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福建省高三生物单元评估检测(十)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12878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福建省高三生物单元评估检测(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5届福建省高三生物单元评估检测(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5届福建省高三生物单元评估检测(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5届福建省高三生物单元评估检测(十)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5届福建省高三生物单元评估检测(十)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福建省高三生物单元评估检测(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福建省高三生物单元评估检测(十)(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馨提示:此套题为 Word 版,请按住 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单元评估检测(十)单元评估检测(十)必修必修 3 3 第第 5 5、6 6 章章(4545 分钟分钟 8080 分)分)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本题共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6 6 分分, ,共共 3030 分分) )1.关于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离不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食物网中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只有生产者依赖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能量只能用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2.生物多

2、样性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引入外来物种,对于营养结构简单的生态系统来说一定能提高稳定性B.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高,其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低C.对于濒危物种易地保护是主要的措施D.要从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面上考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3.某同学做了三个实验装置,在适宜的温度、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可得到的结论是( )甲、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大量的 N、P 等矿质元素有关甲、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乙、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后,可产生大量的 N、P 等矿质元素甲、乙、丙对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是水体富营养

3、化的惟一因素A. B. C. D.4.(2013漳州模拟)下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部分模式图,其中柱宽大致与能量流动的数量成比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该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A 会明显大于草原生态系统,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若该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当图中 B 的柱宽过大时,会导致草场退化、沙化等现象的出现C.若该图表示城市生态系统,如果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过多的废弃物,图中 B2和 C2的柱宽就会明显加大,相应地就出现了环境污染D.若该图表示农田生态系统,将秸秆作饲料喂牲畜,再利用牲畜的粪便进行沼气发酵,就会使秸秆中的能

4、量更多地流向人类,从而实现能量循环利用5.(2013衢州模拟)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般可概括为三个方面: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下列哪个选项体现了间接价值( )A.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B.科学家利用野生水稻培育高产杂交水稻C.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被作为实验材料D.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材料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 ,共共 5050 分分) )6.(24 分)回答下列、两题:.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中国现存最丰美的优良牧场,因为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所以又有“最纯净的草原”之说。下图为该草原的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1)该草原生态系统

5、含有的食物链共有 条。其中流入该草原的能量源头是 。(2)图中鹰和蛇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是 。若蛇的数量由于某种原因大量减少,则鹰的数量如何变化? 。(3)若该草原存在着严重的超载放牧现象,这种现象首先会导致图中 的大量减少,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后来,采取了适当的保护措施,该草原生态系统慢慢恢复原貌,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群落的 。(4)牧民在放牧时,发现鼠害现象有逐渐扩大趋势,这说明该草原上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呈 增长。为保护牧草,牧民开展了鼠群密度调查,应采取的方法是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鱼的养殖方式。

6、养殖技术人员对某池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情况调查后,得到了甲图所示的食物网和乙表中的能量数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生物类群同化的能量(102kJ/m2a)浮游植物8 100浮游动物600双翅目幼虫120摇蚊幼虫900鲫鱼210黑鱼30乙(1)该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鲫鱼处于 营养级。(2)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3)如果去除该生态系统中的浮游动物和双翅目幼虫,则黑鱼的产量将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 。(4)用箭头和文字补充完成能量流经黑鱼种群的情况。7.(14 分)甲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乙图表示一个长期有效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7、1)甲图生态系统中碳循环首先依赖于 。图中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是 。(2)甲图中分解者通过 和 两种方式将碳返回到大气中。(3)乙图食物网中的肉食动物是 ,若人们想通过此生态系统更多地得到种群 X,你认为达到目的的最有效手段是 。8.(12 分)(能力挑战题)某生态学家曾对某地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并对其中的“植物田鼠鼬”这一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请回答:食物链环节GP 和 NPGP=55.6102NP=1.3102GP=176103NP=6103GP=59.3106NP=49.5106NP/GP0.020.030.83R54.31021701039.810

8、6未利用62.8%99.7%注: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1)表中所代表的动物是 ,其呼吸产生的能量用于 。(2)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 。(3)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该数据不在 10%20%这一范围内,原因是 。(4)下表为该生态学家对农田生态系统中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两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的统计数据(株/100 m2):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甲种群55035016739乙种群55120380400根据该统计数据,请画出甲、乙两种群第一年至第四年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柱形图(以时间为

9、横轴,种群数量为纵轴)。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解析】选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离不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食物网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光能可用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热能可以用于维持恒温动物的体温。2.【解析】选 D。由于外来物种的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往往会使这些地区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一个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越高,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对于濒危物种就地保护是主要的措施。3.【解析】选 A。甲、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大量的N、P 等矿质元素有关;甲、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乙、丙对照可

10、验证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后,可产生大量的 N、P 等矿质元素;含 N、P 等矿质元素的污水不一定是生活污水,如化肥厂等排放的污水中也含有大量的 N、P 等矿质元素,也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4.【解析】选 D。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可以更有效地利用阳光等,所以流经森林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A 会明显大于草原生态系统;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若 B(初级消费者,如羊)消耗的能量太多,会出现过度放牧现象,导致草场退化、沙化;若居民产生了过多的垃圾,分解者会增多,分解者分解有机物,造成环境污染;将秸秆作饲料喂牲畜,再利用牲畜的粪便进行沼气发酵,会使秸秆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但能量不

11、能循环利用。5.【解析】选 A。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即生态功能。科学家利用野生水稻培育高产杂交水稻、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被作为实验材料、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材料均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6.【解析】.(1)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有:牧草牲畜人,牧草昆虫食虫鸟鹰,牧草鼠鹰,牧草鼠蛇鹰,共 4 条。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都是来自生产者(牧草)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2)鹰既以蛇为食,也以鼠为食,而蛇也以鼠为食,所以鹰和蛇之间存在着捕食和竞争关系。当蛇的数量大量减少时,鹰的数量并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因为鹰还可以以鼠和食虫鸟为食。(3)超载放牧会导致牧草大量减少,使草原

12、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破坏后再采取适当措施进行保护使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属于次生演替。(4)草原上鼠大量增长,所以可能的增长方式是“J”型增长。鼠是活动范围较广的动物,因此调查其种群密度最合适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1)据甲图可知,该生态系统中有 3 条食物链,鲫鱼处于第三和第四营养级。(2)第二营养级有浮游动物和摇蚊幼虫,所以能量传递效率为:(900+600)/8 100100%18.52%。(3)若去除该生态系统中的浮游动物和双翅目幼虫,黑鱼由第四、五营养级变为第四营养级,能量损耗减少,产量增加;由于营养结构比原来简单,导致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4)黑鱼是最高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去路

13、有三:呼吸散失、生长发育和繁殖、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利用。答案:.(1)4 太阳能(2)捕食和竞争 不会发生明显变化(3)牧草 (次生)演替 (4)“J”型 标志重捕法.(1)3 第三、第四 (2)18.52% (3)增加 下降(4)如图:7.【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1)明确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生物个体新陈代谢的关系。(2)明确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形式以及在生物群落内部的流动形式。(3)知道分解者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解析】(1)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碳元素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界,即图中过程

14、。碳元素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到大气中,即图中过程,碳在生物群落间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的,即图中的过程。(2)分解者通过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使碳元素返回到无机环境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主要是通过呼吸作用将生物组织中的碳返回到大气中的,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3)由图可知 W 为生产者,故 X、H 为肉食动物。要想获得较多的 X,应使 W 同化的能量消耗最少,故应除去 G、S 种群。答案:(1)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过程中以 CO2的形式流动,过程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2)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3)X、H 除去此生态系统中的 G、S 种群8.【解析】(1)随着营养级越来越高,生物种群中所

15、含的能量越来越少。表中的同化量(即所含的能量)处在第二位,故为初级消费者(田鼠)。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命活动,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以维持体温。(2)NP(净同化量)= GP(总同化量)-R(呼吸量)。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呼吸所消耗的能量不同。(3)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营养级的同化量之比。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76103)/(59.3106)0.3%,不在 10%20%之间,原因是未被利用的能量多,即未被利用的能量多。(4)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画出相应柱状图。答案:(1)田鼠(或初级消费者)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和体温(2)呼吸所消耗的能量不同(田鼠呼吸强度相对较高,植物呼吸强度相对较低)(3)0.3% 未被利用的能量多(4)如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