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物理知识”习题赏析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13984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中的物理知识”习题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诗词中的物理知识”习题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诗词中的物理知识”习题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词中的物理知识”习题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中的物理知识”习题赏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词中的物理知识诗词中的物理知识”习题赏析习题赏析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苇莲苏中学(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苇莲苏中学(028325028325)赵洪伟)赵洪伟近几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时出现了一些学科渗透题。由于语 文中的一些古诗词,甚至歌词等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因此,借古诗词来考察学 生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的题型是经常出现的,这不仅能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 趣于,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下面对本 人学习过程中搜集到的一些此类习题进行解析,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一,诗词与光学一,诗词与光学 例例 1 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

2、道:“皓月 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文中( )A “皓月”是人造光源 B “皓月”是自然光源C “静影沉璧”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D “静影沉璧”是折射形成的虚像 解析:解析:“皓月”即月亮,月亮是靠反射太阳光为人类服务的,它本身不发光, 不属于光源;“静影沉璧”中的“影”指的是“倒影”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所以,答案是:答案是:C。 例例 2 在“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 桃花红的原因是( )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解析:桃花看上去是红色的,是因为它能吸收其它色光,只反射红色的光。因 为不透明物体的

3、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答案是:答案是:C 二,诗词与声现象二,诗词与声现象 例例3 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鬃毛衰“中的“乡音无改“主要是指没有改 变的是(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方言、土话 解析:解析:离开家乡多年,乡音未改,这里的“音”指的是音调、响度还是音色呢? 我们知道,音调有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 而频率和振幅是随时可以改变的,所以“乡音无改“主要是指没有改变的是音色。答答 案是案是B B。 例例4 请欣赏下面的一首诗并回答声学问题: 傍晚农村小河旁,姑娘独自洗衣裳. 湿衣叠放石板面,棒打衣物响四方. 小弟沿河踏歌来,见景

4、一事费思量. 棒打衣服悄无声,棒举空中何其响.请问在这首诗的哪几句中包含了声学道理,并分别包含了什么声学道理?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1)“棒打衣物响四方棒打衣物响四方”,”,是说湿衣物与木棒接触面间的空气柱振动发声是说湿衣物与木棒接触面间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因独因独 自一人洗衣物自一人洗衣物, ,所以听起来较响所以听起来较响,“,“响四方响四方“ “是说空气振动产生的声波向四周传播是说空气振动产生的声波向四周传播. . (2)“(2)“小弟岸上踏歌来小弟岸上踏歌来”,”,是说声速远大于小弟行走的速度是说声速远大于小弟行走的速度, ,所以先听到歌所以先听到歌, ,后出后出 现来人现来

5、人. .(3)“(3)“棒打衣服悄无声棒打衣服悄无声, ,棒举空中何其响棒举空中何其响?”?”因为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因为光速远远大于声速, ,棒打衣物的棒打衣物的 声音传到小弟耳朵时声音传到小弟耳朵时, ,棒已举到空中了棒已举到空中了. . 三,诗词与热现象三,诗词与热现象 例例 5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王安石梅 花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是肉眼看不到的 D、分子在不断地无规则运动 解析:解析:诗人在远处就闻到了梅花的淡淡香味,这是因为梅花香气的分子扩散到 空气中引起世人嗅觉的缘故。扩散现象说

6、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 动。答案是:答案是:D D。 例例6 在西行的列车上, “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 田,积雪融化灌农田”欢快的歌声,把人们带到了美丽的新疆 (1)天山上的冰雪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水库” ,冰雪熔化时的温度是 _,熔化过程中冰雪需要_热量 (2)用天山雪水灌溉农田时,为了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常用管道代替沟渠 输水,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_和_解析:解析:冰是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摄氏温度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所以,冰的熔点为0,冰的熔化需要吸收热量;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可以 减少水的蒸发和渗漏。本题答案:(本题答案

7、:(1 1)0 0,吸收;(,吸收;(2 2)蒸发,渗漏。)蒸发,渗漏。四,诗词与力学四,诗词与力学 例例 7 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在芜湖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 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从物理学 的角度看, “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和 。 解析:解析:“两岸青山相对出”说青山是运动的,这是以船或流水为参照物;“孤 帆一片日边来”说船是运动的,这是以青山或河岸(岸上的树)为参照物。参考答参考答 案:船(流水)案:船(流水) ,青山(河岸、岸上的树等),青山(河岸、岸上的树等) 。 例例 8 唐诗中有“黄河远上

8、白云间” ,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前一句生动 形象地表明黄河水蕴藏着大量的 能,后一句表明长江水具有大量的 能。 解析:解析:“黄河远上白云间”说明黄河的位置很高,重力势能很大;“不尽长江 滚滚来”说明长江水流速很快,动能很大。参考答案:重力势,动参考答案:重力势,动。 五,尝试练习。五,尝试练习。,诗人林逋在描写梅花时写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梅 树在地上的影子是光的_现象,诗人嗅到梅花的暗香是_ 的结果。,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 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 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 传来的是“钟声” ,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定

9、的。, “ 让我们荡起双浆,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大多数同学是唱着这支优美的歌曲长大的,歌曲中含有许多物理知识,例如:(1)风使同学们感到凉爽,主要原因是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 _。(2)倒映的白塔是光_射而形成的_像。(3)小船静止在水面上时,它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_力。(4)船桨向后划水,船向_运动 ,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的.,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现现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的参 照物分别是( )A.风和水B.船和地面 C.山和船D.风和地面 5 5,中国有古诗云:“墙内开花墙外香,一杯醇酒香满堂。 ”根据你掌握的自然 知识和物理知识判断,这里说的是( ) A、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气体分子的扩散现象 C、 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直线传播,分子扩散(分子无规则运动),直线传播,分子扩散(分子无规则运动) ,振动,音色,振动,音色 , ()蒸发()反,虚()平衡()蒸发()反,虚()平衡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