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离子反应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10023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离子反应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离子反应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离子反应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离子反应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离子反应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离子反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离子反应(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全国高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全国高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离子反应试题及答案1根据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向某无色溶液中先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溶解。结论:该溶液中有 SO24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该溶液中有 NH 4C向 1 mL 浓度均为 0.05 molL1的 NaCl、NaI 混合溶液中滴加 2 滴 0.01 molL1的 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结论:Ksp(AgCl)Ksp(AgI)D向 1 mL 1%的 NaOH 溶液中加入 2 mL 2%的 Cu

2、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 0.5 mL 有机物 X,加热后未出现红色沉淀。结论:X 中不含有醛基解析:A 项,该溶液中可能含有 Ag;B 项,和碱反应产生碱性气体的离子,只有 NH;C 项,反应向溶度积更小的沉淀方向进行;D 项,配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必须碱过量。 4答案:BC2某溶液加入铝能产生氢气。则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水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Fe2、K、Cl、NO BK、Mg2、Cl、SO 324CNa、Fe3、CO、SO DNH、Ba2、AlO、Cl2324 4 2解析:由加入铝能产生氢气,可知溶液呈酸性或碱性。A 项,有 Fe2和 NO酸性化学 3环境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碱性化学环境

3、生成沉淀;B 项,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C项,Fe3、CO二者不能共存;D 项,NH和 AlO发生双水解不能大量共存。23 4 2答案:B3在溶液中加入足量 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Ba2、Cl、NO 4 3BK、AlO、Cl、SO 224CCa2、Mg2、NO、HCO 3 3DNa、Cl、CO、SO2323全国高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全国高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解析:在溶液中加入 Na2O2固体,Na2O2首先和水反应生成 NaOH 和 O2,A 中,NH和 4OH因发生反应生成 NH3H2O 而不共存;C 中 Ca2、Mg2、HCO和 OH都不能大量共 3存;D 中

4、SO具有还原性,和 Na2O2、O2都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答案为 B。23答案:B4在强酸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Mg2、Ca2、HCO、Cl 3BNa、AlO、Cl、SO 224CK、Fe2、SO、Br24DFe2、Ca2、Cl、NO 3解析:在强酸性溶液中,A 项中的 HCO,B 项中的 AlO不能大量共存;D 项中的 NO 3 2和 H共同作用,可以氧化 Fe2,也不能大量共存。 3答案:C5下列各组在溶液中的反应,不管反应物量的多少,都只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的是( )AFeBr2和 Cl2 BBa(OH)2与 H2SO4CHCl 与 Na2CO3 DCa(

5、HCO3)2与 NaOH解析:A 项中,Cl2少量只氧化 Fe2,Cl2多量既能氧化 Fe2,也能氧化 Br;C 项中,HCl 少量时,反应为 COH=HCO,HCl 多量时,反应为23 3CO2H=H2OCO2;D 项中,当 NaOH 少量时,反应为23Ca2HCOOH=CaCO3H2O,NaOH 多量时,反应为 32OH2HCOCa2=CaCO3CO2H2O。理解反应实质是解题的关键,如 HCl 323与 Na2CO3反应是 H与 CO反应,且分步进行,首先 HCO=HCO,然后 HCO2323 3H=CO2H2O,当 HCl 少量时,只发生第一步反应。又如 Ca(HCO3)2与 NaOH

6、 反 3应,首先,HCOOH=H2OCO,然后,Ca2CO=CaCO3。当 NaOH 足量 32323时,Ca(HCO3)2中 HCO全部反应,离子方程式中 Ca2与 HCO的个数比应为 12。 3 3答案:B6现有 A、B、C、D、E、F 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K、Ag、Ca2、Ba2、Fe2、Al3,阴离子有全国高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全国高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Cl、OH、CH3COO、NO、SO、CO,现将它们分别配成 0.1 molL1的溶液, 32423进行如下实验:测得溶液 A、C、E 呈碱性,且碱性为 AEC;向 B 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向

7、 D 溶液中滴加 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向 F 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E 溶液是_,判断依据是_;(3)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A_、C_、D_、F_。解析:由中碱性强弱顺序可知 A 是碱,E 是碳酸盐,C 是醋酸盐;而所给六种阳离子可以与 CO形成可溶性盐的只有 K,所以 E 是 K2CO3;由中现象可知 B 中有23Ag,则应是 AgNO3;由中现象知 D 中无 CO和 SO;由中现象可知 F 中有2324Fe2。由题意知六种化合物均是可溶性的,A 是碱,

8、则应是 Ba(OH)2;C 是强碱弱酸盐,则为(CH3COO)2Ca;D 中无 CO和 SO,则 F 中有 SO,F 为 FeSO4,D 是 AlCl3。232424答案:(1)AgNO3NH3H2O=AgOHNH4NO3AgOH2NH3H2O=Ag(NH3)2OH2H2O(2)碳酸钾 由中碱性强弱的顺序可知 E 是碳酸盐。六种阳离子中可以与碳酸根形成可溶性盐的只有钾离子,所以 E 是碳酸钾(3)Ba(OH)2 (CH3COO)2Ca AlCl3 FeSO47用分别含有Fe3、I、I2、H2S 的四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将和混合后再加入,反应后溶液中有 Fe3,则溶液中还有_离子,没有_离

9、子。全国高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全国高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2)将和混合后再加入,反应后溶液中没有 I2,则溶液中肯定有_离子,可能有_离子。(3)取的酸性溶液和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解析:(1)Fe3可将 I氧化,由于 Fe3剩余,故 I不足。(2)I2可氧化 H2S,由于 I2完全反应,故 H2S 可能完全反应,也可能有剩余,H2S 可电离产生 HS和 S2。(3)Fe3与 H2S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S2H。答案:(1)Fe2 I (2)I、H S2、HS (3)2Fe3H2S=2Fe2S2H8在某无色溶液里,只含有下列 8 种离子中的某几种:Na、H、Ag、

10、Mg2、Cl、OH、HCO、NO。已知该溶液能跟铝粉反应,且放出 3 3的气体只有 H2。试回答:(1)若溶液和铝粉反应后有 AlO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_离子,还可 2能含有大量的_离子。(2)若溶液和铝粉反应后有 Al3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大量的_离子。解析:(1)溶液与铝粉反应生成 AlO,则溶液一定含有大量的 OH,所给离子中可与 2OH大量共存的有 Na、Cl和 NO,但溶液中必须有阳离子存在,故 Na一定大量存 3在。(2)溶液与铝粉反应产生 Al3,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 H。与 H大量共存的离子有 Na、Mg2、Cl、NO,但因 NO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

11、应不产生 3 3H2,故阴离子只能是 Cl。Ag与 Cl不能大量共存,故溶液中一定不含有 OH、HCO、NO、Ag。 3 3答案:(1)OH、Na Cl、NO (2)OH、HCO、NO、Ag 3 3 39近年来,太湖蓝藻暴发,造成无锡市自来水水源地水质的严重恶化。这次事件再次敲响了我国水危机的警钟。太湖流域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初步认为可能含有 Fe3、Ba2、K、OH、Cl、CO、SO。为了进一步确认,取2324样进行实验检测: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全国高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全国高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向取样的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

12、,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用 pH 试纸测定污水的 pH,试纸显深蓝色。(1)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肯定没有的离子是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2)如何通过实验进一步确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解析:本题利用社会热点问题结合离子共存和离子检验判断考查离子反应问题,注意Fe3在水溶液中呈黄色,检验时注意离子的干扰。答案:(1)Ba2、OH Fe3、CO、SO K、Cl (2)用铂丝蘸少量试液在酒精2324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若发现火焰呈紫色,则说明含有 K。另取少量试液于一洁净试管中,加几滴 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 HNO3后沉淀不溶解,则说明溶液中含有 C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