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里来》教案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14222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月里来》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月里来》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月里来》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月里来》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月里来》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月里来二月里来教教 案案课 题:歌曲二月里来课 型:单一、新授课课 时: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发声训练。2、复习歌曲旋律。3、学习第一、二段歌词。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以便更好地掌握和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更准确地表现音乐风格。2、掌握歌曲的旋律特点、曲式结构。二、技能目标:1、通过发声练习,使学生掌握统一、协调的发声状态,提高呼吸控制的能力,获得灵巧、流畅的声音,为歌曲演唱打下良好的基础。2、准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完整演唱歌曲。三、德育目标:通过对歌曲的分析和情感处理,进一步挖掘作品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理解今天幸福生活

2、的来之不易,珍惜学习时光。教学重点:歌曲的分析和演唱情感处理。教学难点:1、气息的控制;良好的共鸣声音的获得与巩固。2、歌词的咬字吐字训练及歌曲声情并茂地演唱。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启发、练习。教 具:钢琴、投影仪、VCD 机、音响设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堂礼仪;简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1、发声训练。2、复习歌曲旋律。3、学习第一、二段歌词。二、发声练习:1、练声曲。2、练习提示:3、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跟随练习。三、复习:二月里来旋律1、集体复习视唱旋律。2、个别检查掌握情况。3、教师讲评、示范,学生跟随练习。(1)音符唱名的演唱(1、2、3、5、6)。(2)装饰音的演唱(沂蒙山小调)

3、。(3)附点音符、八分音符的演唱。(4)切分节奏、切分音的演唱。(5)大跳音程的演唱。4、集体巩固练习。四、学习歌词:(一)歌曲分析:1、全曲是典型的起、承、转、合四句体单乐段结构。2、前两句以共同的落音构成起、承呼应关系。3、第三句以两个连接模进的切分音节奏、上行的旋律,以及不同的落音形成了前后的对比,起着转折的作用。4、第四句再现一、二句中的“2”音及第三句的切分节奏,以及到达主音,起着合的作用。(二)U 母音练习:1、U 母音练习提示:2、U 母音结合二月里来旋律演唱练习。(三)欣赏二月里来:提出要求:1、歌曲旋律舒展流畅,线条柔婉,感情细腻,具有清新的民歌风格。2、歌曲语言朴实,富有哲

4、理。3、装饰音的运用,增加了江南风味,增添了曲调秀美的抒情色彩。4、既要注意浓郁的、抒情秀美的田园风格,也要唱出人民群众生产支援前线与抗日救国的决心。5、结合以上分析进行欣赏。(四)演唱练习:1、教师范唱、学生跟唱练习(小声一遍、大声一遍)。2、教师讲解、示范演唱要求,学生跟唱:(1)前两段歌词为“江洋”辙,注意归韵。歌词大多是开口音,演唱时应打开口腔,并延长母音,获得口咽腔共鸣。(2)努力做到有气息支持地歌唱,用向下叹气的方法体会呼吸的支持与流动。(3)逐步做到两小节吸一次气,气息节约、控制好。3、学生练习。4、个别检测。5、教师讲评、示范,学生跟唱:(1)4/4 拍的强弱规律与歌曲演唱。(2)每一句的第一个字的咬字、吐字。(3)切分节奏、切分音的演唱。(4)其它重点字的演唱。6、学生巩固演唱练习。五、课堂小结:1、歌曲第一、二段的学习。 2、简述冼星海创作札记。六、布置作业:1、课后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第一、二段。2、预习唱会歌曲第四、五段。七、下课礼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