之审题、选材、立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215935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指导之审题、选材、立意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作文指导之审题、选材、立意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作文指导之审题、选材、立意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作文指导之审题、选材、立意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作文指导之审题、选材、立意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文指导之审题、选材、立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指导之审题、选材、立意(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指导一、审题 v开放式文题讲究题目通俗易懂,不在 审题上设置障碍,但这并不表明可以 不认真审题。恰恰相反,由于汉语语 义的丰富性,特别是一词多义现象的 普遍性,决定了我们必须仔细审题。面对文题,学会转换切入角度并灵活 运用于构思、写作之中,能够有效地 保证我们的作文推陈出新,是写出创 新佳作的制胜“秘诀”。 1、换个“含义”切入进来 v抛弃题目中关键词语的“本义”, 换从其“转义”(包括引申义和比 喻义)和广义角度切入进来,文 章就比较容易写出新意来。v陕西省宝鸡市2001年中考作 文题目为“考试”,若取本义“教 室内检查知识水平或技能水平 的一种方法”,大都会选很常 见的材料,写出来多为

2、“大路 货”。若按其广义解作“考查、 考验、考察”等,则检测人的 思想水平或知识技能水平的事 件均可写进文中,则很容易创 新出奇。v在一篇满分作文中,有位考生以 “那天,当小偷把手伸向老人怀里 的时候,我们车上的每一个 人就开始接受一次特殊的考试”开 头,然后着重描绘“我”和众人眼 见小偷行窃却不敢挺身而出的言 行。这篇佳作从“考试”的广义角 度切入进来,写得细腻真切,新 意迭出。2、换个“题目”切入进来 v拟题者所给文题不得变动,但在 构思过程中采取添加限制性定语 的作法,则既可以缩小写作范围 ,激活写作思路,又极利于选材 构思出新出奇。对独词式文题采 用这种方法,尤为见效。v以湖北省荆门市

3、2001年中考文题“选择 ”为例,与其一窝蜂地泛泛议论慎重选 择的重要性、必要性(实际上,阅卷 老师对千篇一律的现象也极为反感) ,倒不如在原题基础上“拟出”新题:“ 面对困难时的选择”“面对金钱时的选择 ” “考场上的选择”“一次无奈的选择”“一 次幸运的选择”“关于就业的选择”“关于 亲情的选择”等等。这样一来,许多不 为外人所知的故事和话题便会源源而 来。 3、换个“侧面”切入进来 v以“最需要”为话题写作,一般考 生都会从“遇到困难时最需要帮助 ”“产生误解时最需要沟通”“学习最 需要掌握方法”“家庭最需要和睦” 等方面选材,即大都从话题或文 题中心词的正面所指切入。v在安徽省一篇满分

4、作文我们需 要的不是呵护中,作者抛弃“最 需要的是什么”的一般性思维,而 是别出心裁地写“最需要的不是什 么”,逆向立意,角度新奇。作者 从自身在父母的“呵护”下无奈生 活的经历写起,言及身边同龄人 的处境,最后发出强烈的呼吁而 点题。真情实感加上新奇的切入 角度,使该文别具匠心4、换个“时空”切入进来 v 写自己的亲历,抒自己的真情,其写作方向无疑是 正确的。但不要认为不能写发生在想像时空里的事 情。面对“以服务为范围写作”的文题,绝大多数考 生将思维固定在“今天”,生造出我们到福利院里为 老人扫地抹门、为社区扫厕所、上街卖报纸等写过 来写过去的事。有位同学则不然,放眼于“未来”, 以“我为

5、我服务”为题,写出随着克隆人的全面服务 和替代,人类急剧退化、萎缩的悲剧。作者立足“未来”,以一个具有科幻色彩的故事观照现实生 活,新奇的想像使文章新意迭出。 二、选材 v写作材料从哪儿来? 对中学生来说,主要 有三方面来源:课本 、自身经历及对自身 经历的体验,还有阅 读和想像。只要认真 地挖掘以上源泉,可 选的材料是非常丰富 的。注意以下“六取”“ 六不取”: 1、取亲历,不取传闻 v亲身经历的事情,直接接触的人 ,亲自去过的地方,稍加回忆就 历历在目,容易写得具体生动。 道听途说的材料写进文章,容易 露出破绽。v例如,有的同学为了使所记的事情 意义“深刻”,所写的人形象“高大”, 就凭空

6、编造任意拔高,结果情节上 弄虚作假。还有的同学作文时喜欢 涉足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写陌生 的人,记未经历过的事,由于对人 对事所知甚少,写作时只能生编硬 造,写出来的文章连自己都感到别 扭、不可信,这种虚假的作品,是 不会得到读者好评的。 2、取新不取旧 v 例如有这样一道作文题,要求以“圆”的 想像物为对象,写一篇想像作文。考题 中给了“月亮”的例子,很多考生跳不出 这样的框框,写“太阳”,写篮球、足球 、脸盆、镜子等。也有不少考生跳出了 这个框框,写露珠,写炮口,写拱桥, 甚至有的写墓碑前的花环。正是这些特 殊的材料,使文章一下子吸引了阅卷老 师而获得高分。 3、取小不取大 v应试作文一般

7、600字左右,要写得具体 生动,就要对所选材料充分展开描述, 如果材料大、过程长、头绪多,在短短 的篇幅中势必难以充分展开。如这是 在前进,有的写全国的大好形势,写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条战线的伟大成就, 这些材料虽合题,但是由于大而无当, 写作时力不从心,效果反而不佳。有个 同学,以三张照片为线索,写出了家庭 生活的变化,以此反映“时代在前进”, 题材虽小却深刻有力。 4、取实不取空 v材料应具体实在,不能抽象笼统。只有具体 实在,才能使读者有景可观,有情可感,从 而产生共鸣。如炊事员一文,有人抓住 炊事员早起晚睡、辛勤操劳、做的饭菜可口 、服务热心周到写了不少,但都浮于表面, 空洞无物。有人则

8、写炊事员黎明间忙着准备 早餐的声响,以“晨曲”为比拟,具体描摹了“ 晨曲”鸣奏时的气氛,以及自己听到“晨曲”时 瞬间的感情波动,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以一 系列实实在在的细节,歌颂了食堂炊事员的 辛勤劳动。 6、取深不取浅 v记叙文的材料应该具有典型性,有 一定的思想深度。例如误会, 好多同学写少了文具用品而发生争 吵,或因一句话朋友之间产生了隔 阂等,这些一般化的“误会”,读后不 能给人以教育和启迪。v有的同学选的材料却不是这样。一 位同学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医 院当护士长的继母一向关心“我”,后 来继母却将家里的牛奶、鸡蛋、水 果等食品都带到医院,“我”与继母产 生深深的隔阂。后来在我的跟踪中 我才知道继母是为关爱一位住院的 孤寡老人才这样做的。全文通过“我” 对继母的“误会”,写出了继母的善良 。 三、立意 v立意,即确立中心思想(亦称“主题”)。 中心思想,首先要做到明确、集中,如有可 能,要争取有点新意。 明确,是指一篇文章到底要表现或说明什 么,不但自己要心中有数,还要让人读了能 清楚明白。v 集中,是指一篇文章只突出一个中心,不 能既想表现这个,又想说明那个,让人摸不 着头脑。v 有点新意,是指能给人以新鲜感、时代感 ,尽量避免人云亦云,老生常谈。 v多观察,多留心,多思 考,多积累。v做一个用心善良、多思 善感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技术指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