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义气”要不得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13778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哥们儿义气”要不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哥们儿义气”要不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哥们儿义气”要不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哥们儿义气”要不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哥们儿义气”要不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哥们儿义气”要不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哥们义气哥们义气”要不得要不得栾川县叫河中学初三二班 张玉超【辅导老师】 杜娟“义”字当先, “义”字为重,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义”字看得很重。我们的中学生中也有一些人喜欢互相之间称兄道弟,醉心于哥们义气式的友谊,喜欢依照武侠小说中的那些“侠客”们“拜把子”的朋友关系,并认为这样的关系才是真正的朋友。那么我们中学生之间要不要讲点“义气”呢?要!但不能讲“哥们义气”。因为,哥们义气是一种基于无知和盲从,无情感基础的冲动,是一种非理智的行为,是与现代文明社会极不相容的行为。说起“义气”二字, “义气”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和我国的封建社会一样,真可以说是“历史悠久” 、 “源远流长”了。历史

2、上彼伏此起的农民起义,组织者大都离不开一个“义”字。 水浒中梁山泊一百零八名好汉聚会议事的场所叫“聚义厅” ;还有历史上有名的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三结义” 。以“义”为纽带的组织,反映“义”字的事件、人物,真可以说是充满史册。 “义”字,讲究可是大了,有民族大义、革命大义、人伦大义、兄弟之义、朋友之义等等! 为大义者,当一往无前、不计生死!为小义者,要分清是非,选择最稳妥的办法来解决!说“气” ,顺气时还能自我,如果不顺气时,就难说了,如果动气发怒!大者的是“战争” ,小者的是“打架” 。“义”加上“气”就不妥了!在“义气”的前面。加上了“哥们”二字,这便进一步标明“义气”的内容,即是为“

3、哥们”的“义气” 。而“哥们”也者,按其本来意义,乃是旧上海流氓集团内部的称谓。这样, “哥们义气” ,也便带有了黑社会的行帮气息。就更为不妥了!“哥们义气”,就其思想根源来说,是个人主义和狭隘性他们看似为了“哥们”,其实是为了自己。是为了以自己之为“哥们”,换来“哥们”之为自己。这其实是幼稚者的一厢情愿。他们的“哥们”在一旦危及到他们自身,他们便不惜牺牲“哥们”而保全自己了。然而,迷信“哥们义气”的人往往看不到这一点,常被“哥们”表面的信誓旦旦所迷惑,到头来,吃亏倒霉的还是他自己。有一个犯人,因犯杀人罪被判处死缓。案情很简单,是因为讲“义气”,帮“哥们”杀了一个争风吃醋的仇人。杀人时竟连被害

4、人的姓名都不知道。入狱后,一段时间不知后悔,认为自己讲“义气”、够 朋友,是个“好汉”,蹲监狱值得。象他这样鬼迷心窍的固然是少数,但因“哥们够意思”违法犯罪的却大有人在。世界上有些东西表面相似,实质相反。譬如,勇敢(杀敌),与凶残(杀人),机智与奸诈,友谊与“义气”,英雄与亡命徒等,一褒一贬,泾渭分明。可是,实际做起来,如果缺乏分辨能力,因其相似,很容易走向另一极端,犯严重错误。有一次在电视上道德与法制栏目报道了一个高三的男同学在高考之后,等待通知之时,他的一个好友和别人发生了口角,并且打起来,吃了亏,他知道后,二话没说,拿起菜刀,找那人算账。为了哥们义气,他失去了理智,不顾一切,一道捅向那人

5、的胸口,她被送上法庭,这是通知书下来了,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医科大学,这本来是件好事,但对他来说只能望而却步,等待他的是法律的判决,他本来是一个优秀青年,前途无量,可以做一个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由于一时的冲动,为了哥们义气,造成终身遗憾。因此,我们要提倡真正的友谊,反对哥们义气,希望我们中学生能时刻反思自己的思想、行为,明辨哪些属于真正的友谊,哪些属于哥们义气。更希望大家都能珍惜大学时光,不仅有形影相随的朋友,更有相知、相依、相进取的知己。要时刻切记:“哥们义气”要不得!【教师评语】小作者以一个初三孩子稚嫩的眼光去深入发掘了这个令广大教育者深感纠结的问题“哥们义气” ,并分别从讲道理,摆

6、事例两种途径来告诉我们,哥们义气要不得,单从论文本身来说,条理分明,逻辑性很强,尤其是文中关于“义” “气” “哥们义气”的论述,更让我们看到小作者还是很花了一番心思的!对这个话题,能够理解到如此程度,作为教师,感到非常欣慰。是呀, “哥们义气”要不得,这是旧社会的留毒。这种现象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没有半点好处,在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中,因为“讲义气”而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很多。我们青少年易受教唆和感情用事,对人、对事缺乏客观、公正地认识和看法。我们要认识到讲“哥们义气”只是维持短暂的交往,它不是真正的友谊,它是一种披着“友谊”外衣的、只会坑害朋友的美丽的陷阱。希望我们的孩子们能树立正确的友谊观,拒绝害人的“哥们义气”。“哥们义气”要不得栾川县叫河中学初三二班 张玉超政治学生小论文【辅导教师】 杜娟联系电话:158388717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